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车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8271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7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及一种客车车身,包括车架,该车架左侧围立柱、右侧围立柱、顶盖横梁和底架横梁在对应的横向断面上固连围成多个横向闭环结构,所述前风挡上横梁、司机窗上纵梁、客车门上纵梁、侧窗下纵梁以及后舱门上横梁在车体水平断面上固连围成纵向闭环结构,所述各侧围立柱与所述纵向闭环结构在各交接处固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横向闭环结构和纵向闭环结构固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大幅提高了车身上部的结构强度,在车辆发生侧翻的时候,车架整体受力,车身与现有技术相比,变形较小,为乘客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增加乘客安全逃生的机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客车侧翻时,车身的安全性能低,不能更好地保护车内乘客人身安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车身
本专利技术涉及客车车身。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公路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逐年增加,从城市的公共交通,到城际之间的中长途客运,再到城镇和农村的短途客运,客车都是方便的交通工具,客车交通安全也日益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这两年超过一半的特大交通事故由大中型客车引起,现有客车车架包括底架、顶盖横梁、位于风挡上方的前风挡上横梁、位于客车门上方的客车门上纵梁、位于司机窗上方的司机窗上纵梁、位于后窗下方的后舱门上横梁以及位于车体两侧的侧窗之间、侧窗与后窗之间及侧窗与车门之间的左、右侧围立柱,底架上设有底架横梁,车架的各构件通过蒙皮或连接件连接,未形成整体受力结构,这种车架结构抗侧倾能力不高,在客车发生侧翻时不能整体受力,车体容易变形并进入乘客安全区,客车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车身,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客车侧翻时,车身的的安全性能低,不能更好地保护车内乘客人身安全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客车车身,包括车架,该车架包括顶盖横梁、设于底架上的底架横梁、位于风挡上方的前风挡上横梁、位于客车门上方的客车门上纵梁、位于司机窗上方的司机窗上纵梁、位于后窗下方的后舱门上横梁以及位于车体两侧的侧窗之间、侧窗与后窗之间及侧窗与车门之间的左、右侧围立柱,在车体同侧的侧围立柱之间的侧窗下方设有侧窗下纵梁,所述左侧围立柱、右侧围立柱、顶盖横梁和底架横梁在对应的横向断面上固连围成多个横向闭环结构,所述前风挡上横梁、司机窗上纵梁、客车门上纵梁、侧窗下纵梁以及后舱门上横梁在车体水平断面上固连围成纵向闭环结构,所述各侧围立柱与所述纵向闭环结构在各交接处固连。所述的横向断面和水平断面均为平面。所述司机窗上纵梁包括司机窗直梁和后端向下折弯并固连在相邻所述侧窗下纵梁上的司机窗弯梁。所述客车门上纵梁包括客车门直梁和后端向下折弯并固连在相邻所述侧窗下纵梁上的客车门弯梁。在该客车车身前端的两侧均设有侧窗下纵梁,该客车车身左侧的侧窗下纵梁的一端固连在所述司机窗上纵梁上且其另一端固连在车身同侧的所述邻近侧窗下纵梁上,该客车车身右侧的侧窗下纵梁一端固定在所述客车门上纵梁上且其另一端固连在车身同侧的所述邻近侧窗下纵梁上。在该客车车身后端两侧均设有下弯梁,所述下弯梁的一端固连在所述相应侧窗下纵梁上且其另一端与所述车身末端同侧相应侧围立柱固连。该车架还包括固连在所述底架上的腰梁,所述腰梁与各所述侧围立柱固连。在所述腰梁与所述侧窗下纵梁之间还设有连接该腰梁和该侧窗下纵梁的腰梁立柱以及支撑斜梁。所述车架还包括设于车身底部的裙梁,所述裙梁与所述腰梁通过与所述相应侧围立柱的固连以及与裙梁立柱的固连实现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车架包括纵向闭环结构和多个沿该车身前后方向分布的横向闭环结构,横向闭环结构和纵向闭环结构固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大幅提高了车身上部的结构强度,在车辆发生侧翻的时候,车架整体受力,车身与现有技术相比,变形较小,为乘客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增加乘客安全逃生的机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客车侧翻时,车身的的安全性能低,不能更好地保护车内乘客人身安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客车车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客车车身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做详细描述:一种客车车身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包括车架和固定包覆在车架上的蒙皮(未画出),该车架的纵向延伸方向与该车身的前后方向一致,该车架包括顶盖横梁11、设于底架上的底架横梁12、位于风挡上方的前风挡上横梁13、位于客车门上方的客车门上纵梁15、位于司机窗上方的司机窗上纵梁14、位于后窗下方的后舱门上横梁17以及位于车体两侧的侧窗之间、侧窗与后窗之间及侧窗与车门之间的左、右侧围立柱9、10,在车体同侧的侧围立柱之间的侧窗下方设有侧窗下纵梁,对应的左侧围立柱9、右侧围立柱10、顶盖横梁11和底架横梁12焊接固连围成7个沿该车身前后方向分布的横向闭环结构1~7,纵向闭环结构8主要由前风挡上横梁13、司机窗上纵梁14、客车门上纵梁15、车体两侧的焊接固定于各相邻侧围立柱9之间的侧窗下纵梁16以及后舱门上横梁17在车体水平断面上焊接固连围成,水平断面为前后高中间低的断面,司机窗上纵梁14、客车门上纵梁15及后舱门上横梁17均焊接固连在相应的侧围立柱9、10上,司机窗上纵梁14包括司机窗直梁141和后端向下折弯并焊接固连在相邻侧窗下纵梁161上的司机窗弯梁142,客车门上纵梁15包括客车门直梁151和后端向下折弯并固连在相邻侧窗下纵梁上的客车门弯梁152,为了对车体前端进行加固,在该客车车身前端的两侧均设有侧窗下纵梁18、18’,该客车车身左侧的侧窗下纵梁18的一端焊接固连在司机窗上纵梁14上且其另一端焊接固连在车身同侧的邻近侧窗下纵梁161上,该客车车身右侧的侧窗下纵梁18’一端焊接固定在客车门上纵梁15上且其另一端焊接固连在车身同侧的邻近侧窗下纵梁上;为了对车体前端进行加固,在该客车车身后端两侧均设有下弯梁19、19’,下弯梁19、19’的一端固连在相应侧窗下纵梁163、164上且其另一端与同侧车身末端侧围立柱901、1001焊接固连,该车架还包括焊接固连在底架上的腰梁20,腰梁与各侧围立柱9固连,在腰梁20与侧窗下纵梁16之间还设有连接该腰梁20和该侧窗下纵梁16的腰梁立柱21以及支撑斜梁22,车架还包括设于车身底部的裙梁23,裙梁23与腰梁22通过与相应侧围立柱9的固连以及与裙梁立柱24的固连实现连接,各侧围立柱与纵向闭环结构在各交接处固连。本专利技术的架包括纵向闭环结构8和7个沿该车身前后方向分布的横向闭环结构1~7,横向闭环结构和纵向闭环结构焊接固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大幅提高了车身上部的结构强度,在车辆发生侧翻的时候,车架整体受力,车身与现有技术相比,变形较小,为乘客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增加乘客安全逃生的机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客车侧翻时,车身的的安全性能低,不能更好地保护车内乘客人身安全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的水平断面和所述横向端面均为平面,此时,客车门上纵梁为直梁;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沿该车身前后方向分布的横向闭环结构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6个、8个等等,所述的纵向闭环结构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更多,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可以根据需要去掉侧窗下纵梁及下弯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客车车身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客车车身,包括车架,该车架包括顶盖横梁、设于底架上的底架横梁、位于风挡上方的前风挡上横梁、位于客车门上方的客车门上纵梁、位于司机窗上方的司机窗上纵梁、位于后窗下方的后舱门上横梁以及位于车体两侧的侧窗之间、侧窗与后窗之间及侧窗与车门之间的左、右侧围立柱,在车体同侧的侧围立柱之间的侧窗下方设有侧窗下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围立柱、右侧围立柱、顶盖横梁和底架横梁在对应的横向断面上固连围成多个横向闭环结构,所述前风挡上横梁、司机窗上纵梁、客车门上纵梁、侧窗下纵梁以及后舱门上横梁在车体水平断面上固连围成纵向闭环结构,所述各侧围立柱与所述纵向闭环结构在各交接处固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车身,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顶盖横梁、设于底架上的底架横梁、位于风挡上方的前风挡上横梁、位于客车门上方的客车门上纵梁、位于司机窗上方的司机窗上纵梁、位于后窗下方的后舱门上横梁以及位于车体两侧的侧窗之间、侧窗与后窗之间及侧窗与车门之间的左侧围立柱和右侧围立柱,在车体同侧的侧围立柱之间的侧窗下方设有侧窗下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围立柱、右侧围立柱、顶盖横梁和底架横梁在对应的横向断面上固连围成多个横向闭环结构,所述前风挡上横梁、司机窗上纵梁、客车门上纵梁、侧窗下纵梁以及后舱门上横梁在车体水平断面上固连围成纵向闭环结构,所述各侧围立柱与所述纵向闭环结构在各交接处固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断面和水平断面均为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窗上纵梁包括司机窗直梁和后端向下折弯并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晨罡魏建华张保锋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