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缸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13486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缸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所述油缸包括:缸筒;缸盖,其设置在所述缸筒的一端处,且设置有外接油口;以及活塞,其第一端与活塞杆连接,第二端朝向所述缸盖,所述活塞在其第二端处设置有凸起或凹槽,所述缸盖在其朝向活塞的一侧设置有配合凹槽或配合凸起,在所述活塞向所述端盖接近的过程中,所述凸起或凹槽与所述配合凹槽或配合凸起形成封闭腔,在活塞杆回缩过程中,封闭腔中的油液只能通过凸起或凹槽与所述配合凹槽或配合凸起之间的配合间隙排出至所述外接油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一种全新的缓冲设计,简化现有技术的油缸结构和组成,有效解决封闭腔高频高压油液导致油缸液压件易松动漏油现象,而且能够降低摆阀油缸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缸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油缸,尤其是用于泵送系统摆阀机构的摆阀油缸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在采用两个缸同时往复运动输送物体的工程机械中,摆阀机构是重要的核心部件。图1是混凝土泵送系统中摆阀机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通过控制第一油管T1和第二油管T2的进出油,驱动左摆阀油缸C1和右摆阀油缸C2。左摆阀油缸C1和右摆阀油缸C2,一伸一缩,使得摆阀机构的摇臂R正反转动一定角度,实现对泵送系统分配阀的驱动。左摆阀油缸C1和右摆阀油缸C2的行程和安装位置决定摇臂R的转动角度大小。一侧摆阀油缸的活塞杆伸出,另一侧摆阀油缸的活塞杆回缩到位时,摇臂R停止转动。在以往的技术中,摆阀机构的摇臂依靠摆阀油缸的活塞与缸盖接触而停止转动。在应用工况上,活塞运行时间较短、速度快。为在行程末端时降低速度,防止活塞与缸盖撞击过大,采用图2所示的技术方案来进行改进。如图2所示,活塞4a的尾端和缸盖5a的配合间隙小,在行程末端能形成一个封闭腔A,以在行程接近终点时降低油缸运行速度,避免活塞4a与缸盖5a撞击过大。在这种降速缓解冲击的方式中,封闭腔A的油液不能通过单向阀6和外接油口7相通,只能通过具有较小阻尼孔的阻尼3与外接油口7相通。堵头2和单向阀6均承受封闭腔A形成的高压。由于摆缸每分钟伸缩次数达20次以上,此压力为30MPa以上的高压脉冲。堵头2和单向阀6在此高压脉冲冲击下,易出现松动漏油现象。因此,希望有一种油缸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缸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缸,所述油缸包括:缸筒;缸盖,其设置在所述缸筒的一端处,且设置有外接油口;以及活塞,其第一端与活塞杆连接,第二端朝向所述缸盖,其中,所述活塞在其第二端处设置有凸起或凹槽,所述缸盖在其朝向活塞的一侧设置有配合凹槽或配合凸起,在所述活塞向所述缸盖接近的过程中,所述凸起或凹槽与所述配合凹槽或配合凸起形成封闭腔,在活塞杆回缩过程中,封闭腔中的油液只能通过凸起或凹槽与所述配合凹槽或配合凸起之间的配合间隙排出至所述外接油口,所述缸盖设置有中心盲孔,所述中心盲孔与所述外接油口连通,所述中心盲孔的开口侧朝向所述活塞,在所述中心盲孔的径向外侧,设置有环状凸起;所述活塞在其第二端处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环状凸起相配合而形成所述封闭腔。优选地,所述配合间隙在0.1毫米至1.0毫米的范围内。优选地,所述油缸为摆阀油缸。优选地,在所述活塞向所述缸盖接近的过程中,所述封闭腔排出的至少部分油液流至过渡腔,所述过渡腔通过在缸盖上设置的连接孔与所述外接油口连通,且所述连接孔的最小通流面积是所述配合间隙形成的通流面积的三倍或更大。优选地,所述中心盲孔的轴线与所述缸盖的轴线重合。优选地,所述中心盲孔的轴线与所述缸盖的轴线重合,在所述活塞向所述缸盖接近的过程中,所述活塞的位于其环形凹槽径向外侧的部分,与所述缸盖的位于其环状凸起径向外侧的部分,通过与缸筒相互配合而形成过渡腔,所述过渡腔通过连接孔与所述中心盲孔连通。优选地,所述连接孔为相对于所述缸盖的轴线倾斜的倾斜连通孔。优选地,所述连接孔包括相对于所述缸盖的轴线平行的平行通道和相对于所述缸盖的轴线垂直的垂直连通孔,其中,所述垂直连通孔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堵头。优选地,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环状凸起带有锥度,且所述环状凸起的锥度大于所述环形凹槽的锥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所述工程机械其带有如上所述的油缸。优选地,所述工程机械为混凝土泵送装置,所述油缸用作摆阀油缸。本专利技术的油缸利用一种全新的缓冲设计,简化现有技术的油缸结构和组成,有效解决封闭腔高频高压油液导致油缸液压件易松动漏油现象,而且能够降低摆阀油缸制作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泵送系统中摆阀机构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摆阀油缸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摆阀油缸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摆阀油缸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摆阀油缸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摆阀油缸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油缸包括:缸筒;缸盖以及活塞。所述缸盖设置在所述缸筒的一端处,且设置有外接油口。所述活塞的第一端与活塞杆连接,第二端朝向所述缸盖。所述活塞在其第二端处设置有凸起或凹槽,所述缸盖在其朝向活塞的一侧设置有配合凹槽或配合凸起,在所述活塞向所述端盖接近的过程中,所述凸起或凹槽与所述配合凹槽或配合凸起形成封闭腔,在活塞杆回缩过程中,封闭腔中的油液只能通过凸起或凹槽与所述配合凹槽或配合凸起之间的配合间隙排出至所述外接油口。上述油缸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缓冲设计,简化了现有技术的油缸结构和组成,有效解决封闭腔高频高压油液导致油缸液压件易松动漏油现象,而且省去了带有阻尼孔的阻尼,能够降低摆阀油缸制作成本。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摆阀油缸的示意图。图3所示的摆阀油缸包括缸筒1;缸盖5b以及活塞4b。如图所示,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带有阻尼孔的阻尼。从而结构更加简单、可靠。缸盖5b设置在缸筒1的右端处,且设置有外接油口7。在活塞4b向缸盖5b运动时,无杆腔中的油液通过外接油口7排出。在缸盖5b的中心处设置有中心盲孔B,且中心盲孔B与外接油口7连通。中心盲孔B的中心弧轴线与缸筒1的中心轴线重合。中心盲孔B的开口侧朝向活塞4b。在中心盲孔B的径向外侧设置有环状凸起51,环状凸起51的作用参见下文的。活塞4b将油缸内腔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活塞4b的第一端与活塞杆连接,第二端朝向所述缸盖。活塞4b在其第二端(图3中的右端)处设置有环形凹槽41。与之相适应,缸盖5b在其朝向活塞的一侧(图3中的左侧)设置有环状凸起51。环状凸起51适于与环形凹槽41相配合。在活塞4b向端盖5b接近的过程中,环形凹槽41与环状凸起51配合而形成封闭腔C。在活塞杆回缩过程中,从环状凸起51进入环形凹槽41的时刻开始,封闭腔C中的油液只能通过环状凸起51与环形凹槽41之间的配合间隙排出至外接油口7。从而,封闭腔C中的油液压力将逐步加大,起到缓冲减速作用具体地,封闭腔C中的油液能够通过两条通道排出至外接油口7。一条通路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油缸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缸,包括:缸筒;缸盖,其设置在所述缸筒的一端处,且设置有外接油口;以及活塞,其第一端与活塞杆连接,第二端朝向所述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在其第二端处设置有凸起或凹槽,所述缸盖在其朝向活塞的一侧设置有配合凹槽或配合凸起,在所述活塞向所述端盖接近的过程中,所述凸起或凹槽与所述配合凹槽或配合凸起形成封闭腔,在活塞杆回缩过程中,封闭腔中的油液只能通过凸起或凹槽与所述配合凹槽或配合凸起之间的配合间隙排出至所述外接油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缸,包括:缸筒;缸盖,其设置在所述缸筒的一端处,且设置有外接油口;以及活塞,其第一端与活塞杆连接,第二端朝向所述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在其第二端处设置有凸起或凹槽,所述缸盖在其朝向活塞的一侧设置有配合凹槽或配合凸起,在所述活塞向所述缸盖接近的过程中,所述凸起或凹槽与所述配合凹槽或配合凸起形成封闭腔,在活塞杆回缩过程中,封闭腔中的油液只能通过凸起或凹槽与所述配合凹槽或配合凸起之间的配合间隙排出至所述外接油口,所述缸盖设置有中心盲孔,所述中心盲孔与所述外接油口连通,所述中心盲孔的开口侧朝向所述活塞,在所述中心盲孔的径向外侧,设置有环状凸起;所述活塞在其第二端处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环状凸起相配合而形成所述封闭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间隙在0.1毫米至1.0毫米的范围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向所述缸盖接近的过程中,所述封闭腔排出的至少部分油液流至过渡腔,所述过渡腔通过在缸盖上设置的连接孔与所述外接油口连通,且所述连接孔的最小通流面积是所述配合间隙形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浩靳祥强涂书柏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