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39907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避震器,包括有二相互套合的管体、二控制器与一复位装置,该二管体可相对滑动,该二管体内设有一流道,并于流道内填充液体,当该二管体相对滑动时挤压液体,令液体于流道内流动,该复位装置则提供一弹性力,使该二管体随时回复至一放松位置,该二阻尼器可各别控制该流道两处,改变液体在流道内流动所受到的阻力,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阻尼值可利用该二控制器进行调整,依需求调整至适当的阻尼值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避震器,尤指特别适用前方具塑胶壳的车体使用的双避震阻尼调整功能的避震器。
技术介绍
车架、龙头、前叉等处外部,皆包覆有塑胶外壳的速克达机车,碍于速克达机车的售价问题,以致配备的避震器结构大致如中国台湾TWM366483号专利(下统称483案)所揭,主要利用可伸缩结合的内、外筒,配合内筒内的弹簧与活塞,以达到路面反作用力的缓冲吸震功效。此种避震器由于结构精简,相对无法进行阻尼的调整,故随车出厂的避震器,所能发挥的避震效果,往往为一般平坦的市区道路,对于林道或路面巅坡或崎岖道路,该483号所揭的无阻尼调整效果的避震器,则无法因应之,所以才会造成改装市场的兴盛,改装市场的避震器,虽满足了各种严峻路面的需求,但昂贵的价格却并非每个消费者皆能负担。如何在满足经济需求条件下,让随车出厂的一般避震器,也具备至少回弹阻尼调校功能,以符合不同体位骑乘者需求,甚至能在不增加过多成本条件下,让随车出厂的一般避震器,同时兼具回弹、压缩阻尼调整功效,以满足各种道路骑乘舒适性与安全操控性,于是为目前业界急需突破的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回弹阻尼调整的避震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回弹及压缩二种阻尼调整特性,以满足各种道路骑乘操控与舒适性需求的避震器。本专利技术的又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适合各款机车使用,且方便、快速调整回弹与压缩双阻尼调整功能的避震器。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避震器,它包含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第一、第二管体并形成有一开放端及一封闭端,该第二管体则自第一管体开放端以可相对压缩方式相互结合,并将该第一、第二管体内分别围构出一第一容置空间与一第二容置空间;一内管,一端开设有至少一阻尼孔,该内管并容设于第一管体内,并将该第一容置空间阻隔出一内、外槽,而该第一管体的封闭端至少开设有一槽孔,该槽孔并与内槽连通;一复位装置,是容设于第二管体的第二容置空间内,且第二管体自外槽分隔出一连通阻尼孔的储液空间;一回弹控制器,包含一回弹调整装置及一滑套,该回弹调整装置组设于该槽孔,该滑套容设在该内槽并抵靠于该内管,该回弹调整装置则可控制滑套在内槽内移动,以调整阻尼孔的开孔大、小或呈开启、关闭状态,以获得回弹阻尼调整功效。所述第一管体封闭端的槽孔为第一槽孔,该第一槽孔相邻边另开设有一第二槽孔,该第二槽孔恰可使该内、外槽相互连通;一压缩控制器,包含一短管、一阀塞与一压缩调-->整装置,该短管容设在该第二槽孔,该短管并贯穿一连通内、外槽的阀孔,该阀塞也容设在该第二槽孔,并受该压缩调整装置控制,而相对短管在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间移,以调节阀孔大、小或开启、关闭状态,以此获得压缩阻尼调整功效。所述第一管体封闭端,是通过一活动结合的一固定头而成,该第一、第二槽孔则开设在该固定头侧边,且固定头内并开设有一连通第一槽孔与内槽的内孔。所述回弹调整装置至少包含一回弹控制轴心及一调整杆,该回弹控制轴心容设于该内槽,一端固设该滑套,该滑套表面并开设有一个以上的流孔,另一端则设有一具斜锥面的轴心接头,该调整杆一端具斜锥面,该调整杆以可转动方式容设在该第一槽孔,并通过斜锥面与轴心接头斜锥面相抵靠,转动该调整杆以改变调整杆与轴心接头的锥斜面相对位置,以连动回弹控制轴心相对移动,而改变回弹控制轴心上的滑套在开启位置与关闭位置间移动,以获得阻尼孔大、小调节或启、闭控、制。所述回弹调整装置进一步包含一第一转动件,该第一转动件则与调整杆卡抵结合,以利旋动该第一转动件,可驱动该调整杆连动回弹控制轴心移动,而改变回弹控制轴心上的滑套在开启位置与关闭位置间位移,以获得阻尼孔大、小调节或启、闭控制。所述回弹调整装置进一步包含一连接座及一第一承座,连接座是固设于第一槽孔,并供调整杆套入旋转螺合,该第一承座则开设有供第一转动件穿卡结合的第一阶梯面。所述压缩调整装置包含容设于第二槽孔的一压缩阻尼活塞与一第二转动件,该压缩阻尼活塞轴向贯穿一轴孔,该轴孔两端分别供短管与阀塞容设,该第二转动件则与阀塞卡抵,并可控制阀塞启、闭阀孔,且该压缩阻尼活塞的管壁开设有连通轴孔的引流孔,令内、外槽内的液体得经由引流孔、轴孔与阀孔相互连通。所述压缩阻尼活塞一端轴向形成有一扩大部,该扩大部表面轴向贯穿一个以上的分流孔;一第二阀片,是由复数具弹性的金属片相叠合,且该第二阀片是界于压缩阻尼活塞与短管之间,常态下并可盖合分流孔。在所述内管一端设有一活塞导流件与一凸块,该活塞导流件设有一贯孔,该贯孔与该内槽相连通,该活塞导流件设有至少一轴向延伸的导流孔,该第一阀片夹设于该活塞导流件与该凸块之间,该第一阀片盖合在各该导流孔。因此,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避震器可供分别调整压缩控制器与回弹控制器,改变液体于流道内流动的困难度,即可改变压缩阻尼值与回弹阻尼值大小,使本专利技术可供调整适用于不同情况的使用需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得到的一种避震器在其下方通过阻设一回弹控制器,以改变滑套与阻尼孔的相对位置,即可改变避震器的回弹快、慢节奏,以获得回弹阻尼调校功效;在所述避震器下方另结合一压缩控制器进行避震器压缩阻尼的调整,以利不同路况道路骑乘的软、硬调性调整,以满足各种道路的操控性与舒适性;最特别的是,避震器下方同时增设一回弹、一压缩阻尼控制器创意,即可令随车出厂的避震器,具备回复及压缩二种阻尼调整功能,以满足平坦或崎岖路面骑乘舒适性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分解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中滑套的另一视角剖面图。图4至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压缩控制器的动作示意图。图7与图9为本专利技术回弹控制器的动作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阀片的动作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避震器第一管体与固定头直接成型为单一构件的实施例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第一管体;11:管身;12:固定头;121:第一槽孔;122:第二槽孔;123:内孔;124:连接座;125:第一承座;126:第一阶梯面;127:第二承座;128:第二阶梯面;13:内管;131:阻尼孔;14:内槽;15:外槽;16:活塞导流件;161:贯孔;162:导流孔;17:第一阀片;18:凸块;A:阀孔;2:第二管体;21:储液空间;3:回弹控制器;30:轴心接头;31:滑套;311:流孔;32:回弹控制轴心;33:调整杆;34:第一转动件;4:压缩控制器;41:短管;42:阀塞;421:锥体;43:压缩阻尼活塞;431:轴孔;432:分流孔;433:引流孔;44:第二转动件;45:第二阀片;51: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创作精神,然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所欲保护的范畴,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创作精神者,应尽皆涵盖在本专利技术所欲保护的范畴之内,合先叙明。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一种避震器,可供组装在机动车辆使用,更明确的说,可供组装在机车前叉,提供避震或减震的使用效果,尤其是龙头、前叉包覆有塑胶外壳的速克达型机车,更能突显本专利技术的实用效能。请参考图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避震器,它包括有一第一管体1、一第二管体2、一回弹控制器3、一压缩控制器4及一复位装置。第一管体1包括有一管身11与一固定头12,管身11一端固设在固定头12而形成封闭端,令第一管体1围构有第一容置空间与一开口,该容置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震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第一、第二管体并形成有一开放端及一封闭端,该第二管体则自第一管体开放端以可相对压缩方式相互结合,并将该第一、第二管体内分别围构出一第一容置空间与一第二容置空间;一内管,一端开设有至少一阻尼孔,该内管并容设于第一管体内,并将该第一容置空间阻隔出一内、外槽,而该第一管体的封闭端至少开设有一槽孔,该槽孔并与内槽连通;一复位装置,是容设于第二管体的第二容置空间内,且第二管体自外槽分隔出一连通阻尼孔的储液空间;一回弹控制器,包含一回弹调整装置及一滑套,该回弹调整装置组设于该槽孔,该滑套容设在该内槽并抵靠于该内管,该回弹调整装置则可控制滑套在内槽内移动,以调整阻尼孔的开孔大、小或呈开启、关闭状态,以获得回弹阻尼调整功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震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第一、第二管体并形成有一开放端及一封闭端,该第二管体则自第一管体开放端以可相对压缩方式相互结合,并将该第一、第二管体内分别围构出一第一容置空间与一第二容置空间;一内管,一端开设有至少一阻尼孔,该内管并容设于第一管体内,并将该第一容置空间阻隔出一内、外槽,而该第一管体的封闭端至少开设有一槽孔,该槽孔并与内槽连通;一复位装置,是容设于第二管体的第二容置空间内,且第二管体自外槽分隔出一连通阻尼孔的储液空间;一回弹控制器,包含一回弹调整装置及一滑套,该回弹调整装置组设于该槽孔,该滑套容设在该内槽并抵靠于该内管,该回弹调整装置则可控制滑套在内槽内移动,以调整阻尼孔的开孔大、小或呈开启、关闭状态,以获得回弹阻尼调整功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封闭端的槽孔为第一槽孔,该第一槽孔相邻边另开设有一第二槽孔,该第二槽孔恰可使该内、外槽相互连通;一压缩控制器,包含一短管、一阀塞与一压缩调整装置,该短管容设在该第二槽孔,该短管并贯穿一连通内、外槽的阀孔,该阀塞也容设在该第二槽孔,并受该压缩调整装置控制,而相对短管在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间移,以调节阀孔大、小或开启、关闭状态,以此获得压缩阻尼调整功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封闭端,是通过一活动结合的一固定头而成,该第一、第二槽孔则开设在该固定头侧边,且固定头内并开设有一连通第一槽孔与内槽的内孔。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调整装置至少包含一回弹控制轴心及一调整杆,该回弹控制轴心容设于该内槽,一端固设该滑套,该滑套表面并开设有一个以上的流孔,另一端则设有一具斜锥面的轴心接头,该调整杆一端具斜锥面,该调整杆以可转动方式容设在该第一槽孔,并通过斜锥面与轴心接头斜锥面相抵靠,转动该调整杆以改变调整杆与轴心接头的锥斜面相对位置,以连动回弹控制轴心相对移动,而改变回弹控制轴心上的滑套在开启位置与关闭位置间移动,以获得阻尼孔大、小调节或启、闭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家
申请(专利权)人:翰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