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304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门和车辆,所述车门包括:车门主体,所述车门主体形成有腔体,且所述车门主体的下部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所述腔体连通;防尘件,所述防尘件设在所述腔体内,并与所述排水孔相对设置。由此,通过在腔体内设置防尘件,并且防尘件与排水孔相对设置,以便于防尘件干扰气流的流动,并且防尘件可以将气流导向至车门主体的下部,污染物可以随气流的流动落在车门主体的下部,防止污染物进入腔体,减小污染物的污染区域,并且可以有效防止污染物向腔体内扩散,防止由于腔体内进尘过多而导致玻璃升降产生异响等问题,同时防尘件设置在腔体内,不影响车门的外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车门和车辆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排水孔与腔体连通,通过在排水孔位置设置孔贴或孔塞封堵住部分排水孔,以防止灰尘进入腔体内,此种方式的防尘效果差,影响用户的驾乘体验,并且影响排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门,通过在排水孔处设置防尘件防止腔体内进尘过多,并且不影响排水效果。

2、一种车门,包括:车门主体,所述车门主体形成有腔体,且所述车门主体的下部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所述腔体连通;防尘件,所述防尘件设在所述腔体内,并与所述排水孔相对设置。

3、根据本技术的车门,通过在腔体内设置防尘件,并且防尘件与排水孔相对设置,以便于防尘件干扰气流的流动,并且防尘件可以将气流导向至车门主体的下部,污染物可以随气流的流动落在车门主体的下部,防止污染物进入腔体,减小污染物的污染区域,并且可以有效防止污染物向腔体内扩散,防止由于腔体内进尘过多而导致玻璃升降产生异响等问题,同时防尘件设置在腔体内,不影响车门的外观。

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门主体包括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所述车门内板和所述车门外板相连并形成所述腔体,所述排水孔形成在所述车门内板和所述车门外板中的至少一个上。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尘件连接在所述车门内板和所述车门外板之间。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尘件设有防尘凸起,所述防尘凸起向上隆起设置,并形成开口与所述排水孔相对设置的槽体。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尘凸起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相连,且所述第一板自远离所述第二板的一端倾斜向上延伸至与所述第二板相连,所述第二板自远离所述第一板的一端倾斜向上延伸至与所述第一板相连,以形成v形的槽体。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排水孔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邻接区域处相对设置。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门设有多个所述排水孔,多个所述排水孔沿x向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所述防尘件设有多个所述防尘凸起,多个所述防尘凸起与多个所述排水孔一一对应设置。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门设有多个所述排水孔,多个所述排水孔沿x向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所述防尘件为多个,多个所述防尘件与多个所述排水孔一一对应设置。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尘件设有第一连接翻边和第二连接翻边,所述第一连接翻边与所述车门内板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翻边与所述车门外板相连。

12、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13、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门。

14、所述车辆与上述车门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主体(110)包括车门内板(113)和车门外板(114),所述车门内板(113)和所述车门外板(114)相连并形成所述腔体(111),所述排水孔(112)形成在所述车门内板(113)和所述车门外板(114)中的至少一个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件(120)连接在所述车门内板(113)和所述车门外板(11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件(120)设有防尘凸起(121),所述防尘凸起(121)向上隆起设置,并形成开口与所述排水孔(112)相对设置的槽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凸起(121)包括第一板(1211)和第二板(1212),所述第一板(1211)与所述第二板(1212)相连,且所述第一板(1211)自远离所述第二板(1212)的一端倾斜向上延伸至与所述第二板(1212)相连,所述第二板(1212)自远离所述第一板(1211)的一端倾斜向上延伸至与所述第一板(1211)相连,以形成V形的槽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112)与所述第一板(1211)和所述第二板(1212)的邻接区域处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设有多个所述排水孔(112),多个所述排水孔(112)沿X向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所述防尘件(120)设有多个所述防尘凸起(121),多个所述防尘凸起(121)与多个所述排水孔(112)一一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设有多个所述排水孔(112),多个所述排水孔(112)沿X向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所述防尘件(120)为多个,多个所述防尘件(120)与多个所述排水孔(112)一一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件(120)设有第一连接翻边(122)和第二连接翻边(123),所述第一连接翻边(122)与所述车门内板(113)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翻边(123)与所述车门外板(114)相连。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主体(110)包括车门内板(113)和车门外板(114),所述车门内板(113)和所述车门外板(114)相连并形成所述腔体(111),所述排水孔(112)形成在所述车门内板(113)和所述车门外板(114)中的至少一个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件(120)连接在所述车门内板(113)和所述车门外板(11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件(120)设有防尘凸起(121),所述防尘凸起(121)向上隆起设置,并形成开口与所述排水孔(112)相对设置的槽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凸起(121)包括第一板(1211)和第二板(1212),所述第一板(1211)与所述第二板(1212)相连,且所述第一板(1211)自远离所述第二板(1212)的一端倾斜向上延伸至与所述第二板(1212)相连,所述第二板(1212)自远离所述第一板(1211)的一端倾斜向上延伸至与所述第一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