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亚阈值锁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74049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亚阈值锁存器,采用主、从锁存器结构,设有两个输入端,分别为数据输入端D和时钟输入端clk,还设有一个输出端Q,主锁存器由反相器I1、I2、I3和CMOS传输门T1、T2组成,从锁存器由反相器I4、I5、I6和CMOS传输门T3、T4组成,时钟输入端clk一路连接反相器I7后分别输入主、从锁存器,一路直接输入主、从锁存器;主、从锁存器中的反馈回路中设有传输门,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工作在亚阈值条件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亚阈值锁存器功耗更低。(*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亚阈值电路设计,为一种亚阈值工作区域下的锁存器,它可以在 200mV的电源电压下,在亚阈值条件下应对由于工艺偏差,阈值电压波动等不利因素而正常工作。
技术介绍
锁存器、寄存器是时序逻辑电路中必不可少的功能模块,其能否正常工作直接决 定着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而随着系统低功耗的需求越来越显著,设计具有低功耗,高稳定性 的锁存器成为设计的一个关键所在,而这也往往是系统设计的一个技术瓶颈。其中,亚阈值 设计是当前超低功耗设计的热门。通过降低电源电压(Vdd)进入电路的亚阈值区域——Vdd 小于阈值电压(Vth),使得系统工作在电路的亚阈值区,进而可以显著降低系统的动态、静态 功耗。但是,亚阈值电路在带来低功耗便利的同时,却也引入了许多附加问题。其中一个最 重要的问题是亚阈值条件下逻辑电路的工作稳定性问题。由于工艺偏差,阈值电压波动等 的影响,使得工作在亚阈值区的锁存器呈现以下一些问题1)主、从锁存器不能正常保存 数据;幻主、从锁存器不能输出足够的数据信号摆幅,以致后续逻辑无法识别;;3)本地时钟 不能产生足够的时钟信号摆幅等。对于普通的D锁存器来说,其最主要的失效是由于主、从锁存器不能正常保存数 据而导致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阈值电压Vth的偏差引起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亚阈值电路设计中,逻辑电路存在工作稳定性问题, 需要一种新的电路设计,实现锁存器在亚阈值状态下的稳定工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亚阈值锁存器,由七个反相器Il 17和四个 CMOS传输门Tl "Γ4组成,所述CMOS传输门均由一个NMOS管和一个PMOS管组成,两个晶 体管的源极相连并作为传输门的输入端,漏极相连并作为传输门的输出端,所述输入端和 输出端可以对调,两个晶体管的栅极分别作为传输门的控制极;所述亚阈值锁存器采用主、从锁存器结构,设有两个输入端,分别为数据输入端D 和时钟输入端clk,还设有一个输出端Q,主锁存器由反相器II、12、13和CMOS传输门Tl、 T2组成,从锁存器由反相器14、15、16和CMOS传输门T3、T4组成,时钟输入端elk 一路连 接反相器17后分别输入主、从锁存器,一路直接输入主、从锁存器,主锁存器中,传输门Tl的NMOS管栅极与传输门T2的PMOS管栅极相连,并且与反 相器17的输出端相连,传输门Tl的PMOS管栅极与传输门T2的NMOS管栅极相连并且与 时钟输入端elk相连;数据输入端D作为主锁存器的输入端,连至反相器Il的输入端,反相 器Il的输出端连至传输门Tl输入端,传输门Tl的输出端连至反相器13的输入端,反相器 13的输出端一路连接到反相器12的输入端,另一路作为主锁存器的输出端,同时反相器12 的输出端连至传输门T2的输入端,然后传输门T2的输出端连至反相器13的输入端,构成由时钟输入端elk控制的主锁存器;从锁存器中,传输门T3的NMOS管栅极与传输门T4的PMOS管栅极相连,并且与时 钟输入端elk相连,传输门T3的PMOS管栅极与传输门T4的NMOS管栅极相连,并且与反相 器17的输出端相连,反相器14的输入端作为从锁存器的输入端,主锁存器的反相器13的 输出端连接,反相器14的输入端,反相器14输出至传输门T3的输入端,然传输门T3的输 出端连至反相器16的输入端,反相器16的输出端一路连接反相器15的输入端,另一路作 为从锁存器的输出,所述从锁存器的输出也就是整个亚阈值锁存器的输出端Q,同时反相器 15的输出端连接传输门T4的输入端,传输门T4输出端连接反相器16的输入端,构成由时 钟输入端elk控制的从锁存器。为了在亚阈值条件下可以正常工作,避免由于工艺偏差,阈值电压波动等引入的 主、从锁存器不能正常保存数据的问题,本技术的亚阈值锁存器电路采用了传输门切 断主锁存器或从锁存器的反馈环路的电路结构,从而使得本技术可以有效工作在亚阈 值条件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显著效果(1)与传统的锁存器相比,本技术的亚阈值锁存器功耗更低。由于其可以正常 工作在亚阈值条件下,故其所消耗的功耗很低;(2)本技术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工作稳定性好,特别是在亚阈值条件下, 传统的锁存器受工艺波动以及阈值电压波动等的影响显著,极易导致锁存器失效而无法正 常保持数据,而本技术由于采用了新的电路结构,用受时钟控制的传输门来切断主锁 存器或从锁存器的反馈环路,从而可以在亚阈值条件下有效应对各种工艺波动,阈值电压 波动的影响,大大提高电路抗干扰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亚阈值锁存器的电路结构图。图2是传统的D锁存器电路结构图。图3是传统锁存器和本技术的蒙特卡洛分析仿真结果,其中(a)图对应传统 的锁存器,(b)图对应本技术的电路。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本技术的亚阈值锁存器的电路结构由七个反相器Il 17和四个 CMOS传输门Tl "Γ4组成,所述CMOS传输门均由一个NMOS管和一个PMOS管组成,两个晶 体管的源极相连并作为传输门的输入端,漏极相连并作为传输门的输出端,所述输入端和 输出端可以对调,两个晶体管的栅极分别作为传输门的控制极;所述亚阈值锁存器采用主、从锁存器结构,设有两个输入端,分别为数据输入端D 和时钟输入端clk,还设有一个输出端Q,主锁存器由反相器II、12、13和CMOS传输门Tl、 T2组成,从锁存器由反相器14、15、16和CMOS传输门T3、T4组成,时钟输入端elk 一路连 接反相器17后分别输入主、从锁存器,一路直接输入主、从锁存器,主锁存器中,传输门Tl的NMOS管栅极与传输门T2的PMOS管栅极相连,并且与反 相器17的输出端相连,传输门Tl的PMOS管栅极与传输门T2的NMOS管栅极相连并且与时4钟输入端elk相连;数据输入端D作为主锁存器的输入端,连至反相器Il的输入端,反相器 Il的输出端连至传输门Tl输入端,传输门Tl的输出端连至反相器13的输入端,反相器13 的输出端一路连接到反相器12的输入端,另一路作为主锁存器的输出端,同时反相器12的 输出端连至传输门T2的输入端,然后传输门T2的输出端连至反相器13的输入端,构成由 时钟输入端elk控制的主锁存器;从锁存器中,传输门T3的NMOS管栅极与传输门T4的PMOS管栅极相连,并且与时 钟输入端elk相连,传输门T3的PMOS管栅极与传输门T4的NMOS管栅极相连,并且与反相 器17的输出端相连,反相器14的输入端作为从锁存器的输入端,主锁存器的反相器13的 输出端连接,反相器14的输入端,反相器14输出至传输门T3的输入端,然传输门T3的输 出端连至反相器16的输入端,反相器16的输出端一路连接反相器15的输入端,另一路作 为从锁存器的输出,所述从锁存器的输出也就是整个亚阈值锁存器的输出端Q,同时反相器 15的输出端连接传输门T4的输入端,传输门T4输出端连接反相器16的输入端,构成由时 钟输入端elk控制的从锁存器。本技术的亚阈值锁存器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A,时钟输入端elk的时钟信号为低电平期间,主锁存器接受数据,从锁存器保持 上一周期的输出数据。当时钟信号为低电平时,传输门Tl和T4开启,传输门T2和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亚阈值锁存器,其特征是由七个反相器I1~I7和四个CMOS传输门T1~T4组成,所述CMOS传输门均由一个NMOS管和一个PMOS管组成,两个晶体管的源极相连并作为传输门的输入端,漏极相连并作为传输门的输出端,所述输入端和输出端可以对调,两个晶体管的栅极分别作为传输门的控制极;所述亚阈值锁存器采用主、从锁存器结构,设有两个输入端,分别为数据输入端D和时钟输入端clk,还设有一个输出端Q,主锁存器由反相器I1、I2、I3和CMOS传输门T1、T2组成,从锁存器由反相器I4、I5、I6和CMOS传输门T3、T4组成,时钟输入端clk一路连接反相器I7后分别输入主、从锁存器,一路直接输入主、从锁存器,主锁存器中,传输门T1的NMOS管栅极与传输门T2的PMOS管栅极相连,并且与反相器I7的输出端相连,传输门T1的PMOS管栅极与传输门T2的NMOS管栅极相连并且与时钟输入端clk相连;数据输入端D作为主锁存器的输入端,连至反相器I1的输入端,反相器I1的输出端连至传输门T1输入端,传输门T1的输出端连至反相器I3的输入端,反相器I3的输出端一路连接到反相器I2的输入端,另一路作为主锁存器的输出端,同时反相器I2的输出端连至传输门T2的输入端,然后传输门T2的输出端连至反相器I3的输入端,构成由时钟输入端clk控制的主锁存器;从锁存器中,传输门T3的NMOS管栅极与传输门T4的PMOS管栅极相连,并且与时钟输入端clk相连,传输门T3的PMOS管栅极与传输门T4的NMOS管栅极相连,并且与反相器I7的输出端相连,反相器I4的输入端作为从锁存器的输入端,主锁存器的反相器I3的输出端连接,反相器I4的输入端,反相器I4输出至传输门T3的输入端,然传输门T3的输出端连至反相器I6的输入端,反相器I6的输出端一路连接反相器I5的输入端,另一路作为从锁存器的输出,所述从锁存器的输出也就是整个亚阈值锁存器的输出端Q,同时反相器I5的输出端连接传输门T4的输入端,传输门T4输出端连接反相器I6的输入端,构成由时钟输入端clk控制的从锁存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柏娜吉新村朱贾峰黄凯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