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57777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3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是具备了锁定机构、即配置于由上滑轨及下滑轨划分出的内空间中、从内空间朝向滑轨外侧倾动锁定杆的机构的座椅滑动装置,作为锁定机构(30)的锁定杆(31)的推靠机构使用扭杆(40)。在操作杆(50)的非操作时,受扭杆的扭转力作用,锁定杆被向锁定方向推靠,爪(32)从下滑轨(10)及上滑轨(20)的内侧向外侧与各卡合孔(11a)及(21a)嵌合而成为锁定位置。当操作操作杆时,即克服扭杆的扭转力而倾动锁定杆,解除爪在两条滑轨的卡合孔中的嵌合状态,使得上滑轨相对于下滑轨可以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特别涉及如下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即, 具备锁定机构,其配置在由上滑轨及下滑轨划分出的内空间中,从该内空间朝向滑轨外侧地倾动锁定杆而将上滑轨相对于下滑轨锁定。
技术介绍
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以将上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紧凑地构成为课题,关于锁定机构提出过如下的方案,即,具备锁定杆,其配置于两条滑轨的截面内,可以倾动地组装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上滑轨上,具有能够从两条滑轨的内侧朝向外侧地与形成于两条滑轨上的各卡合孔嵌合的爪;弹簧构件,其设于两条滑轨的截面内而将锁定杆向锁定方向推靠;操作机构,其组装在上滑轨上而对锁定杆进行倾动操作。另外,在下述的专利文献2中,以能够不限制弹簧构件的两端,仅将弹簧构件的中间部相对于闩锁杆定位为目的,提出过如下的方案,即,将弹簧构件制成具有近似 < 字形的棒状,使两个端部与上滑轨的弯曲部顶触,并且使中间部与弹簧钩挂部顶触,在弹簧钩挂部与弹簧构件的中间部中的任意一方上设置一对束缚部,在另一方上设置配置于一对束缚部之间的卡止部。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1M356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5-7982号公报但是,上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弹簧构件虽然被制成棒状,然而也是因载荷而产生挠曲,基本上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片簧相比没有改变,只不过是支承结构不同而已。而且,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支承结构中,由于闩锁杆的支点位于将棒状弹簧推靠闩锁杆的点与和解除杆的接触点连结的中间点,因此该支点所承受的下方的载荷变大。由此,对支承闩锁杆的部件或支承结构要求比较大的强度,因此仍然会成为导致成本上升的要因。另外, 例如如果设为将闩锁杆(锁定杆)的支点与锁定爪的位置上下颠倒的结构,则与上述的片簧相同,由于需要设置用于支承棒状弹簧的突起或托架,因此该情况下也无法避免成本上升。但是,作为弹簧构件已知有扭杆弹簧(简称为扭杆)。该扭杆也具有棒状部,然而与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棒状弹簧不同,是利用了弹簧钢的弹性扭转变形的弹簧,具有单位重量的能量吸收率高、结构简单且可以廉价地制成的优点。但是,由于在其性质上会使尺寸变长,因此无法适用于上述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座椅滑动装置中,当然也没有提出过此种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所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具备如下的锁定机构、即配置于由上滑轨及下滑轨划分出的内空间中,且从该内空间朝向滑轨外侧地倾动锁定杆的锁定机构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提供一种锁定机构等的组装方便,且十分廉价的座椅滑动装置。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具备下滑轨,其固定于车辆的底板上;上滑轨,其被以能够相对于该下滑轨前后移动并且与前述下滑轨一起划分出内空间的方式安装于前述下滑轨上,并且由前述车辆的座椅支承;锁定杆,其被配置于由该上滑轨及前述下滑轨划分出的前述内空间中,从该内空间朝向滑轨外侧倾动而将前述上滑轨相对于前述下滑轨锁定;扭杆,其具有沿前述上滑轨的长边方向延伸的棒状部、在该棒状部的一端侧连续地形成并顶触前述锁定杆的顶触部、与该顶触部相邻地形成并由前述上滑轨支承而成为前述顶触部的旋转中心的第一安装部、以及形成于前述棒状部的另一端侧且固定于前述上滑轨上而成为前述扭杆的固定部的第二安装部,该扭杆将前述锁定杆向锁定方向推靠;操作机构,其将前述锁定杆向解除方向操作。特别是也可以设为,前述上滑轨具有左右一对侧壁及形成于该侧壁的一方的第一安装孔,前述扭杆的前述第一安装部也可以具有弯曲部,该弯曲部偏离前述棒状部的轴,且与前述第一安装孔卡合,从而将前述第一安装部支承在前述上滑轨上。或者,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构成,即,前述上滑轨具有左右一对侧壁,具有固定于前述上滑轨上的托架,且托架该一对侧壁中的一方的内侧形成间隙,前述扭杆的前述第二安装部被收容于前述间隙中而由前述上滑轨支承。另外,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构成,S卩,前述上滑轨具有左右一对侧壁及分别形成于该对侧壁上而相对开口的一对第二安装孔,前述扭杆的前述第二安装部具有比前述上滑轨的前述一对侧壁的内侧的宽度更大的宽度,前述第二安装部的宽度方向两个端部分别由前述一对第二安装孔卡止。另外,还可以采用如下的构成,即,前述上滑轨具有左右一对侧壁、及将该对侧壁连结的上壁、以及形成于该上壁与前述一对侧壁的一方之间的棱部的开口,将前述操作机构配置为,穿过该开口将前述锁定杆向锁定解除方向倾动。此时,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构成,即,将前述顶触部相对于前述操作机构及前述锁定杆配置为,前述扭杆对前述锁定杆的扭转力的方向与前述操作机构对前述锁定杆的锁定解除方向的操作力的方向在大致相同轴上成反向。此外,也可以设为,前述上滑轨具有左右一对侧壁、及将该对侧壁连结的上壁、以及形成于该上壁与前述一对侧壁的一方之间的棱部的开口,前述锁定杆具有臂,该臂穿过前述开口,从前述内空间中向滑轨外侧突出而与前述顶触部顶触。另外,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构成,即,前述上滑轨具有固定于前述上壁上的托架,该托架具备形成了第一缺口的第一凸缘壁及形成了第二缺口的第二凸缘壁,前述扭杆的前述第一安装部由前述第一缺口卡止, 前述扭杆的前述第二安装部由前述第二缺口卡止。本专利技术由于如上所述地构成,因此起到以下的效果。即,在上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中,由于将向锁定方向推靠锁定杆的推靠机构以沿上滑轨的长边方向延伸的扭杆构成,且其第一安装部由上滑轨支承而被设为顶触部的旋转中心,并且第二安装部固定于上滑轨上而被设为扭杆的固定部,因此就可以用简单的构成,利用扭杆的扭转力将锁定杆向锁定方向可靠地并且恰当地推靠。而且,由于可以将扭杆的推靠方向设为与锁定杆的倾动方向相同,因此可以确保良好的操作感觉。另外,由于锁定机构配置于由上滑轨及下滑轨划分出的内空间中,可以在该内空间中倾动锁定杆,因此可以减小上滑轨的尺寸,其结果是, 可以将座椅滑动装置小型化。另外,由于通过变更扭杆的支承状态,还可以将锁定机构的锁定方向反向地设定,因此与以往相比,设计自由度增大。特别是,如果作为扭杆的第一安装部,设为具有偏离了棒状部的轴的弯曲部的构成,则为了支承扭杆,只要针对上滑轨形成凹形的第一安装孔即可,不需要在上滑轨上形成突起等,因此成形十分容易,可以廉价地形成。或者,如果利用在上滑轨上固定托架的构成, 则虽然需要托架,但是可以将扭杆的棒状部的一部分直接作为第一安装部,另外,利用设计或组装条件,将会使设计等的自由度增大。另外,如果作为扭杆的第二安装部,设为具有比上滑轨的一对侧壁的内侧宽度更大的宽度的构成,则只要在上滑轨上形成一对第二安装孔即可,不需要在上滑轨上形成突起等,因此成形十分容易,可以廉价地形成。此外,如果设为将操作机构配置成穿过上滑轨的开口将锁定杆向锁定解除方向倾动,则由于扭杆的推靠方向变得与锁定杆的倾动方向相同,因此锁定杆的操作力的变动就是直线的变动,从而使得操作杆的操作感觉良好。特别是,如果设为如下的构成,即,将顶触部配置成扭杆对锁定杆的扭转力的方向与操作机构对锁定杆的锁定解除方向的操作力的方向在大致相同轴上成反向,则可以减小施加在锁定杆的旋转轴上的径向载荷。其结果是,可以简化锁定杆的支承结构,可以廉价地构成。另外,如果设为如下的构成,S卩,锁定杆具有穿过开口从内空间中向滑轨外侧突出而与顶触部顶触的臂,则设计自由度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岛康敬早川雅敏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