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作为衡量半导体制造技术工艺水平的栅极的线宽也越来越小,所述栅极的线宽已经能够做到65nm甚至更小。小的栅极线宽可以减小形成的半导体器件的驱动电压,进而减小功耗;并且,小的栅极线宽也可以使形成的半导体器件的尺寸减小,提高集成度,增加单位面积上的半导体器件的数量,进而降低生产成本。目前, 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CM0Q的制造过程中,制造栅极的优选材料是多晶硅,所述多晶硅具有特殊的耐热性以及较高的刻蚀成图精确性,业界通常采用对多晶硅进行预掺杂的方法来改善栅极的电阻率。具体请参考图IA 1D,其为现有的栅极制造方法的各步骤相应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参考图IA所示,首先提供半导体衬底100,接着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0上依次形成栅极介质层110和多晶硅层120。对于CMOS器件中的NMOS和PMOS器件来说,对多晶硅进行预掺杂能够减小形成的栅极的电阻率,从而改善CMOS器件的阈值电压和驱动电流特性,提高CMOS器件的性能。以NMOS器件为例,通常采用掺杂了 N型杂质(例如磷)的多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半导体衬底上依次形成栅极介质层、多晶硅层和刻蚀停止层;在所述刻蚀停止层上形成图案化硬掩膜层;以图案化硬掩膜层为掩膜,刻蚀所述刻蚀停止层形成图案化刻蚀停止层;以图案化硬掩膜层为掩膜,刻蚀所述多晶硅层和栅极介质层形成栅极,所述栅极包括图案化栅极介质层和图案化多晶硅层;在所述栅极侧壁和半导体衬底表面形成保护层;利用干法刻蚀方式去除所述图案化硬掩膜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满华,张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