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悬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85118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悬置,其包括一上骨架和与该上骨架适配的下骨架,该上骨架和下骨架形成一腔室;一容置于该腔室内的橡胶体,该橡胶体的下部与一皮碗一起形成一容置阻尼液的液室,该液压悬置还包括:一设于该上骨架上的缓冲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压悬置在上骨架上设置的缓冲层能有效防止上骨架在车辆行驶中与液压悬置周围的零部件冲撞造成变形,提高了液压悬置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液压悬置
技术介绍
汽车在行驶中会受到各种振动和冲击作用,由于道路条件和悬架系统设计的完善,发动机的振动成为汽车的主要振源。传统的橡胶悬置已无法满足汽车多工况、宽频带的减振降噪要求。因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液压悬置,它以其优良的动特性弥补了橡胶悬置的不足之处。所述液压悬置包括一上骨架和与之配合的下骨架,由该上、下骨架形成一底部开口的腔室。在该腔室内容置一橡胶体,该橡胶体的上部设有一用于支撑发动机的支撑臂的支撑部,该橡胶体的下部与一皮碗一起形成一用于容置阻尼液的液室,液室的侧壁与该腔室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液压悬置还包括一个与所述皮碗适配的环型骨架。该液室内设有一流道,通过该环形骨架将皮碗压置于流道的底面,达到封闭该液室的目的。而所述的上、 下骨架配合后通过一个三边形的支架总成固定在汽车的底座。虽然,现有的液压悬置自身的阻尼和动刚度的非线性特性,可以在很宽的频带上满足发动机减振降噪的要求,但仍存在以下不足首先,现有技术中四边型的支架总成在安装后,支撑的稳定性较差。其次,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各种振动以及冲击的影响,未能被很好地固定的液压悬置的上骨架容易与发动机的发生摩擦或碰撞,造成上骨架磨损或是变形,影响其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再者,单流道的结构使得在每个周期中流体运动所损失的能量仅来自于局部阻尼损失,阻尼效果较低。另外,由于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箍在皮碗边缘的骨架容易脱落,影响液压悬置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液压悬置安装稳定性较差,使用寿命较短的缺陷,提供一种液压悬置。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液压悬置,其包括一上骨架和与该上骨架适配的下骨架,该上骨架和下骨架形成一腔室,该腔室内容置一橡胶体,该橡胶体的下部与一皮碗一起形成一容置阻尼液的液室,其特点在于,该液室内部叠设至少两个流道,相邻两个所述流道之间设有一解耦盘。其中,该上骨架上设有一缓冲层。其中,该缓冲层包覆该上骨架的顶面和/或周面。其中,该缓冲层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其中,该上骨架和该下骨架相对的一端面均沿周向形成有一折边,该橡胶体的周面设有一圈凸缘;该橡胶体被安装于该腔室内时,该凸缘被夹持在该上骨架的折边和该下骨架的折边之间。其中,该液压悬置还包括一支架总成,该支架总成包括一个三角形的安装板;一用于将该上骨架和下骨架固定于该安装板的连接部件。其中,该连接部件为一环型,该连接部件的内壁设有一与该下骨架的折边适配的凸台。其中,该安装板的边缘均设有一挡板。其中,该皮碗的边缘固设有一皮碗骨架。其中,该皮碗骨架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被该皮碗的边缘包覆。其中,该皮碗骨架硫化于该皮碗的边缘内。本技术中,上述优选条件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液压悬置在上骨架上设置的缓冲层能有效防止上骨架在车辆行驶中与液压悬置周围的零部件冲撞造成变形,提高了液压悬置的使用寿命。另外,三角形的安装板相对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四边形的安装板而言具有更佳地稳定性,进一步减少了液压悬置冲撞周围零部件的可能。此外,通过硫化方式固定于皮碗边缘,减少了整个液压悬置的部件数量,简化了装配过程,同时避免了皮碗骨架脱落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液压悬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液压悬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上骨架、下骨架以及缓冲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双层流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液压悬置中的支架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和2所示,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本技术的液压悬置包括一个上骨架1和与其适配的下骨架2。如图3所示,上骨架1和下骨架2配合后形成一个中空的腔室。在该腔室内容置有用于支撑发动机(图中未示)的支撑部3。该支撑部3包括一螺杆31和该螺杆31连接的铝件32,该铝件32硫化于橡胶体33中。在液压悬置的底部,由橡胶体33 和皮碗6形成一个用于容置阻尼液的液室。而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液压悬置还包括一个设于上骨架1上的缓冲层4,该缓冲层4包覆上骨架1的顶面和其周面。本实施例中的缓冲层4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缓冲层4有利于整个液压悬置在车体内的定位,起到限位作用。同时,防止车辆因行驶过程中,液压悬置的上骨架1与其周围的其他零部件发生碰撞,而造成磨损或变形,影响液压悬置的使用寿命。如图3所示,上骨架1以及下骨架2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折边11和折边12,折边411和折边12沿上骨架1的径向具有一定宽度。同时,橡胶体33的周面也设有一环形的凸缘331。当上骨架1和下骨架2将橡胶体33容置于其中时,折边11和折边12将凸缘331 夹持在中间,并通过连接部件53铆接固定。此外,为了使得更好地固定上骨架1和下骨架2,该连接部件53的内壁形成有一个凸台531。如图2和4所示,本液压悬置的液室中设有具有螺旋形惯性通道的上流道71和下流道72。该上流道71与下流道72叠置,并在它们之间夹设一个解耦盘73,从而将液室分为上下两层。这样,在每个周期中流体流动所损失的能量不仅仅来自局部阻尼损失,而且还来源于沿程阻尼损失,达到增加阻尼的目的。同时,解耦盘73消除了由动态硬化带来的动刚度上升,高频隔振性能恶化的现象。该结构的液压悬置具有低频动刚度大、阻尼效果强, 高频动刚度小、隔音效佳的特点。再如图2所示,本液压悬置的皮碗6边缘内硫化有一个皮碗骨架61,该皮碗6通过铆接方式与下流道72固接。特别是,该皮碗骨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被该皮碗的边缘包覆,从而即便铆接的部件脱落,皮碗骨架也不会脱落,提高了液压悬置的安全性能。该结构的皮碗减少了液压悬置的部件数量,简化了安装程序,同时使得安装皮碗的过程更为简便。如图2和5所示,用于将液压悬置固定于车辆底部,该液压悬置还包括一个该支架总成5。该支架总成5包括一个三角形的安装板51,三角形的安装板51中间有与连接部件53适配的组装孔,该组装孔的孔壁刚好卡设于连接部件53的凸台531的底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四边形的安装板而言,三角形的安装板51具有更佳的稳定性,进一步有效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液压悬置与其周围的零部件发生猛烈碰撞,提高了液压悬置的使用寿命。此外,为了增强安装板51的强度,在其三个边缘均形成一个向上折起的挡板52。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悬置,其包括一上骨架和与该上骨架适配的下骨架,该上骨架和下骨架形成一腔室,该腔室内容置一橡胶体,该橡胶体的下部与一皮碗一起形成一容置阻尼液的液室,其特征在于,该液室内部叠设至少两个流道,相邻两个所述流道之间设有一解耦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悬置,其包括一上骨架和与该上骨架适配的下骨架,该上骨架和下骨架形成一腔室,该腔室内容置一橡胶体,该橡胶体的下部与一皮碗一起形成一容置阻尼液的液室,其特征在于,该液室内部叠设至少两个流道,相邻两个所述流道之间设有一解耦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该上骨架上设有一缓冲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该缓冲层包覆该上骨架的顶面和/或周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该缓冲层采用橡胶材料制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该上骨架和该下骨架相对的一端面均沿周向形成有一折边,该橡胶体的周面设有一圈凸缘;该橡胶体被安装于该腔室内时,该凸缘被夹持在该上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广山孙金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骆氏减震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