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客车睡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68225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公路客车睡仓装置,其设置于客车内,所述客车包括乘客空间及行李仓,所述乘客空间与所述行李仓隔离,其特征在于,所述客车睡仓装置包括:睡仓间,所述睡仓间设置在所述行李仓内,其包括顶壁、底壁和周壁;第一睡仓出入口,其设置在所述周壁上。该客车睡仓装置能够为司机提供安静的休息空间,并且占用空间较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公路客车睡仓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大中型公路客车的睡仓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公共交通运输方式中的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仍然是人们远途出行时通常会选择的方式之一,也就是指乘坐火车客车或公路客车出行。在长途客运途中,根据国家法规要求,如果连续开车4个小时,必须强制驾驶员休息。为了节省时间,有些长途运输公司往往配备两位司机,其中换下来的一位司机就需要充分地休息。对于火车客车而言,由于客车车厢内空间较大,而且功能性的分区较多,有专门的供列车员休息的卧铺车厢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对于公路客车而言,虽然公路客车大多使用大中型客车,但是车内空间仍然较小,而且利用率高,因此很难再单独开辟出用于司机休息的空间。目前,也有人提出了将客车的最后一排或几排隔离开从而形成一个睡仓区域,但是使用时司机与乘客会互相影响,而且占用了太多的车内空间,影响客车的运营效率,提高了运营成本。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公路客车睡仓装置,使其能够为司机提供安静的休息空间,并且占用空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公路客车睡仓装置,其能够为司机提供安静的休息空间,并且占用空间较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公路客车睡仓装置,其设置于客车内, 所述客车包括乘客空间及行李仓,所述乘客空间与所述行李仓隔离,所述客车睡仓装置包括睡仓间,所述睡仓间设置在所述行李仓内,其包括顶壁、底壁和周壁;第一睡仓出入口, 其设置在所述周壁上。优选的,所述睡仓间的顶壁由所述乘客空间的地板构成或者由独立的顶板构成。优选的,所述睡仓间的底壁由所述行李仓的底板构成或者独立的底板构成。优选的,所述客车睡仓装置还包括通风系统,其设置在所述客车睡仓装置内的顶壁上,包括管道及所述管道上开设的出风口,所述管道与所述乘客空间的内部的空调管道连通。优选的,所述周壁包括前壁、后壁及两侧壁,所述第一睡仓出入口设置在所述前壁或后壁上,所述第一睡仓出入口内安装有睡仓门。优选的,所述两侧壁分别为所述客车的车厢两侧壁的一部分,在所述两侧壁上分别设置第二睡仓出入口,所述第二睡仓出入口内安装有睡仓门。优选的,所述客车的车厢一侧还设置有中门,在所述客车睡仓装置的前壁上、邻近所述中门处还设置有第三睡仓出入口,所述第三睡仓出入口内安装有睡仓门。优选的,所述第二睡仓出入口的睡仓门用铰链固定在所述睡仓间的两个侧壁上。优选的,所述第三睡仓出入口的睡仓门为卷帘门。优选的,所述客车睡仓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睡仓间的前壁或后壁上的照明灯及对讲机。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该客车睡仓装置能够为司机提供安静的休息空间,并且占用空间较小。还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可拆卸地连接到车辆上,因而还可以作为行李仓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公路客车睡仓装置安装在公路客车内的示意图;图2是公路客车睡仓装置的前视示意图;及图3是公路客车睡仓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客车睡仓装置一般用于公路客车,尤其是用于长途公路客车。这种公路客车的车厢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用于容纳乘客,简便起见下文将其称为“乘客空间”;下部分用于容纳行李等物品,称为“储存空间”或“行李仓”。另外,为了在描述中加以区分,车辆的地板指的是分隔“乘客空间,,与“储存空间,,的隔板,车辆的车底板是指“储存空间”内用于隔离“储存空间”与“外界”的底板。如图1至图3所示的本技术的公路客车睡仓装置的实施例,其中,所述公路客车睡仓装置包括睡仓间100、睡仓出入口、通风系统300、照明灯400及对讲机500。睡仓间100设置在公路客车的行李仓内,用于提供司机休息的场所。睡仓间100包括顶壁110、底壁120、前壁130、后壁140及两个侧壁150、160。前壁130、后壁140由独立的侧板构成,它们的上端与顶壁110连接,它们的下端与底壁120连接。两个侧壁150、160 为车厢的两侧壁的一部分。顶壁110为车辆的乘客空间的地板的一部分。底壁120为车辆的底板的一部分。睡仓出入口包括第一睡仓出入口 210及第二睡仓出入口 220。如图3所示,在睡仓间100的前壁130或后壁140上设有第一睡仓出入口 2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睡仓出入口 210位于前壁130上。第一睡仓出入口 210内安装有睡仓门211,为节省空间,该睡仓门211 为卷帘门。在特殊情况下,司机可以先打开行李仓门,进入行李仓后,再打开卷帘门,经第一睡仓出入口 210进入睡仓间100。第二睡仓出入口 220的数量为一对,其为设置在睡仓间 100的两侧壁150、160上的开口。每个第二睡仓出入口 220内都安装有睡仓门221,例如图 2所示,睡仓门221的上边缘通过铰链铰接在第二睡仓出入口 220的上边缘上,并借助液压杆222在睡仓门221打开时对其进行支撑。在车辆静止的情况下,从车外将睡仓门221打开,司机经第二睡仓出入口 220进出睡仓间100。上述睡仓出入口的数量、设置位置及形式等均可根据用户的需要任意改变。公路客车睡仓装置设有通风系统300,其设置在睡仓间100的顶壁110上,包括管道310及其上开设的出风口 320,管道310与乘客空间内的空调管道连通,出风口 320将经管道310送来的冷/热风导入睡仓间100内。如图2所示,睡仓间100内设有照明灯400及对讲机500。照明灯400及对讲机 500设置在睡仓间100的前壁130或后壁140上。照明灯400通过电线与车辆的电气系统连接,并在前壁130或后壁140上安装控制开关410控制该照明灯400,从而供进入睡仓间 100的司机照明。在车辆的前部司机或者导游处设置一个对讲机,对讲机500供进入睡仓间 100的司机与车辆的前部司机或者导游联系。在一些公路客车中,车厢一侧的中部还设有中门10,中门10开启后,乘客可经由中门10内的阶梯11进出车厢内的乘客空间。如图3所示,当公路客车睡仓装置应用于具有中门10的公路客车中时,还可设置第三睡仓出入口 230。第三睡仓出入口 230开设于睡仓间100的前壁130上,并位于车辆中门10的阶梯11处。第三睡仓出入口 230内安装有睡仓门231,为节省空间,该睡仓门为卷帘门231。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需要休息的司机可通过打开中门10附近的卷帘门231经第三睡仓出入口 230进入睡仓间100休息。本技术的主要思想就是在车辆的储存空间内分割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提供给司机来休息。在睡仓间不作为睡仓使用时,还可作为行李仓使用。因此,本技术的公路客车睡仓装置,能够为司机提供安静的休息空间,并且占用空间较小。当然,睡仓间的各个壁板也可采用其他形式构成,例如,睡仓间的顶壁和底壁也可分别由独立的顶板和底板构成。本技术对该睡仓间的形状并不作限制,任何适用于在车辆的“储存空间”中围成的封闭空间的形状都可以应用到本技术中。本技术的公路客车睡仓装置也可以设置在车辆的其他位置。对于其他的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思想下,很容易地对本技术进行变形,从而适用于不同的应用情况。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客车睡仓装置,其设置于客车内,所述客车包括乘客空间及行李仓,所述乘客空间与所述行李仓隔离,其特征在于,所述客车睡仓装置包括:睡仓间,所述睡仓间设置在所述行李仓内,其包括顶壁、底壁和周壁;及第一睡仓出入口,其设置在所述周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汝清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