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苦参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2642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苦参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本方法为将苦参素经水沉、冷藏、超滤技术处理后,得到苦参素超滤液,在避光、通入氮气条件下配制,灌装,经过灭菌、灯检、包装后,制成苦参素小容量注射剂成品。本工艺过程中苦参素经过水沉、冷藏、超滤技术处理,并有避光、充氮保护,避免了苦参素的降解,确保了无效成分被完全去除,减少了制剂中的有关物质,使制成的制剂稳定性增加、刺激性减小、澄明度改善,疗效稳定。经临床实验证明,可静脉滴注,主要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及肿瘤放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低下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苦参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本方法为将苦参素经水沉、冷藏、超滤技术处理后,得到苦参素超滤液,在避光、通入氮气配制、灌装,经过灭菌、灯检、包装后,制成苦参素小容量注射剂成品,属于化学药品制剂领域。该产品可静脉滴注,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能降低动物的血清转氨酶和肝脏中羟脯氨酸含量,减轻肝脏的病变程度和降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鸭的血清DHBV-DNA水平;能抑制胶原活动度和防治肝纤维化;可阻断肝细胞异常凋亡;可增强NK细胞活性,改善和纠正免疫系统紊乱状态,使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病毒能力增强;具有抗过敏、抗炎升高白细胞作用。主要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及肿瘤放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低下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技术介绍
苦豆子为豆科槐属植物。别名苦甘草、苦参草、苦豆根及西豆根,全株味极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作用。苦参素是从中药苦豆子、苦参中提取的生物碱,主要成分是氧化苦参碱和极少量的氧化槐果碱,其有效成分为氧化苦参碱。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能降低动物的血清转氨酶和肝脏中羟脯氨酸含量,减轻肝脏的病变程度和降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鸭的血清DHBV-DNA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苦参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具体过程如下:A)取新鲜注射用水,通入氮气后,避光加入处方中的苦参素溶解,密闭,冷藏,超滤,得超滤液Ⅰ;B)取新鲜注射用水,加入处方中的依地酸二钠溶解,冷藏,超滤,得超滤液Ⅱ;   C)将上述超滤液Ⅰ、Ⅱ混合均匀,定容,调PH值,中间产品检验合格后,将药液经终端过滤后,避光条件下充氮灌装,灭菌,灯检,包装,即得苦参素注射液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苦参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具体过程如下A)取新鲜注射用水,通入氮气后,避光加入处方中的苦参素溶解,密闭,冷藏,超滤,得超滤液I;B)取新鲜注射用水,加入处方中的依地酸二钠溶解,冷藏,超滤,得超滤液II;C)将上述超滤液I、II混合均匀,定容,调PH值,中间产品检验合格后,将药液经终端过滤后,避光条件下充氮灌装,灭菌,灯检,包装,即得苦参素注射液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取配制量40~70%80~90℃新鲜注射用水,通入氮气后,避光加入处方中的苦参素,充分搅拌溶解,放置至室温,遮光密闭,0℃~10℃冷藏12~48小时,用截留分子量为1~3万的超滤膜超滤,得超滤液I;B)取配制量10%~30%80℃~90℃的新鲜注射用水,加入处方中的依地酸二钠溶解,放置至室温,0℃~10℃冷藏12~48小时,用截留分子量为1万~3万的超滤膜超滤,得超滤液II;C)将上述超滤液I、II混合均匀,定容,调PH值4.5~6.5,中间产品检验合格后,将药液经终端除菌过滤后,避光、充氮条件下灌装,灭菌,灯检,包装,即得苦参素注射液成品。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取配制量50%90℃新鲜注射用水,通入氮气后,避光加入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智华
申请(专利权)人:巴里莫尔制药通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