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479908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在pMOS区域(2)内形成凹沟(21),然后,以覆盖凹沟(21)的底面及侧面的方式形成SiGe层(22)。接着,在SiGe层(22)上,形成含有比SiGe层(22)的含油率低的含有率的Ge的SiGe层(23)。接着,在SiGe层(23)上形成SiGe层(2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高速动作的。
技术介绍
在处理规则(process rule)为90nm节点(node)以后的晶体管等的 LSI (large-scale integration 大规模集成电路)中,随着元件的微小化,待机漏电流 (off-leak current)变得不能无视。因此,仅仅通过晶体管的栅长的单纯微小化,难以提高 器件性能,需要用于提高器件性能的新的尝试。在这样的超微小化晶体管中,位于栅电极的正下方的沟道(channel)区域的面积 与现有的晶体管相比非常小。众所周知,这样的情况下,在沟道区域移动的载流子(电子及 空穴)的移动性大大地受到施加在沟道区域的应力的影响。因此,多次试图通过调整这样 的应力来使半导体器件的动作速度提高。一般地,在将硅衬底的导入有杂质的区域作为沟道的晶体管中,空穴的移动性比 电子的移动性小。因此,提高将空穴作为载流子的P沟道MOS晶体管的动作速度在半导体 集成电路器件的设计之际成为重要的课题。并且,在P沟道MOS晶体管中,通过使沟道区域 产生单轴性的压缩应变来提高空穴的移动性为人们所知。另外,在这样的P沟道MOS晶体 管中,在沟道区域产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硅衬底;栅极绝缘膜,其形成在上述硅衬底上;栅电极,其形成在上述栅极绝缘膜上;沟槽,其形成在既是上述栅电极的两侧又是上述硅衬底的表面的位置上;第一半导体层,其覆盖上述沟槽的底面及侧面,并且含有Ge;第二半导体层,其形成在上述第一半导体层上,并且以比上述第一半导体层的Ge含有率低的含有率含有量的Ge;第三半导体层,其形成在上述第二半导体层上,并且含有Ge。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村直义岛宗洋介前川裕隆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