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化痰,宣肺定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8969 阅读:4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热化痰,宣肺定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由下述重量比例的药材组成:麻黄、甘草各1.5~9份;苦杏仁、莱菔子、葶苈子、紫苏子、黄芩、桑白皮各2~13份;大青叶、鱼腥草各2.5~17份;石膏3.5~22份。制法,石膏先水煎煮,石膏药渣与其余药材合并,再水煎煮,其中莱菔子、紫苏子、葶苈子包煎,合并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水煮液清膏;加乙醇至总药液中含醇量达60%~80%,静置沉淀,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0~1.20的醇沉清膏;醇沉清膏与石膏滤液合并,加矫味剂、防腐剂,搅匀,静置,过滤,滤液加水至配制总量,分装,灭菌,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口服液制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草药制剂
,尤其涉及一种清热化痰,宣肺定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适用于临床上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轻症,中医辨证属肺热咳嗽者。
技术介绍
哮喘的全称是支气管哮喘,是支气管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炎症,又称慢性炎症,由此导致气道对外界刺激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如冷空气、剧烈运动,化学因素如烟尘、汽油和家居装修的异味,以及病毒感染等的过度反应,引起气管平滑肌的痉挛,使气道狭窄而引发气喘、咳嗽等呼吸困难症状,这种症状随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发生,脱离接触或经治疗而缓解,并反复发作,称为哮喘。哮喘是一种难治性疾病,迁延不愈可导致肺气肿的发生,产生动辄气喘等症状,最后发展成肺心病和呼吸衰竭,是呼吸系统严重疾病之一,因此早期治疗,阻止其发展是治疗和预防的关键。西医治疗中使用激素,可缓解临床症状,但稍一不慎,可导致诸多副作用。中医药在早期治疗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及早干预可防止其反复发作,甚至多年不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热化痰,宣肺定喘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轻症,中医辨证属肺热咳嗽者的中药物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热化痰,宣肺定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1)由下述十一味药材组成:麻黄、苦杏仁、莱菔子、葶苈子、紫苏子、黄芩、桑白皮、石膏、大青叶、鱼腥草和甘草;(2)十一味药材的重量比例是:麻黄、甘草各1.5~9份;苦杏仁 、莱菔子、葶苈子、紫苏子、黄芩、桑白皮各2~13份;大青叶、鱼腥草各2.5~17份;石膏3.5~2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热化痰,宣肺定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1)由下述十一味药材组成麻黄、苦杏仁、莱菔子、葶苈子、紫苏子、黄芩、桑白皮、石膏、大青叶、鱼腥草和甘草;(2)十一味药材的重量比例是麻黄、甘草各1.5~9份;苦杏仁、莱菔子、葶苈子、紫苏子、黄芩、桑白皮各2~13份;大青叶、鱼腥草各2.5~17份;石膏3.5~22份。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热化痰,宣肺定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十一味药材的重量比例是麻黄、甘草各3~7.5份;苦杏仁、莱菔子、葶苈子、紫苏子、黄芩、桑白皮各4~11份;大青叶、鱼腥草各5~15份;石膏7~18份。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热化痰,宣肺定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十一味药材的重量比例是麻黄、甘草各5~7份;苦杏仁、莱菔子、葶苈子、紫苏子、黄芩、桑白皮各7~9.5份;大青叶、鱼腥草各9~12份;石膏10~15份。4.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清热化痰,宣肺定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法,其特征是(1)石膏先水煎煮一次,过滤,石膏滤液备用;(2)石膏药渣与其余十味药材合并,再次水煎煮,其中莱菔子、紫苏子、葶苈子包煎,煎煮毕过滤,合并滤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桂秋房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泰环中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