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避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23555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0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车避震器,包括有弹簧、外管、内管和阻尼棒,所述外管呈空心管状结构,所述外管一端开口为开口端,另一端封闭为封闭端,所述内管穿设在所述外管中,并且上述的内管一端抵接在所述外管的封闭端上,另一端为延伸端,延伸在所述外管的开口端外,所述外管的封闭端上连接有阻尼棒,所述阻尼棒与所述外管的封闭端之间形成有台阶面,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外管上,所述内管的延伸端上套设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套设有调节套,并且所述调节套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调节座上;所述调节座与所述调节套之间形成有密封的空隙,在所述空隙中设置有密封圈;在所述外管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台阶面上,另一端固定在调节座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车避震器,包括有弹簧、外管、内管和阻尼棒,所述外管呈空心管状结构,所述外管一端开口为开口端,另一端封闭为封闭端,所述内管穿设在所述外管中,并且上述的内管一端抵接在所述外管的封闭端上,另一端为延伸端,延伸在所述外管的开口端外,所述外管的封闭端上连接有阻尼棒,所述阻尼棒与所述外管的封闭端之间形成有台阶面,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外管上,所述内管的延伸端上套设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套设有调节套,并且所述调节套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调节座上;所述调节座与所述调节套之间形成有密封的空隙,在所述空隙中设置有密封圈;在所述外管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台阶面上,另一端固定在调节座上。【专利说明】一种机车避震器
本技术涉及机车减震
,特别是涉及一种机车避震器。
技术介绍
避震器(Shock Absorber ;Bump Stop)是一种常用的机车零配件。避震器的需求是由于弹簧不能马上稳定下来,也就是说弹簧被压缩再放开以后,它会持续一段时间又伸又缩,所以避震器可以吸收车轮遇到凹凸路面所引起的震动,使乘坐舒适。 现有技术中,在专利号为201010114811.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避震器,包括有二相互套合的管体、二控制器与一复位装置,该二管体可相对滑动,该二管体内设有一流道,并于流道内填充液体,当该二管体相对滑动时挤压液体,令液体于流道内流动,该复位装置则提供一弹性力,使该二管体随时回复至一放松位置,该二阻尼器可各别控制该流道两处,改变液体在流道内流动所受到的阻力,使本专利技术的阻尼值可利用该二控制器进行调整,依需求调整至适当的阻尼值使用。 但是,上述专利中的避震器,复位装置即复位弹簧一端固定在阻尼器上,另一端为自由度,直接承受外部的压力,随后将该压力传递给阻尼器避震。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外部的压力方向是变化的,有可能会与复位弹簧的压缩方向形成一定的角度,导致复位弹簧产生径向的形变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可以将外部的压力方向转换成与弹簧压缩方向相一致的机车避震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种机车避震器,包括有弹簧、外管、内管和阻尼棒,所述外管呈空心管状结构,所述外管一端开口为开口端,另一端封闭为封闭端,所述内管穿设在所述外管中,并且上述的内管一端抵接在所述外管的封闭端上,另一端为延伸端,延伸在所述外管的开口端外,所述外管的封闭端上连接有阻尼棒,所述阻尼棒与所述外管的封闭端之间形成有台阶面,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外管上, 所述内管的延伸端上套设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套设有调节套,并且所述调节套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调节座上; 所述调节座与所述调节套之间形成有密封的空隙,在所述空隙中设置有密封圈; 在所述外管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台阶面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调节座上。 作为本技术中上述机车避震器的改进,所述阻尼棒一端与所述外管的封闭端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导管,且所述导管与所述阻尼棒内部相连通。 作为本技术中上述机车避震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管外包裹有胶套。 作为本技术中上述机车避震器的具体技术方案,所述的可拆卸是指所述调节套通过紧钉螺钉固定在所述调节座上。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内管上套设一个调节座,该调节座上通过紧钉螺钉固定有一个调节套,上述的调节套可以用来承受外部的冲击力,并将这种冲击力转换成对调节座的轴向推力,推动调节座沿所述的内管滑动,进一步的,由于在调节座和前述的台阶面之间夹持有弹簧,当调节座在内管上轴向滑动时,可以对弹簧施压,使得弹簧沿着内管的轴向压缩。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机车避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弹簧;2、外管;2.1、外管的开口端;2.2、外管的封闭端;3、内管;3.1、内管延伸端;4、阻尼棒;4.1、导管;4.1.1、胶套;5、台阶面;6、调节座;7、调节套;8、紧钉螺钉;9、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机车避震器,主要用于防止弹簧的二次振动。 该机车避震器包括有弹簧1、外管2、内管3和阻尼棒4,所述外管呈空心管状结构,所述外管一端开口为开口端2.1,另一端封闭为封闭端2.2,所述内管的外径要略小于前述外管的内径,由此可以将上述的内管穿设在所述外管中。并且在上述的内管穿设在前述的外管中以后,该内管3 —端抵接在所述外管的封闭端上,另一端为延伸端3.1,延伸在所述外管的开口端2.1外。所述外管的封闭端2.2上连接有阻尼棒4,该阻尼棒为一根圆柱形的空心体,其内部形成有空腔,在空腔中填充有阻尼油(这里的阻尼油也叫阻力油、减震油、高粘润滑油、阻尼润滑油脂、高阻力润滑油、阻尼润滑油、防震油,它是由高纯度无机稠化剂和特殊合成油配制而成的一种新型阻尼、缓冲、密封用的高质量宽温润滑油)。 上述阻尼棒的外径要大于前述外管2的外径,由此在所述阻尼棒4与所述外管的封闭端2.1之间形成有台阶面5。 在所述外管2上套设有前述的弹簧I并由所述的外管2将上述的弹簧I进行限位。 所述内管的延伸端3.1上套设有调节座6,所述调节座6上套设有调节套7,并且所述调节套通过一紧钉螺钉8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调节座上。上述的调节座是可以再内管的延伸端3.1上滑动的。 通过对上述调节座和调节套的形状的加工,使得所述调节座与所述调节套之间形成有密封的空隙,并且在所述空隙中设置有密封圈9,该密封圈的尺寸要稍大于密封空隙的尺寸,从而利用该密封圈9本身的一个弹性填充满上述的密封空隙。 在所述外管上套设有弹簧1,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台阶面5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调节座6上。 所述阻尼棒一端与所述外管的封闭端2.2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导管4.1,且所述导管与所述阻尼棒内部连通,可以通过该导管向阻尼棒里面注入阻尼油,为了防止阻尼油泄漏,在所述导管4.1外包裹有胶套4.1.1。 具体的,当本实施例的机车避震器受到了来自外部的冲击力时,这种外部的冲击力首先是传递到调节套上的,由于调节套与调节座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圈,可以使得该冲击力得到第一次缓冲。同时,调节套可以将方向不规则的冲击力传递到调节座上,将该冲击力转换成推动上述调节座在前述内管上滑动的轴向推力,即在这一过程中将外部的压力方向转换成与弹簧压缩方向相一致。随后,这种调节座再推动弹簧压缩,使得外部的冲击力得到第二次减震。接着,这种推力被传递到阻尼棒上,得到第三次减震。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机车避震器,包括有弹簧、外管、内管和阻尼棒,所述外管呈空心管状结构,所述外管一端开口为开口端,另一端封闭为封闭端,所述内管穿设在所述外管中,并且上述的内管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车避震器,包括有弹簧、外管、内管和阻尼棒,所述外管呈空心管状结构,所述外管一端开口为开口端,另一端封闭为封闭端,所述内管穿设在所述外管中,并且上述的内管一端抵接在所述外管的封闭端上,另一端为延伸端,延伸在所述外管的开口端外,所述外管的封闭端上连接有阻尼棒,所述阻尼棒与所述外管的封闭端之间形成有台阶面,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外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延伸端上套设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套设有调节套,并且所述调节套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调节座上;所述调节座与所述调节套之间形成有密封的空隙,在所述空隙中设置有密封圈;在所述外管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台阶面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调节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元慧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泽瑞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