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明仕专利>正文

按摩踏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2644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按摩踏板,包括:座体,锁定在踏步机支杆上,其内设有凹槽;滑板,置于凹槽内可前后位移,其上端面设有波浪状凸出轨道;脚板,覆盖在座体凹槽上;多个按摩体,置于脚板贯穿孔内,受滑板凸出轨道推顶;两片盖住,设置在脚板上方,并收合在座体两侧置放槽内,并利用驱动装置与滑板凸耳柩接,使滑板在凹槽内前后位移,进而使按摩踏板在踩踏过程中,按摩体交叉凸伸在脚板表面,使腿部及脚底同时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健身器材,尤指一种无须使用电源,可在踩踏运动过程中,自动按摩脚底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增进运动功效的按摩踏板。在运动器材中,例如踏步机等,其主要是供使用者进行脚部运动,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常用的小型踏步机,图2所示的大型踏步机,其无论结构简单或复杂,都必须使用一踏板11,供使用者用脚踩踏,以达到脚部运动的目的。上述的大、小型踏步机中的踏板11,均是采用塑胶射出成型工艺制成的板体,再借助螺丝等元件固定在支杆12上,其仅供脚部定位用,以防止踩踏过程中滑移,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功能。再者,现行的踏步机仅供使用者进行腿部踩踏运动,对于脚底部分则不起作用。然而从医学角度和生理构造分析,脚底是神经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因此,有效按摩脚底穴位,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舒解神经及肌肉酸痛的功效。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按摩踏板,其不必使用电源,即可在踩踏过程中,自动按摩脚底穴位,达到腿部及脚底同时运动的功效,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增进运动的作用。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脚底进行接触按摩且无刺痛感觉的按摩踏板,可令使用者感到很舒适。为此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它是由座体2、滑板3、脚板4、多个按摩体5、两片盖体6和驱动装置7组成,上述的座体上设有一凹槽21,并于凹槽内设有一长形孔211,且该凹槽两外侧边与两侧板22间形成一贯穿置放槽23,又座体于置放槽后端部设有定位用凸缘体24;上述的滑板3可在座体的凹槽内前后滑移,其底缘设有枢接用的凸耳31,其上端面设有波浪状的凸出轨道32;上述的脚板4覆盖在座体的凹槽上方,并使其锁定,脚板上设有多个贯穿孔42,其底缘相对于滑板的凸出轨道设有嵌合槽,供凸起轨道套入滑移;上述的多个按摩体5置于脚板的贯穿孔内,借助滑板波浪状凸出轨道顶压而在贯穿孔内上下凸伸;上述的两片盖体6前、后端面设有定位凹沟61,借助螺丝62锁定在座体的前端部25与后端凸缘体24间,并使螺丝前方的销体621插入凹沟61内,使盖板定位在座体上,且该盖板底缘设有供按摩体凸伸的空间63;上述的驱动装置7包括一制动杆,其后端部设有枢接孔,借助一枢接元件及C形扣与上述的滑板的凸耳枢接;一个动轮,其内侧设有齿轮,其中心孔借由一轴杆定位在随座体上下位移的支杆上,该驱动轮偏心处借助一枢接元件与制动杆前端枢接孔枢接;一排齿,呈弯弧形,供驱动轮的齿轮啮合转动,其底端形成固定座,并锁定在机体上。将上述构件组合一起后,利用驱动装置,与滑板3的凸耳31枢接一起,使滑板3在凹槽21内前后位移,这样在踩踏按摩踏板P过程中,使按摩体5连续交叉凸伸在脚板4表面,达到自动按摩脚底穴位的作用。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利用踩踏过程中所产生的驱动力作为动力源,带动滑板3使按摩体5在脚板4的贯穿孔42内凸升,因此无须使用任何电力或马达,非常方便且安全性高。2、本技术仍保持传统踏板的功能,亦即可按使用者需求,选择是否同时作按摩脚底的运动,具有一物双用的运动功效。3、结构简单,操作使用便捷,并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踏步机安装使用。现结合以下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图1为现行小型踏步机外观图。图2为现行大型踏步机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按摩踏板收合时的外观图。图4为本技术按摩踏板打开时的外观图。图5为本技术按摩踏板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座体的上视图。图7为本技术座体的剖示图。图8为本技术按摩踏板翻开使用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按摩体结构的剖示图。图10为本技术当一般踏板使用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当按摩踏板使用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与驱动装置连接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的驱动装置定位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图。参阅图12、13,本技术按摩踏板P借助螺丝26锁定在踏步机1的支杆12上,当上下踩踏按摩踏板P时,用轴杆74定位在支杆12侧边的摺板121的驱动轮73,沿着排齿76的弯弧度R,作上下转动,而驱动轮73在转动时,偏心带动制动杆71作前后位移,借此使得滑板3上的凸耳31可在长形孔211及支杆12中央的空槽122内前后位移,进而使滑板3可在座体2的凹槽21内前后位移,达到自动按摩脚底穴位的作用。请参阅图8,按摩踏板P使用时欲达自动按摩功效,仅须将两片盖板6向两侧翻开,则该盖板6前后面的定位凹沟61以定位螺丝62前方的锁体621作定位支点,在向上翻开90度后,顺着贯穿置放槽23导入,其打开后的状态如图4所示。请再参阅图10、11,本技术按摩踏板P使用时的示意图,其中,图10所示为该上盖6没有打开的状态,此时按摩踏板P可作为一般踏板使用,无须脱掉鞋子,即可直接作踩踏运动,此时滑板3被制动杆71所带动,进而自动将按摩体5交叉凸伸于脚板4上方,而此时各按摩体5在上盖6底缘的空间63内上下活动,因此不会干扰踩踏运动。而图11所示的是按摩脚底的运动,此时两片上盖6已向两侧打开,如图4、8所示状态,此时,使用者须将鞋子脱掉,让脚底与脚板4接触,当踩踏运动进行中,制动杆71迫使滑板3在座体的凹槽21内作前后往复滑移,并利用其波浪状的凸出轨道32,使位于其上的各按摩体5呈上下起伏升降运动,并在脚板4的各贯穿孔42内上下凸伸,借以按摩指压脚底穴位,使得腿部的踩踏运动与脚底的按摩运动两者同步进行,达到相辅相成的运动功效。再回到图9所示,本技术按摩体5呈圆柱体,且底端呈圆弧形51,便于波浪状凸出轨道32推顶,采用硬性塑胶或同等材质构成,这样才不会在推顶过程中受到挤压变形。另,该按摩体5上端部套设有一软性橡胶体52,其呈姆指状,因其接触脚底,如果为硬性材质则刺激过大,使用者会不舒服;而按摩体5如果皆采用软性橡胶构成,则其底端在推挤时易变形,无法顺畅上下凸伸,所以,本技术的按摩体5上端部采用软性材质,底端部为硬性材质,才能使其发挥各自功能。此外,还可以使按摩体5在橡胶体52内部嵌套磁铁53,这样,当按摩体5在按压脚底穴位时,借助该磁场强度改善人体磁场关系,起到加速血液循环作用。另外,请配合图8、9所示,该脚板4的贯穿孔42,在下半部设有一卡制沟421,而按摩体5侧边设有一定位凸点511,可在卡制沟421内上下位移,起到防止按摩体5脱离脚板4贯穿孔42的作用。参阅图14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该按摩踏板被锁定在踏步机1的支杆12上,而驱动装置7可依踏步机的机型安装在适当位置,图14所示,该组合构造与图12、13所揭示的构造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该驱动装置7的驱动杆71可按实际需求设定长度,而排齿76可按机型需求锁定在机体10的适当位置,当然图14所示踏步机仅系一实施例,踏步机的种类繁多,诸如使用油压缸控制阻力,或使用弹簧控制阻力,或使用磁控马达来调整负载……等等不同的踏步机,本技术按摩踏板P除可作为一般踏板使用外,当其把上盖6翻开后,又可同时兼具有自动按摩脚底的功能,达到腿部踩踏运动及按摩脚底穴位同步进行的作用,具有相辅相成的运动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按摩踏板,包括脚板、支杆,其特征在于是由座体、滑板、脚板、多个按摩体、两片盖体和驱动装置组成,所述的座体上设有一凹槽,并于凹槽内设有一长形孔,且该凹槽两外侧边与两侧板间形成一贯穿置放槽,又座体于置放槽后端部设有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摩踏板,包括脚板、支杆,其特征在于是由座体、滑板、脚板、多个按摩体、两片盖体和驱动装置组成,所述的座体上设有一凹槽,并于凹槽内设有一长形孔,且该凹槽两外侧边与两侧板间形成一贯穿置放槽,又座体于置放槽后端部设有定位用凸缘体;所述的滑板可在座体的凹槽内前后滑移,其底缘设有枢接用的凸耳,其上端面设有波浪状的凸出轨道;所述的脚板覆盖在座体的凹槽上方,并使其锁定,脚板上设有多个贯穿孔,其底缘相对于滑板的凸出轨道设有嵌合槽,供凸起轨道套入滑移;所述的多个按摩体置于脚板的贯穿孔内,借助滑板波浪状凸出轨道顶压而在贯穿孔内上下凸伸;所述的两片盖体前、后端面设有定位凹沟,借助螺丝锁定在座体的前端部与后端凸缘体间,并使螺丝前方的销体插入凹沟内,使盖板定位在座体上,且该盖板底缘设有供按摩体凸伸的空间;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一制动杆,其后端部设有枢接孔,借助一枢接元件及C形扣与所述的滑板的凸耳枢接;一个动轮,其内侧设有齿轮,其中心孔借由一轴杆定位在随座体上下位移的支杆上,该驱动轮偏心处借助一枢接元件与制动杆前端枢接孔枢接;一排齿,呈弯弧形,供驱动轮的齿轮啮合转动,其底端形成固定座,并锁定在机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仕
申请(专利权)人:张明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