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92527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特别是丙烯聚合的催化剂,以及它在烯烃均聚和共聚中的应用。更具体地说,在该催化剂中,涉及一种含有吗啉基团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作为催化剂中外给电子体组分,应用于丙烯聚合,取得很好的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烯烃聚合用的催化剂,以及它在烯烃均聚和共聚中的应用。更具体地讲,涉及卤化镁/Ti催化剂组分和一类含有吗啉基团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组分作为外给电子体共同组成的催化剂,以及该催化剂在烯烃聚合反应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聚丙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电子电器、包装及建材家具等方面。并且随着PP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产能也随着提高。在聚丙烯这种迅速增长的生产能力的背后,催化剂的更新换代是最主要的推动力。目前用于聚丙烯工业生产中的催化剂主要还是Ziegler-Natta催化剂,而给电子体在催化剂的换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正是在给电子体升级的基础上,才有近年来Ziegler-Natta催化剂的不断发展。所谓给电子体是指富含电子的化合物即路易斯(Lewis)碱。通常将在固体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加入的给电子体称为内给电子体,加入到烯烃聚合体系中的给电子体称为外给电子体。外给电子体与内给电子体配合使用,起到提高催化剂活性和聚合物规度的作用。用作外给电子体化合物的有芳香族羧酸酯、有机胺、杯芳烃类、硅氧烷类化合物。现在通常使用的是有机硅氧烷类化合物。其结构通式一般为RnSi (OR' )4_n(其中,η为1 3的自然数_),如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W08805056、ΕΡ^3011)、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 (JP02-170803.JP02-229807)、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ΕΡ350170)、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 (ΕΡ250229.ΕΡ376145)和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烧(JP02-229807)等。然而,上述已知的硅烷化合物,有些含有苯环,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苯,从而造成卫生和健康问题;有些由于一个硅原子上连接有两个空间位阻很高的环状烷基,制备比较困难,并且成本较高;有些尽管制备比较容易,成本也较低,但所得的催化剂的活性不高或者所得的聚合物的等规度不能满足要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类含氧氮杂环基团的新型的硅烷化合物,含有吗啉基团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具有反应完全,副产物少,产品易于分离,可制成不同浓度溶液和操作简便等优点。而且用于烯烃聚合时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所得的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等规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包括如下组分反应的产物a)卤化镁/Ti催化剂组分;b)烷基铝化合物;c) 一种选自下述通式⑴所示的化合物;权利要求1.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反应的产物a)卤化镁/Ti催化剂组分;b)烷基铝化合物;c)一种选自下述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中,R1和&是相同或不同的直链或支链C1-C5烷基,R3是直链或支链C1-C8烷基或C3-C8环焼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中,R1和&为甲基或乙基,R3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辛基、环戊基或环己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中,R3是甲基、异丙基、正辛基、环戊基或环己基。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为甲基吗啉基二甲氧基硅烷、异丙基吗啉基二甲氧基硅烷、环戊基吗啉基二甲氧基硅烷、环己基吗啉基二甲氧基硅烷、吗啉基三甲氧基硅烷、吗啉基三乙氧基硅烷、正辛基吗啉基二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6.权利要求1 5之一所述的催化剂在CH2= Offi6烯烃聚合中的应用,其中&为氢或 C1-C6的烷基或芳基。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特别是丙烯聚合的催化剂,以及它在烯烃均聚和共聚中的应用。更具体地说,在该催化剂中,涉及一种含有吗啉基团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作为催化剂中外给电子体组分,应用于丙烯聚合,取得很好的结果。文档编号C08F4/646GK102336847SQ201010228298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6日专利技术者冯再兴, 凌永泰, 孙竹芳, 田宇, 胡青, 谢伦嘉, 赵思源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反应的产物:a)卤化镁/Ti催化剂组分;b)烷基铝化合物;c)一种选自下述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中组分a)卤化镁/Ti催化剂组分为使用行业内公知的方法进行制备的催化剂组分;组分b)烷基铝化合物;其通式为AlRnX3-n,R为氢或C1~C20的烃基,X为卤素,n为0≤n≤3的数;其用量以Al/Ti摩尔比计为50~1000;组分c)为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中m为0或1;当m为0时,表示该氧原子不存在,临近的R3基团与硅原子相连;当m为1时,表示存在1个氧原子,临近的R3基团与氧原子相连;R1、R2和R3是相同或不同的直链或支链C1-C20烷基、C3-C20环烷基、C6-C20芳基、C7-C20烷芳基和C7-C20芳烷基;其用量以每摩尔烷基铝化合物计为0.005~0.5摩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永泰赵思源孙竹芳谢伦嘉田宇冯再兴胡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