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小玲专利>正文

一种复壁式圆锥滚柱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06811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在机械构件和建筑构件上的、采用复壁式结构的圆锥滚柱轴承;产品由底盘、紧定螺母、止动垫圈、下定位圈、滚柱、上定位圈、定位销、复壁顶盘八种零件组成,包括立壁、平盘、滚柱斜面、平盘托突、垫圈基体、止动突、连接条、定位碗、滚柱圆角面、定位碗槽、止动槽、螺纹端头、圆销杆、六棱销头、滚柱托突、圆锥斜面、顶盘外壁、顶盘平顶、顶盘内壁等二十三个结构特征,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旋转体,使多个不同类型的部件互相配合,生成绕轴运动的合力,适应于大功率旋转作业的需要,所形成的产品美观大方,坚实耐用,且具有装拆方便,使用简易等特点,市场空间广阔,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在机械构件和建筑构件上的、采用复壁式结构的圆锥滚柱轴承。
技术介绍
滚柱轴承,是滚动轴承中的一种,俗称“珠盘”,是一种人们在机械构件或建筑构件中经常应用到的传动工具之一。目前公知的滚动轴承工具,有深沟球轴承、调心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调心滚子轴承、滚针轴承、长圆柱滚子轴承、螺旋滚子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推力球轴承、推力角接触球轴承、推力滚柱轴承等多个类型,它们零件形状各异、功能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的结构均是由套圈、滚动体、保持架(又称“衬套”)三大部件组成,且其套圈又一般分为内套圈、外套圈或上套圈、下套圈两个部分;在使用过程中,轴承的外套圈或下套圈往往连接着机械中的不动部分,轴承的内套圈或上套圈往往连接着机械中的旋转部分,从而形成机械绕轴运动中的传动机构和稳定机构,起到降低摩擦系数、减少功率损耗的作用。目前公知滚动轴承的内外套圈和上下套圈,每个套圈都只能与一个外部部件连接, 无法同时连接外部的多个部件(零件);且内外套圈通过滚动体的契合紧密连接在一起,难以单独拆分,功能较为单一,限制了公知滚动轴承的使用范围和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目前公知滚动轴承功能单一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独特的复壁式圆锥滚柱轴承。该轴承除了可以像普通滚动轴承一样承接机械旋转运动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个套圈两个圈壁分别关联的方式,同时连接多个不同类型的旋转件,以适应特定机械构件、特定建筑构件的旋转传动需要。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1)将滚动轴承内外套圈之间的配合面设计为圆锥形,使内外套圈均能单独拆分,以便于产品的安装和拆卸;⑵将滚动体设置为圆柱形状,以向心倾斜方式嵌套放置到外套圈立壁内斜面中,形成圆锥轴承形态;⑶将圆柱形滚动体两端边角化圆,以减少产品在使用过程的摩擦系数; ⑷在圆柱形滚动体两个端面中设置凹坑,作为轴承保持架对圆柱形滚动体的定位所在;(5)在圆柱形滚动体轴心,设置一贯穿通孔,作为轴承保持架之间的定位连接通道;(6)将轴承内套圈的上端向外翻边,由此生成笼罩轴承主体的外壁,且作为连接外向型旋转体或壳形旋转体的物理所在;(7)将轴承外套圈的底沿向外扩张,加大外套圈底端与外部底座接触的面积,拓展产品使用的基础范围;(8)酌情在产品内外套圈之间的配合间隙中灌注高速润滑脂,提升产品的使用品质。通过上述一系列技术方案的实施,本专利技术所形成产品可以取得以下一系列有益效果(1)安装、拆卸方便简易——机械构件、建筑构件的固定部件与旋转部分,均可以单独装拆产品的外套圈或内套圈,然后将之合成即可形成轴承传动装置,安装与拆卸均十分方便、简易。(2)可同时连接多个不同类型旋转部件——通过内套圈翻边生成的双层立壁,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外向型旋转体、壳形旋转体、内敛型旋转体、实心型旋转体,使多个不同类型的旋转部件互相配合,共同生成绕轴运动的合力,适应于大功率旋转的作业需要。(3)适应性更广——由于产品内外套圈均可单独装卸,且翻边生成的复壁结构使产品外观处于密封状态,具有较强的抗击能力,能够适应于高空、海洋、沙漠、山地、丘陵等特殊作业环境的需要,适应性广。另外,本专利技术实施简单,制造简易,所形成的产品结构美观大方,坚实耐用,使用方便,市场空间广阔,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下面,结合一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产品组织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实施例产品零件形态示例图。图3,是一-实施例底盘零件结构局部剖图。图4,是一-实施例止动垫圈零件结构示例图。图5,是—-实施例下定位圈零件结构局部剖图。图6,是—-实施例滚柱零件结构全剖图。图7,是—-实施例定位销零件结构示例图。图8,是—-实施例复壁顶盘零件结构全剖图。图9,是—-实施例产品装配示例图。图10,是-一实施例产品应用示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作为一产品技术方案,通过相应组织结构的有机组合,可使产品得到具体实施。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产品的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图1中,实施例产品由底盘、紧定螺母、止动垫圈、下定位圈、滚柱、上定位圈、定位销、复壁顶盘八种零件组成,每种不同的零件均有相应独特的结构特征。在实施例中,不同的零件均有各自不同的形态,它们的形态如图2所示。图2中,按标号顺序排列的零件依次是底盘零件(1)、紧定螺母零件(2)、止动垫圈零件(3)、下定位圈零件(4)、滚柱零件(5)、上定位圈零件(6)、定位销零件(7)、复壁顶5盘零件(8)。在这些零件中,底盘零件(1)、止动垫圈零件(3)、下定位圈零件(4)、滚柱零件 (5)、定位销零件(7)、复壁顶盘零件(8)的结构特征最为明显。底盘零件(1)的结构特征如图3所示。图3中,底盘零件(1)的结构包括立壁(9)、平盘(10)、滚柱斜面(11)、平盘托突 (12)四个组成部分,其中,立壁(9)是底盘零件(1)的主体部分,平盘(10)用于与外部底座的连接与固定,滚柱斜面(11)是设置滚柱零件(5)的物理所在,平盘托突(12)则与复壁顶盘零件(8)配合,形成滚柱零件(5)近乎密封的活动空间。在实施过程中,底盘零件(1),由高强度的合金结构钢制成,其零件外径值与内径值之间的比例,在3 2到2 1之间。止动垫圈零件(3)的结构特征如图4所示。图4中,止动垫圈零件(3)的结构包括垫圈基体(13)、垫圈内孔(14)、垫圈顶面 (15)、止动突(16)四个组成部分;其中的止动突(16)组成部分,可防止止动垫圈零件(3) 的绕轴旋转运动,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保障了垫圈零件(3)、紧定螺母零件(2)与定位销零件(7)之间方位的稳定。在实施过程中,止动垫圈零件(3)即可由金属材料制造,也可由高强度的工程塑料制造,其止动突半径值与垫圈内孔半径值之间的比例,在1 2到2 3之间。下定位圈零件(4)的结构特征如图5所示。图5中,下定位圈零件(4)的结构包括连接条(17)、定位碗(18)、销孔(19)、碗内槽(20)四个组成部分,其中,定位碗(18)是确定滚柱零件(5)在产品中的轴向位置和径向位置的物理所在,连接条(17)用于对各个定位碗(18)之间的连接,销孔(19)是贯穿通过定位销零件(7)的空间所在,碗内槽(20)是容纳紧定螺母零件(2)、止动垫圈零件(3)的物理空间所在。在实施过程中,下定位圈零件(4)即可由铜金属材料制造,也可由工程塑料制造, 其定位碗(18)数量与滚柱零件(5)的数量相对应,在12至M之间。滚柱零件(5)的结构特征如图6所示。图6中,滚柱零件(5)的结构包括滚柱立面(21)、滚柱销孔(22)、滚柱圆角面 (23)、定位碗槽(24)四个组成部分;其中,滚柱立面(21)是与底盘零件(1)、复壁顶盘零件(8)相接触的物理所在,滚柱销孔(22)用于贯穿通过定位销零件(7),滚柱圆角面(23)用于减少本零件在使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定位碗槽(24)则与定位圈零件的定位碗(18)相配合,形成滚柱零件(5 )在整个产品中的定位机构。在实施过程中,滚柱零件(5)由高强度的合金结构钢材料制成,其高度值与外径值之间的比例,在1 1到2 1之间;其外径值与定位槽直径值之间的比例,在1 1到2 1之间。在实施例中,上定位圈零件(6)的结构特征与下定位圈零件(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郑小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