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部散热的感应熔炼多晶硅铸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92252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6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提纯多晶硅领域。一种底部散热的感应熔炼多晶硅铸锭炉,感应线圈的内部装有保温套筒,保温套筒的上面活动安装保温套盖,保温套盖通过保温盖连杆连接到炉盖上,保温套筒的里面套装石墨套筒,保温套筒和石墨套筒均固定在支架上,石墨套筒的上面安装料斗支架,料斗支架的上面安装石墨料斗,石墨料斗的开口处石墨盘由石墨杆连接到顶部螺杆,顶部螺杆由顶部变速箱、伺服电机共同控制升降,水冷铜托盘通过底座支架连接在炉底盖上,石墨支架直接支撑在水冷铜托盘上,石墨托盘支撑在石墨支架上,石墨托盘上面是石墨坩埚,石墨坩埚里面套装石英坩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二级散热改善感应熔炼中的热场分布,增加了能量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用物理冶金技术提纯多晶硅的
,特别涉及一种感应加热多晶硅铸锭炉。
技术介绍
高纯多晶硅是制备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料。目前多晶硅感应熔炼炉是冶金法提纯多晶硅的重要设备,该设备可以使多晶硅原料从块状或粉状熔化冷却后形成铸锭,铸锭经过切方和切片就可以制作太阳能电池片。在工业生产中,由于硅粉的粒度小,其孔隙率较大。将硅粉装满坩埚,经熔炼后凝固的铸锭的体积只能占坩埚体积的50%~60%,熔炼所需的石英坩埚是工业生产中的消耗品,如此低出成率消耗,将导致坩埚的利用率低,成本高。为了提高坩埚的利用率,增加硅锭高度,在坩埚的上方设置一个加料的装置。当温度升高后,石英坩埚内的硅粉熔化,料斗内的硅粉落入坩埚内继续熔化。料斗的装入会增加初始硅粉的质量,抵消因孔隙率过大造成的质量损失。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发现在料斗内的硅料在熔化的过程中会形成结壳。而且由于料斗的设计,铸锭顶部缺少了发热体。顶部热源的缺失就不能保证正常的温度梯度,会导致多晶硅铸锭的凝固顺序不能一直是由下而上的顺序,这样会使形成的多晶硅铸锭的晶粒杂乱,杂质不在最顶端富集,降低产品的出成率。以前的定向凝固炉的设计中,都是设计使用一层隔热板,铸锭的散热能力不可控制,温度梯度是根据调节发热体的功率来完成的,这样会导致一些能量的耗散,生产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问题,提供一种底部散热的感应熔炼多晶硅铸锭炉,增加坩埚容量的同时,防止硅料结壳,定向凝固控制精度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底部散热的感应熔炼多晶硅铸锭炉,感应线圈的内部装有保温套筒,保温套筒的上面活动安装保温套盖,保温套盖通过保温盖连杆连接到炉盖上,保温套筒的里面套装石墨套筒,保温套筒和石墨套筒均固定在支架上,石墨套筒的上面安装料斗支架,料斗支架的上面安装石墨料斗,料斗支架和石墨料斗共同围成一个加料的空间,石墨料斗的开口处是石墨盘,石墨盘由石墨杆连接到顶部螺杆,顶部螺杆由顶部变速箱、伺服电机共同控制升降,炉底部分的水冷铜托盘通过底座支架连接在炉底盖上,石墨支架直接支撑在水冷铜托盘上,石墨托盘支撑在石墨支架上,石墨托盘上面是石墨坩埚,石墨坩埚里面套装石英坩埚。所述水冷铜托盘与石墨托盘之间有保温层,保温层采用三层碳毡,分别是下散热挡板、上散热挡板、碳毡圈,可移动的下散热挡板和上散热挡板分别连接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由螺杆、变速器、伺服电机和连接件构成。所述水冷盘入水口、水冷盘出水口是水冷铜托盘冷却水口。-->本技术利用感应熔炼的原理,使石英坩埚内的硅粉熔化,保温后撤掉底部的隔热板,逐渐冷却,形成多晶硅铸锭。为了能提高石英坩埚的利用率,设计在坩埚上部添加石墨料斗,增加坩埚的容量。为了防止硅料在料斗内结壳,设计了一种石墨盘捣料装置,不仅可以解决料斗内硅料结壳的问题,还可以做为热源,改善热场,具体是利用石墨盘的移动将硅料推到坩埚内部,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石墨盘会在凝固的最后阶段为铸锭的顶端加热,保证硅锭的定向生长。感应熔炼完成后,硅锭的体积占坩埚总体积的80%,大幅提高了坩埚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产出。本技术对底部散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设计使用二级散热改善感应熔炼中的热场分布,增加了能量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图。图中:1.顶部螺杆,2.顶部变速箱,3.伺服电机,4.石墨杆,5.保温盖连杆,6.炉盖,7.保温套盖,8.石墨盘,9.保温套筒,10.石墨料斗,11.料斗支架,12.感应线圈,13.石墨坩埚壁,14.石英坩埚,15.炉体,16.石墨坩埚底,17.支架,18.石墨托盘,19.石墨支架,20.下保温毡套筒,21.炉底盖,22.水冷铜托盘,23.底座支架,24.水冷盘入水口,25.水冷盘出水口,26.下散热挡板,27.上散热挡板,28.碳毡圈,29.石墨套筒,30.进气阀,31.机械泵,32.罗茨泵,33.螺杆,34.变速器,35.伺服电机,36.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实施例一种底部散热的感应熔炼多晶硅铸锭炉,炉体上带有进气阀30,感应线圈12是水冷冷却的低压高电流高频感应线圈,通过导线连到炉体15外壁,感应线圈12的内部安装保温套筒9用来保温和隔热,保温套筒9的上面安装保温套盖7,保温套盖7通过保温盖连杆5连接到炉盖6上,保温套筒9的里面安装石墨套筒29,石墨套筒29是感应加热的发热体,保温套筒9和石墨套筒29共同固定在支架17上,石墨套筒29的上面安装料斗支架11,料斗支架11的上面安装石墨料斗10,料斗支架11和石墨料斗10共同围成一个加料的空间,石墨料斗10的开口处安装石墨盘8,石墨盘8由石墨杆4连接到顶部螺杆1,顶部螺杆1由顶部变速箱2、伺服电机3共同控制升降,炉体15底部水冷铜托盘22是通过底座支架23连接在炉底盖21上,水冷盘入水口24、水冷盘出水口25是水冷铜托盘22冷却水口。石墨支架19直接支撑在水冷铜托盘22上,石墨支架外套装有下保温毡套筒20,石墨支架19上面支撑安装石墨托盘18,石墨托盘18上面安装石墨坩埚,石墨坩埚底16和石墨坩埚壁13里面套装石英坩埚14,水冷铜托盘22与石墨托盘18之间有三层保温层碳毡,分别是下散热挡板26、上散热挡板27和碳毡圈28,其中可移动的下散热挡板26和上散热挡板27分别连接一套动力系统,动力系统由螺杆33、变速器34、伺服电机35和连接件36构成。生产时,首先将石墨支架19置于22水冷铜托盘上,再依次将石墨托盘18、石墨坩埚底16、石英坩埚14、石墨坩埚壁13安装到石墨盘8上。将硅粉倾倒入石英坩埚14内,待-->硅粉装满以后,将炉底盖21升高,石英坩埚14进入感应线圈12内。再将硅粉加入到石墨料斗10内,加满后将炉盖6盖上,完成装置的组装。开动抽真空装置机械泵31和罗茨泵32,将炉体的真空降到10-2Pa,充入氩气,至0.5大气压,感应线圈12通电将硅粉融化,在熔粉的过程中,使3伺服电机转动,带动顶部螺杆1、石墨杆4和石墨盘8向下运动,将石墨料斗10内的硅粉推进坩埚里熔化,然后石墨盘8升到最高处。将全部熔化的硅液升温到1500℃,保温一段时间,开始降温。当温度降到接近熔点时,将下散热挡板26打开,加大散热量,铸锭从底部开始凝固。当硅液有一半冷却后,石墨盘8下降到硅液上面,提供热量;将上散热挡板27打开加大散热量。随着温度的降低,最终硅液冷凝形成完整硅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部散热的感应熔炼多晶硅铸锭炉,其特征是:感应线圈(12)的内部装有保温套筒(9),保温套筒(9)的上面活动安装保温套盖(7),保温套盖(7)通过保温盖连杆(5)连接到炉盖(6)上,保温套筒(9)的里面套装石墨套筒(29),保温套筒(9)和石墨套筒(29)均固定在支架(17)上,石墨套筒(29)的上面安装料斗支架(11),料斗支架(11)的上面安装石墨料斗(10),料斗支架(11)和石墨料斗(10)共同围成一个加料的空间,石墨料斗(10)的开口处是石墨盘(8),石墨盘(8)由石墨杆(4)连接到顶部螺杆(1),顶部螺杆(1)由顶部变速箱(2)、伺服电机(3)共同控制升降,炉底部分的水冷铜托盘(22)通过底座支架(23)连接在炉底盖(21)上,石墨支架(19)直接支撑在水冷铜托盘(22)上,石墨托盘(18)支撑在石墨支架(19)上,石墨托盘(18)上面是石墨坩埚,石墨坩埚里面套装石英坩埚(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部散热的感应熔炼多晶硅铸锭炉,其特征是:感应线圈(12)的内部装有保温套筒(9),保温套筒(9)的上面活动安装保温套盖(7),保温套盖(7)通过保温盖连杆(5)连接到炉盖(6)上,保温套筒(9)的里面套装石墨套筒(29),保温套筒(9)和石墨套筒(29)均固定在支架(17)上,石墨套筒(29)的上面安装料斗支架(11),料斗支架(11)的上面安装石墨料斗(10),料斗支架(11)和石墨料斗(10)共同围成一个加料的空间,石墨料斗(10)的开口处是石墨盘(8),石墨盘(8)由石墨杆(4)连接到顶部螺杆(1),顶部螺杆(1)由顶部变速箱(2)、伺服电机(3)共同控制升降,炉底部分的水冷铜托盘(22)通过底座支架(23)连接在炉底盖(21)上,石墨支架(19)直接支撑在水冷铜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毅战丽姝顾正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隆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