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传动轴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46692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传动轴支架,包括位于架体一端的用于和助力转向泵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用于和发动机外壳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位于架体另一端的用于支承汽车传动轴的环形支承部,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连接部和环形支承部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传动轴支架在支承汽车传动轴的同时,又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助力转向泵,还可以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发动机排气歧管,充分利用了发动机外壳空间,使发动机系统结构更加紧凑,零部件安装更加牢固,同时结构简单,值得大力推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传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传动轴支架
技术介绍
汽车传动轴是安装于汽车上的用于在不同轴心的两轴间传递动力的可移动或转动的圆形物体配件。汽车传动轴通过传动轴支架与发动机壳体相连。汽车传动轴支架的结构形式、刚度及强度对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耐久性、稳定性有很大影响。目前的轿车发动机的传动轴支架多采用铝合金材料铸造成型而成,并多通过螺栓固定于发动机外壳上。现有的汽车传动轴支架包括架体,架体的下部设有用于支承汽车传动轴的支承部,架体的上部开有多个螺孔,通过多个沿水平方向旋入发动机外壳上的安装孔中的螺栓,把汽车传动轴支架固定于发动机外壳上。通常情况下,助力转向泵、发动机排气歧管等零部件的安装支架也需要固定在发动机外壳上,但在发动机外壳上预留的安装空间及安装孔数量是有限的。现有的汽车传动轴支架占用发动机外壳空间较大,不利于发动机外壳上其他零部件的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分利用发动机外壳空间,可以借以安装固定其他零部件的汽车传动轴支架。本技术的汽车传动轴支架,包括位于架体一端的用于和助力转向泵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用于和发动机外壳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位于架体另一端的用于支承汽车传动轴的环形支承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环形支承部之间。本技术的汽车传动轴支架,其中,包括第一支架体和与所述第一支架体配合连接的第二支架体,所述第一支架体包括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和所述第二支架体连接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二支架体包括用于和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的第四连接部和所述环形支承部。本技术的汽车传动轴支架,其中,所述环形支承部包括一个用于支承汽车传动轴的圆环体和一个连接在所述圆环体外侧表面的用于和发动机外壳连接的第五连接部, 所述第五连接部上开有第十九螺孔,所述第十九螺孔的轴线为竖直方向。本技术的汽车传动轴支架,其中,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包括共同的端点,所述第一支臂的中部和所述第二支臂的中部由第三支臂连接,所述第三支臂的两端分别开有第八螺孔、第九螺孔,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末端分别开有第十螺孔、第十一螺孔,所述第四连接部包括第四支臂和第五支臂,所述第四支臂的一端和第五支臂的一端分别和所述环形支承部的外壁连接,所述第四支臂的另一端和第五支臂的另一端分别开有第十五螺孔和第十六螺孔, 所述第四支臂的中间部位和第五支臂的中间部位分别开有第十七螺孔和第十八螺孔,所述第十五螺孔与所述第八螺孔对应,所述第十六螺孔与所述第九螺孔对应,所述第十七螺孔与所述第十螺孔对应,所述第十八螺孔与所述第十一螺孔对应。本技术的汽车传动轴支架,其中,所述端点上开有用于和发动机排气歧管连接的第七螺孔,所述连接架上还开有用于和发动机外壳连接的第十二螺孔。本技术的汽车传动轴支架,其中,第二连接部包括均开在架体中部的第四螺孔、第五螺孔、第六螺孔,所述第四螺孔的轴线、所述第五螺孔的轴线、所述第六螺孔的轴线均为水平纵向。本技术的汽车传动轴支架,其中,所述第四螺孔、所述第五螺孔、所述第六螺孔呈一倾斜直线排列。本技术的汽车传动轴支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横向设置的筒形支架, 所述筒形支架的两端分别开有螺孔。本技术的汽车传动轴支架,其中,所述筒形支架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开有第一螺孔,所述筒形支架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开有第二螺孔和第三螺孔,所述第一螺孔的轴线、所述第二螺孔的轴线、所述第三螺孔的轴线均为水平横向。本技术的汽车传动轴支架,其中,所述筒形支架上还开有第十三螺孔和第十四螺孔,所述第十三螺孔的轴线和所述第十四螺孔的轴线均为水平纵向。本技术的汽车传动轴支架在支承汽车传动轴的同时,又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助力转向泵,还可以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发动机排气歧管,充分利用了发动机外壳空间,使发动机系统结构更加紧凑,零部件安装更加牢固,同时结构简单,值得大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汽车传动轴支架的第一支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汽车传动轴支架的第二支架体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汽车传动轴支架的第二支架体的结构示意图的右试图;图4为本技术的汽车传动轴支架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的汽车传动轴支架包括位于架体一端的用于和助力转向泵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用于和发动机外壳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位于架体另一端的用于支承汽车传动轴的环形支承部,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连接部和环形支承部之间。其中,本技术的汽车传动轴支架包括第一支架体10和与第一支架体10配合连接的第二支架体20。第一支架体10包括一个安装时远离汽车传动轴的用于和助力转向泵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一个用于和发动机外壳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2、一个安装时靠近汽车传动轴的用于和第二支架体20连接的第三连接部13。第二连接部12大致位于第一连接部 11和第三连接部13之间。第一连接部11包括横向设置的圆筒形的筒形支架111,筒形支架111的两端分别开有螺孔。筒形支架111靠近第二连接部12的一端开有第一螺孔112,筒形支架远离第二连接部12的一端开有第二螺孔113和第三螺孔114。第一螺孔112的轴线、第二螺孔113的轴线、第三螺孔114的轴线均为水平横向。筒形支架111上还开有第十三螺孔115和第十四螺孔116。第十三螺孔115和第十四螺孔116的轴线均为水平纵向。第二连接部12包括均开在架体中部的第四螺孔121、第五螺孔122、第六螺孔123。 第四螺孔121的轴线、第五螺孔122的轴线、第六螺孔123的轴线均为水平纵向。第四螺孔 121、第五螺孔122、第六螺孔123呈一倾斜直线排列。第三连接部13包括由交错的金属条组成的连接架131。连接架131包括有第一支臂150和第二支臂160。第一支臂150和第二支臂160包括共同的靠近第二连接部12的端点170。第一支臂150的中部和第二支臂160的中部由第三支臂180连接。第一支臂150 和第二支臂160的共同的端点170上开有用于和发动机排气歧管连接的第七螺孔132。第三支臂180的两端分别开有用于和第二支架体20连接的第八螺孔133、第九螺孔134。第一支臂150和第二支臂160的末端分别开有用于和第二支架体20连接的第十螺孔135、第十一螺孔136。连接架131上还开有用于和发动机外壳连接的第十二螺孔137。第七螺孔132、第八螺孔133、第九螺孔134、第十螺孔135、第i^一螺孔136、第十二螺孔137的轴线均为水平纵向。第二支架体20包括一个用于和第一支架体10的第三连接部13连接的第四连接部21和一个用于支承汽车传动轴的环形支承部22。第四连接部21包括第四支臂211和第五支臂212。第四支臂211的一端和第五支臂212的一端分别和环形支承部22的外壁连接,第四支臂211的另一端和第五支臂212的另一端分别开有用于和第一支架体10的第三连接部13连接的第十五螺孔2111和第十六螺孔2121。第四支臂211的中间部位和第五支臂212的中间部位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传动轴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架体一端的用于和助力转向泵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用于和发动机外壳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2)、位于架体另一端的用于支承汽车传动轴的环形支承部(22),所述第二连接部(1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和所述环形支承部(2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卓张立玲李若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