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面安全气囊系统和制造侧面安全气囊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129793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侧面安全气囊系统(10)中,用作上方囊部(16)与下方囊部(18)之间的分隔部的束带部(22)由下方基布(34)的上部区域(34U)形成并且通过将下方基布(34)的沿着折叠轴线朝向车辆前侧被折叠的上部区域(34U)缝合到一起来形成。另外,在上方囊部(16)与下方囊部(18)之间分配膨胀用气体的管(24)延伸通过束带部(22)到达下方囊部(18)并且到达上方囊部(16)。管(24)以如下方式形成为圆筒形形状:管基布(36)被缝合到下方基布(34)的上部区域(34U)上,并且沿着折叠轴线朝向车辆前侧折叠,并且然后被折叠的管基布的前端(36F)在管的纵向上被缝合到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侧面安全气囊系统和一种制造侧面安全气囊的方法。
技术介绍
例如,申请号为2003-501303的PCT申请(JP-A-2003-501303)的公布的日文翻译说明了一种侧面安全气囊。所述侧面安全气囊包括缓冲垫和可膨胀管。所述缓冲垫具有由分离板分隔开的可膨胀上室和可膨胀下室。所述可膨胀管的位置与缓冲垫相邻并且被设置为与缓冲垫的底侧和后侧中的一个相邻,以在膨胀用气体使缓冲垫安全膨胀之前延伸缓冲垫的至少部分的范围。然而,JP-A-2003-501303中说明的分离板由安全气囊的多片基布单独形成,并且分离板的周缘被缝合到两片安全气囊基布上。缝合分离板的这一工作是复杂的,因此在安全气囊的批量生产方面有提高的余地。另外,在JP-A-2003-501303中,分离板具有通气孔,并且气体可通过所述通气孔在上室与下室之间连通。然而,通过上述结构,难以保持上室与下室之间的气密性,因此推定难以为各个室设定合适的内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侧面安全气囊系统和一种制造侧面安全气囊的方法,在提高上方囊部与下方囊部之间的气密性的同时,使得可以容易地缝合具有相互分隔开的上方囊部和下方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面安全气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侧面安全气囊,其包括:上方囊部,其由上方基布形成并且位于车辆上侧;下方囊部,其由下方基布形成并且位于所述上方囊部的车辆下侧;束带部,其由所述下方基布的上部区域形成并且用作所述上方囊部与所述下方囊部之间的分隔部;以及管,其由管基布形成,所述管延伸穿过所述束带部到达所述下方囊部并且到达所述上方囊部,所述管在位置与所述下方囊部接近的一端处具有开口并且在位置与所述上方囊部接近的另一端处具有开口,并且所述管在所述上方囊部与所述下方囊部之间分配膨胀用气体,其中在发生侧面碰撞的情形下,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被供给气体以膨胀且展开,所述上方基布的下端部被缝合到在所述下方基布...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一人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