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壳客车车身滑撬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37850 阅读:5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壳客车车身滑撬支架结构,它主要由底座、托架和磁铁组成;所述的托架固定在底座顶部,托架具有一个与车身骨架下横梁相配的U形槽,在U形槽的底部安装磁铁。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磁铁吸附在车身骨架下横梁上,拆卸时不会对在车身骨架下横梁产生任何机械性破坏,而且安装简单、方便。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由底座、托架和磁铁等三个部件构成,结构十分的简单。(*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客车生产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脱壳客车车身滑撬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客车车身骨架生产包括以下工艺流程(1)焊装车间合笼五大片车身骨架;车身骨架装配仓门附件;(3)车身表面涂装油漆;(4)车身骨架扣合于底盘。在车身骨架生产工艺流程中,需采用滑橇运输流转、不同车间需更换滑橇。由于车身仓门门板底于车身骨架,需用专用支架把车身骨架支起。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脱壳车身在滑撬周转,采用工艺撑架1’及点焊固定在车身骨架下横梁2’。该习用的脱壳车身支架的缺陷存在以下缺陷1.为了拆除方便,只能采用点焊,周转过程中,工艺撑架1’可能脱焊失效而脱落。2.拆除时需用方钢撬,引起车身裙部下横梁2’及立柱变形,也导致部分裙部蒙皮变形。3.拆除时需用方钢撬,焊点撕裂裙部下横梁2’。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较好保护在车身骨架下横梁的脱壳客车车身滑撬支架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技术是一种脱壳客车车身滑撬支架结构,它主要由底座、托架和磁铁组成; 所述的托架固定在底座顶部,托架具有一个与车身骨架下横梁相配的U形槽,在U形槽的底部安装磁铁。所述的托架采用U形槽钢。所述的磁铁有两块。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采用磁铁吸附在车身骨架下横梁上,拆卸时不会对在车身骨架下横梁产生任何机械性破坏,而且安装简单、方便。此外,本技术主要由底座、托架和磁铁等三个部件构成,结构十分的简单。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习用工艺撑架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图5所示,本技术是一种脱壳客车车身滑撬支架结构,它主要由底座 1、托架2和磁铁3组成。所述的托架2固定在底座1顶部,托架2具有一个与车身骨架下横梁10相配的U 形槽21,在U形槽21的底部安装两块磁铁3。为了制造方便,所述的托架2可采用U形槽钢。底座1采用“工”字形钢。使用时,车身骨架下横梁10置入托架2的U形槽21内,磁铁3会吸附在车身骨架下横梁10的底面。本技术的重点就在于采用磁铁吸附下横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磁铁的数量可据需要而定,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脱壳客车车身滑撬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底座、托架和磁铁组成;所述的托架固定在底座顶部,托架具有一个与车身骨架下横梁相配的U形槽,在U形槽的底部安装磁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壳客车车身滑撬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架采用U 形槽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壳客车车身滑撬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铁有两块。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脱壳客车车身滑撬支架结构,它主要由底座、托架和磁铁组成;所述的托架固定在底座顶部,托架具有一个与车身骨架下横梁相配的U形槽,在U形槽的底部安装磁铁。由于本技术采用磁铁吸附在车身骨架下横梁上,拆卸时不会对在车身骨架下横梁产生任何机械性破坏,而且安装简单、方便。此外,本技术主要由底座、托架和磁铁等三个部件构成,结构十分的简单。文档编号B62D65/18GK202098480SQ20112014837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1日专利技术者容炳东, 李剑锋, 王振山, 董楠, 蔡懿 申请人: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壳客车车身滑撬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底座、托架和磁铁组成;所述的托架固定在底座顶部,托架具有一个与车身骨架下横梁相配的U形槽,在U形槽的底部安装磁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容炳东董楠李剑锋王振山蔡懿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