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血干细胞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35465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1 22:30
一种造血干细胞分离器。涉及一种细胞分离装置。它解决了现有的造血干细胞分享采集装置存在价格昂贵、体积庞大以及不易普及的问题。该造血干细胞分离器的第一分离管(1)的左端设有进液口(2),第一分离管(1)的内部固定有第一滤膜(3),第一分离管(1)的右端设有内螺纹;第二分离管(4)的右端设有出液口(5),第二分离管(4)的内部固定有第二滤膜(6),第二分离管(4)的左端设有与第一分离管(1)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第一滤膜(3)与第二滤膜(6)将第一分离管(1)与第二分离管(4)形成的内腔分隔为三个独立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方便、适于携带及有利于普及推广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细胞分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造血干细胞是存在于造血组织中的一群原始多能干细胞,可分化成各种血细胞, 也可转分化成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星形细胞、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和肝细胞等,是人体最重要的细胞之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指将正常人的造血干细胞通过静脉输注到患者体内,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造血干细胞的来源主要有三个骨髓造血干细胞、外周造血干细胞以及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现有的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方式是采用流式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但该仪器价格昂贵、体积庞大、不易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造血干细胞分享采集装置存在价格昂贵、体积庞大以及不易普及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造血干细胞分离器。该造血干细胞分离器包括第一分离管,所述第一分离管的左端设有进液口,第一分离管的内部固定有第一滤膜,第一分离管的右端设有内螺纹;还包括第二分离管,第二分离管的右端设有出液口,第二分离管的内部固定有第二滤膜,第二分离管的左端设有与第一分离管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第一滤膜与第二滤膜将第一分离管与第二分离管形成的内腔分隔为三个独立的空间。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造血干细胞分离器在使用时,第一滤膜上涂布有可识别造血干细胞抗原的第一抗体,第二滤膜上涂布有可与第一抗体相连接的第二抗体大分子蛋白,并且第一分离管与第二分离管相连接好。将含有造血干细胞的血液从第一分离管的进液口打入到造血干细胞分离器的内腔,血液在通过第一滤膜时,第一滤膜上的第一抗体便会与造血干细胞结合;结合了第一抗体的造血干细胞与血液中的其它成分在通过第一滤膜后,到达第二滤膜时,造血干细胞上的第一抗体便会与第二滤膜上的第二抗体大分子蛋白相连接,连接了第一抗体及第二抗体大分子蛋白的造血干细胞由于无法通过第二滤膜的滤孔而被阻挡,无法通过, 而血液中的其它成分则可以继续通过第二滤膜,并最终从第二分离管的出液口排出。分离完成后,将第一分离管与第二分离管分开,对造血干细胞进行收集即可。该造血干细胞分离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方便、适于携带,有利于普及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 一第一分离管;2—进液口 ;3—第一滤膜;4一第二分离管;5—出液口 ;6—第二滤膜。3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该造血干细胞分离器包括第一分离管1,所述第一分离管1的左端设有进液口 2, 采用上述结构,进液口 2可以使含有造血干细胞的血液通过其流入到分离器内。该造血干细胞分离器还包括第二分离管4,第二分离管4的右端设有出液口 5,采用上述结构,出液口 5可以使血液中的非造血干细胞通过其流出分离器。第一分离管1的右端设有内螺纹, 第二分离管4的左端设有与第一分离管1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采用上述结构,第一分离管1与第二分离管4能够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到一起,从而方便分离器的拆卸,当完成造血干细胞的过滤分离后,将第二分离管4从第一分离管1上卸下,便可以对造血干细胞进行收集。第一分离管1的内部固定有第一滤膜3,第二分离管4的内部固定有第二滤膜6,第一滤膜3与第二滤膜6将第一分离管1与第二分离管4形成的内腔分隔为三个独立的空间,采用上述结构,第一滤膜3的作用是使造血干细胞经过其时,能够携带上可识别造血干细胞抗原的第一抗体,第二滤膜6的作用是使造血干细胞经过其时,能够使与第一抗体相连接的造血干细胞与第二抗体大分子蛋白结合。所述的第一抗体可采用造血干细胞抗原⑶133 抗体,此时第一滤膜3的滤孔孔径为9 μ m,所述的第二抗体大分子蛋白可采用地高辛抗体 Anti-Desmin结蛋白抗体,此时第二滤膜6的滤孔孔径可以为10 μ m,该膜可以阻止连接了第一抗体及第二抗体大分子蛋白的造血干细胞通过,而其它小细胞可以通过。该造血干细胞分离器应在左侧的内腔及右侧的内腔中放入少量buffer及抗凝素等添加物,第一滤膜3上涂布有第一抗体,第二滤膜6上涂布有第二抗体大分子蛋白第一分离管1与第二分离管4连接紧密。使用时,将含有造血干细胞的血液从第一分离管1的进液口 2打入到造血干细胞分离器的内腔,血液在通过第一滤膜3时,第一滤膜3上的第一抗体便会与造血干细胞结合;结合了第一抗体的造血干细胞与血液中的其它成分可通过第一滤膜3,而大于9μπι的细胞则被第一滤膜3阻挡,不能到达第二滤膜6。通过了第一滤膜3 的混合液到达第二滤膜6时,造血干细胞上的第一抗体便会与第二滤膜6上的第二抗体大分子蛋白相连接,连接了第一抗体及第二抗体大分子蛋白的造血干细胞由于无法通过第二滤膜6的滤孔,而被阻挡,而血液中的其它成分则可以继续通过第二滤膜6,并最终从第二分离管4的出液口 5排出。分离完成后,将第一分离管1与第二分离管4分开,对造血干细胞进行收集即可。该造血干细胞分离器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方便、适于携带,有利于普及推广。权利要求1. 一种造血干细胞分离器,包括第一分离管(1),所述第一分离管(1)的左端设有进液口(2),其特征在于第一分离管(1)的内部固定有第一滤膜(3),第一分离管(1)的右端设有内螺纹;还包括第二分离管(4),第二分离管(4)的右端设有出液口(5),第二分离管(4) 的内部固定有第二滤膜(6),第二分离管(4)的左端设有与第一分离管(1)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第一滤膜(3)与第二滤膜(6)将第一分离管(1)与第二分离管(4)形成的内腔分隔为三个独立的空间。专利摘要一种造血干细胞分离器。涉及一种细胞分离装置。它解决了现有的造血干细胞分享采集装置存在价格昂贵、体积庞大以及不易普及的问题。该造血干细胞分离器的第一分离管(1)的左端设有进液口(2),第一分离管(1)的内部固定有第一滤膜(3),第一分离管(1)的右端设有内螺纹;第二分离管(4)的右端设有出液口(5),第二分离管(4)的内部固定有第二滤膜(6),第二分离管(4)的左端设有与第一分离管(1)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第一滤膜(3)与第二滤膜(6)将第一分离管(1)与第二分离管(4)形成的内腔分隔为三个独立的空间。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方便、适于携带及有利于普及推广的优点。文档编号C12M1/00GK202214356SQ20112037980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9日专利技术者刘哲 申请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哲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