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机械及其液压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49149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油缸,包括相互连接的主油缸(1)和调节油缸(2),主油缸活塞(11)与调节油缸活塞(21)之间设置有调节活塞杆(23);所述调节油缸(2)包括油孔(241),所述油孔(241)开设于所述调节油缸(2)的缸筒(24)的无杆腔的一侧。这种结构的液压油缸,可以调节主油缸活塞(11)的工作行程,能够同时满足主油缸活塞(11)长行程行走和短行程行走的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包括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采用上述液压油缸。该工程机械具有与上述液压油缸相同的技术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工程机械的液压油缸。本 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液压油缸的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类大型工程逐渐增多,市场对于各类大型工程 机械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混凝土泵车是最常见的工程机械,用于铁路及公路隧道、桥涵、水电、矿山、高层建 筑及国防等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泵车是利用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连续输送的机械, 混凝土泵车由混凝土输送液压系统、搅拌液压系统、清洗液压系统,以及泵车支撑系统组 成。混凝土泵分为活塞式混凝土泵和挤压式混凝土泵,活塞式混凝土泵又分为液压传 动式和机械传动式。液压传动式混凝土泵由料斗、液压缸和活塞、混凝土缸、分配阀、Y型 管、冲洗设备、液压系统和动力系统等组成,液压传动式混凝土泵通过液压缸的活塞的往复 运动完成吸料、送料的工作过程。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泵车的液压油缸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简述这 种液压油缸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该液压油缸主要包括相互连接的主油缸Γ、限位油 缸2',主油缸活塞1Γ与限位油缸活塞21'之间设置有调节活塞杆22',该调节活塞杆 22'贯穿主油缸1'和限位油缸2'的内部。在正常工作时,限位油缸2'的无杆腔内充满 液压油,形成固定的压力,当主油缸活塞11'向前运动时,限位油缸2'的无杆腔内的固定 压力使得主油缸活塞11'在完成一个行程的行走后,不能再向前运动,起到限制主油缸活 塞11'的作用。然而,实际工作过程中,当需要实现短行程行走时,现有的限位油缸2'起不到限 制作用,主油缸活塞11'仍然只能全行程行走,不能短行程行走。因此,如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液压油缸的结构形式,使得主油缸活塞的行 程可调,能够满足主油缸活塞不同行程行走的要求,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 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油缸,使得主油缸的行程可调,能够满足主油 缸活塞不同行程行走的要求。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液压油缸的工程 机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油缸,包括主油缸和调节油缸, 主油缸活塞与调节油缸活塞之间设置有调节活塞杆;所述调节油缸包括油孔,所述油孔开 设于所述调节油缸的缸筒的无杆腔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调节油缸的行程等于所述主油缸的行程。优选地,所述调节活塞杆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调节油缸的行程。优选地,所述调节油缸的后端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主油缸。优选地,所述调节油缸活塞与所述缸筒之间设有密封部件。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压油缸,该液压油缸包括主油缸、调节油缸,所述调节油缸 包括油孔,所述油孔开设于所述调节油缸的缸筒的无杆腔的一侧。采用这种结构的液压油缸,当主油缸需要长行程行走时,可以通过上述油孔向调 节油缸的无杆腔通入适量的液压油,使得调节油缸的无杆腔保持适当的压力,该压力大小 使得主油缸活塞完成长行程行走时停止;当主油缸需要短行程行走时,可以通过上述油孔 向调节油缸的无杆腔通入更多的液压油,使得调节油缸的无杆腔保持较大的压力,该压力 大小使得主油缸活塞完成短行程行走时停止,起到限制主油缸活塞行走的作用。由此可见,采用上述结构的液压油缸,通过设置于调节油缸的缸筒上的油孔,可以 改变调节油缸无杆腔中液压油量的多少,进而调节主油缸活塞的行程的大小,能够同时满 足主油缸活塞长行程行走和短行程行走的要求。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包括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采用上述的液压 油缸。优选地,上述工程机械具体为混凝土泵车。由于上述液压油缸具有上述的技术效果,因此,包括该液压油缸的工程机械也应 当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泵车的液压油缸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液压油缸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液压油缸在短行程行走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主油缸;2'调节油缸;1Γ主油缸活塞;21'调节油缸活塞;22'调节活塞 杆;图2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主油缸;2调节油缸;11主油缸活塞;21调节油缸活塞;22后端盖;23调节活塞 杆;对缸筒;25密封部件;241油孔;a调节活塞杆的长度。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液压油缸,该液压油缸使得主油缸活塞的行程可 调,能够满足主油缸活塞不同行程行走的要求。本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 述液压油缸的工程机械。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 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2和图3,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液压油缸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 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液压油缸在短行程行走时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压油缸,该 液压油缸包括主油缸1和调节油缸2,主油缸活塞11与调节油缸活塞21之间设置有调节 活塞杆23,调节活塞杆23贯穿主油缸1和调节油缸2的内部;主油缸1通过主油缸活塞11 的往复行走运动实现工程机械对物料的输送;调节油缸2用于调节主油缸活塞11的行程大 小,调节油缸2设有油孔M1,油孔241开设于调节油缸2的缸筒M的无杆腔的一侧。采用这种结构的液压油缸,当主油缸1需要长行程行走时,可以通过上述油孔241 向调节油缸2的无杆腔通入适量的液压油,使得调节油缸2的无杆腔保持适当的压力,该压 力大小使得主油缸活塞11完成长行程行走时停止;当主油缸1需要短行程行走时,可以通 过上述油孔Ml向调节油缸2的无杆腔通入更多的液压油,使得调节油缸2的无杆腔保持 较大的压力,该压力大小使得主油缸活塞11完成短行程行走时停止,起到限制主油缸活塞 11行走的作用。由此可见,采用上述结构的液压油缸,通过设置于调节油缸2的缸筒M上的油孔 241可以改变调节油缸2的无杆腔中液压油量的多少,进而调节主油缸活塞11的行程的大 小,能够同时满足主油缸活塞11长行程行走和短行程行走的要求。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限定调节油缸2的缸筒M上开设有油孔M1,并未限 定油孔Ml的具体数量和具体安装位置,事实上,调节油缸2的缸筒M可以开设有两个油 孔M1,即一个为进油孔,另一个为出油孔,也可以只开设一个油孔对1,该油孔Ml同时为 进油孔和出油孔;上述油孔241可以开设于缸筒M的上部的筒壁上,也可以开设于缸筒M 的下部的筒壁上。凡是调节油缸2的缸筒M的无杆腔一侧开设有油孔241的液压油缸,均 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另外,本技术所述的方位词“前”指的是从主油缸1到调节油缸2的方向,即 说明书附图中从左至右的方向,“后”指的从调节油缸2到主油缸1的方向,即说明书附图中 从右至左的方向,这些方位词是以本说明书中的附图为基准设立的,应当理解,这些方位词 的出现不应当影响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上述调节油缸2的行程大小。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如图2所示,上述调节油缸2的行程可以等于主油缸1的行 程。当调节油缸2的无杆腔中未充入液压油时,主油缸活塞11的行程最大为全行程,当调 节油缸2的无杆腔中充满液压油时,主油缸活塞11的行程最小为0,即主油缸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油缸,包括相互连接的主油缸(1)和调节油缸(2),主油缸活塞(11)与调节油缸活塞(21)之间设置有调节活塞杆(23);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油缸(2)包括油孔(241),所述油孔(241)开设于所述调节油缸(2)的缸筒(24)的无杆腔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萍李核志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