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包衣的健脑补肾丸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8973 阅读:3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膜包衣的健脑补肾丸制作方法。按丸剂制作方法先制备药物丸芯,再进行薄膜包衣,其特征是:(1)由以下中药材,按净制、粉碎、制丸过程制备药物丸芯;人参、鹿茸、狗鞭、肉桂、金牛草、炒牛蒡子、金樱子、杜仲炭、川牛膝、金银花、连翘、蝉蜕、山药、制远志、酸枣仁、砂仁、当归、煅龙骨、煅牡蛎、茯苓、炒白术、桂枝、甘草、炒白芍、豆蔻;(2)薄膜包衣过程,是在包衣机中用喷枪将高分子成膜包衣液,均匀喷洒到制备合格的丸芯上;(3)高分子成膜包衣液由成膜剂纤维素,着色剂,遮盖剂和溶剂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药丸的包衣工艺,尤其涉及一种薄膜包衣的健脑补肾丸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健脑补肾丸是健脑补肾、益气健脾、安神定志的中成药(中药成方制剂16册收载),原为朱砂包衣,中药整顿时改用氧化铁红着色、包糖衣工艺,沿用至今。其缺陷是操作时间长,耗费能源多,粉尘飞扬,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丸剂质量和工人身体健康。其主要包衣材料为氧化铁红、滑石粉、淀粉、桃胶和蔗糖,其中滑石粉用量占药丸重量的18%,滑石粉为中药材,也常用作包衣材料;其性寒,对胃肠道有刺激性,被滑石粉污染的组织易生肉芽肿,持久地吸入滑石粉粉尘会导致尘肺,长期服用,对身体健康有潜在危害。薄膜包衣与传统的包衣工艺比较,生产周期短,节约包衣材料,工人劳动强度低,可以封闭操作,环境清洁,成品外观圆整光亮,防潮性能强,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更新换代的包衣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试验研究,制备性能好、含辅料较少的薄膜包衣的健脑补肾丸。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研制一种薄膜包衣的健脑补肾丸制作方法,按丸剂制作方法先制备药物丸芯,再进行薄膜包衣,其特征是(1)由以下重量比例的中药材,按净制、粉碎、制丸过程制备药物丸芯;人参2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包衣的健脑补肾丸制作方法,按丸剂制作方法先制备药物丸芯,再进行薄膜包衣,其特征是:(1)由以下重量比例的中药材,按净制、粉碎、制丸过程制备药物丸芯;人参26.25~33.75g、鹿茸5.13~7.88g、狗鞭12.2 5~15.75g、肉桂26.25~33.75g、金牛草10.5~13.5g、炒牛蒡子15.75~20.25g、金樱子10.5~13.5g、杜仲炭31.5~40.5g、川牛膝31.5~40.5g、金银花22.75~29.25g、连翘21~27g、蝉蜕21~27g、山药42~54g、制远志36.75~47.25g、酸枣仁36.75~47.25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包衣的健脑补肾丸制作方法,按丸剂制作方法先制备药物丸芯,再进行薄膜包衣,其特征是(1)由以下重量比例的中药材,按净制、粉碎、制丸过程制备药物丸芯;人参26.25~33.75g、鹿茸5.13~7.88g、狗鞭12.25~15.75g、肉桂26.25~33.75g、金牛草10.5~13.5g、炒牛蒡子15.75~20.25g、金樱子10.5~13.5g、杜仲炭31.5~40.5g、川牛膝31.5~40.5g、金银花22.75~29.25g、连翘21~27g、蝉蜕21~27g、山药42~54g、制远志36.75~47.25g、酸枣仁36.75~47.25g、砂仁36.75~47.25g、当归31.5~40.5g、煅龙骨30.65~39.35g、煅牡蛎36.75~47.25g、茯苓73.5~94.5g、炒白术36.75~47.25g、桂枝30.65~39.35g、甘草24.5~31.5g、炒白芍30.65~39.35g、豆蔻30.65~39.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桂秋陈树恩阚金健房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泰环中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