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MCP-1的核酸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48601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能够结合MCP-1的核酸分子,由此该核酸分子用于作为用于治疗和/或预防慢性疾病或慢性病症的药剂使用,所述慢性疾病或慢性病症优选选自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肾疾病和全身性红斑狼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结合MCP-1的核酸及其用途本专利技术涉及结合MCP-I的核酸及其分别用于制备药剂(medicament)和诊断剂的 用途。人 MCP-I (单核细胞化学吸弓I 蛋白-1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protein-1); 备选名称为MCAF[单核细胞趋化禾口活化因子(monocytechemoattracting and activating factor)]、CCL2、SMC-CF[平滑肌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C_11、LDCF、GDCF、TSG_8、SCYA2、A2 ; SwissProt登录号为P13500)由三个研究组独立地表征(Matsushimal988 ;Rollins 1989 ; Yoshimura 1989)。它由76个氨基酸组成,并且像所有趋化因子一样以肝素结合位点为特 点。两个分子内二硫键赋予该分子以稳定的刚性结构。此外,MCP-I在其氨基末端携带有 焦谷氨酸。位于Thr 71处的是潜在的0-联糖基化位点。另外的MCP家族成员既存在于人 中(MCP-2、-3、-4)也存在于小鼠中(MCP-2、-3、-5)。人蛋白质与人MCP-I具有大约70% 的同源性。MCP-I 的结构已经通过NMR(Handel 1996)和X-射线(Lubkowski 1997)进行了解 析。MCP-I单体具有典型的趋化因子折叠,其中氨基末端的半胱氨酸后面接着是在希腊钥匙 基序(Greek keymotif)中导致三个反平行β _折叠片的长环。该蛋白质终止于叠加在这 三个β折叠片上的α螺旋(PDB数据登录号1D0K)。尽管通常保持了来自不同哺乳动物物种的MCP-I形式的三维结构,但氨基酸序列 在进化过程中并未得到特别良好地保守。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在前76个氨基酸中人和鼠 MCP-I (也称为JE)之间的总体序列相似性为55%。除了氨基酸序列,鼠MCP-I与人MCP-I 的区别在于分子大小(鼠MCP-I有125个氨基酸)和糖基化程度。鼠MCP-I含有49-氨基 酸的羧基末端结构域,该结构域在人MCP-I中不存在并且不是体外生物活性所必需的。人 MCP-I与来自下面的MCP-I具有如下百分比的相同氨基酸‘ MWi (Macaca mulatta)MCP-I97%·欧洲野猪(Sus scrofa) MCP-I79%·家马(Equus cabalIus)78%·家犬(Canis familiar is) MCP-I76%·穴兔(Oryctolagus cuniculus)MCP-I75%·家牛(Bos Taurus)72% 智人(Homo sapiens)MCP-371%·智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64% 智人 MCP-262%·小家鼠(Mus musculus)MCP-I55%'IiiCfI (Rattus norvegicus)MCP-I55%考虑到这种高程度的趋异性,可能有必要产生啮齿动物MCP-I的拮抗剂用于在啮 齿动物模型中成功地实施药理学研究。MCP-I是强效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激活T细胞和NK细胞的引诱 剂。多种细胞类型,例如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角质形成细胞、滑膜细胞、肾小球膜细胞、成骨细胞、平滑肌细胞,以及众多肿瘤细胞均表达MCP-I (Baggiolini 1994)。它的 表达受到几种类型的促炎剂,例如IL-I β、TNF- α、IFN- γ、LPS (脂多糖)和GM-CSF刺激。在混杂的趋化因子网络中相当与众不同的是,MCP-I在其受体使用上是高度特异 的,只以高亲和力与趋化因子受体CCR2结合。像所有趋化因子受体一样,CCR2是G蛋白偶 联受体(GPCR) (Dawson2003)。CCR2看来似乎由于编码羧基末端区域的mRNA的可变剪接而 表达成两种稍微不同的形式(CCR2a和CCR2b) (Charo 1994)。这些受体在单核细胞、骨髓前 体细胞和激活的T细胞中表达(Myersl995 ;Qin 1996)。MCP-I与转染入HEK-293细胞中的 受体的解离常数是260pM,该值与在单核细胞上测得的值相一致(Myers 1995 ;Van Riper 1993)。用MCP-I激活在经转染的HEK-293细胞上的CCR2b,在浓度为90pM时抑制腺苷酸环 化酶,并且在稍微更高的浓度时动员细胞内的钙,这看似不依赖于磷脂酰肌醇的水解。对腺 苷酸环化酶和细胞内钙释放的影响受到百日咳毒素的强烈抑制,这意味着Gi型异源三聚体 G-蛋白参与了信号转导(Myers 1995)。MCP-I参与将单核细胞募集入发炎的组织中。在那里,定居巨噬细胞释放趋化因子 例如MCP-I及其他,和细胞因子例如TNF、IL-I β及其他,它们激活内皮细胞以表达一批粘 着分子。所产生的“粘性”内皮导致血管中的单核细胞沿着它的表面滚动。在这里,单核细 胞遇到内皮表面上递呈的MCP-1,其结合单核细胞上的CCR2并将它们激活。这最终导致被 牢固地捕获,单核细胞沿着内皮扩散,并移行入周围组织中,在那里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 胞并迁移至最大MCP-I浓度的位点。MCP-I是趋化因子家族的成员,该家族是一类小的(约8_14kDa)、结合肝素的、大 多数为碱性的且在结构上相关的分子的家族。它们主要在发炎的组织中形成并调节白血球 (白细胞)的募集、激活和增殖(Baggiolini 1994 ;Springer 1995 ;Schall 1994)。趋化因 子选择性地诱导嗜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 胞、T细胞和B细胞的趋化性。除了它们的趋化效应,它们还可以在应答细胞中选择性地发 挥其他作用,如改变细胞形状,瞬时升高游离的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脱粒,上调整联蛋白, 形成生物活性脂质例如白三烯、前列腺素、血栓烷,或呼吸爆发(释放活性氧类别来破坏致 病微生物或肿瘤细胞)。因此,通过引起另外的促炎介质的释放以及白细胞向感染或炎症位 点的趋化性和外渗,趋化因子引发炎性应答逐步升级。基于四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中的前两个的排列,将趋化因子分成四类其中所 述半胱氨酸串联的CC或β -趋化因子,其中所述半胱氨酸由一个另外的氨基酸残基隔开 的CXC或α-趋化因子,只具有一个二硫桥的XC或γ趋化因子(迄今为止,淋巴细胞趋 化因子(lymphotactin)是唯一的代表),以及特征为在所述半胱氨酸之间有3个氨基酸残 基的CX3C-趋化因子(迄今为止已知唯一的该类型的成员是膜结合的fractalkin(Bazan 1997))。CXC趋化因子主要作用于嗜中性白细胞,特别是在它们的氨基末端处携带有氨基 酸序列ELR的那些CXC趋化因子。对于嗜中性白细胞具有活性的CXC趋化因子的实例是 IL-8、GRO-α、GRO-β 和 GRO-γ、ΝΑΡ-2、ΕΝΑ-78 和 GCP-2。CC 趋化因子作用于更多类别 的白细胞上,例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以及T和B淋巴细胞 (Oppenheim 1991 ;Baggiolinil994 ;Miller 1992 Jose 1994 ;Ponath 1996a)。这些趋化 因子的实例是 1-309、MC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能够结合MCP-1的核酸分子,由此该核酸分子用作用于治疗和/或预防慢性疾病或慢性病症的药剂,所述慢性疾病或慢性病症优选选自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肾疾病和全身性红斑狼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EP 2007-11-30 07023267.3能够结合MCP-1的核酸分子,由此该核酸分子用作用于治疗和/或预防慢性疾病或慢性病症的药剂,所述慢性疾病或慢性病症优选选自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肾疾病和全身性红斑狼疮。2.能够结合MCP-1的核酸分子,由此该核酸分子用作用于诊断慢性疾病或慢性病症的 诊断剂,所述慢性疾病或慢性病症优选选自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肾疾病和全身性红斑狼 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核酸分子,由此慢性呼吸道疾病选自肺炎、肺和胸膜炎症、胸 膜炎、胸腔积液、狼疮肺炎、慢性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肺栓塞、肺出血、肺萎缩综合征、肺高 压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3的核酸分子,由此肺高压选自与左侧心脏病相关的肺高压、与肺病 和/或低氧血症相关的肺高压、由于慢性血栓形成和/或栓塞疾病的肺高压、肺动脉高压, 优选特发性肺动脉高压、胶原酶相关的肺动脉高压、家族性肺动脉高压、与其他疾病相关的 肺动脉高压、和与静脉或毛细血管疾病相关的肺动脉高压。5.根据权利要求3的核酸分子,由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具有或没有肺血管牵涉的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6.根据权利要求3或5的核酸分子,由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选自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7.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的核酸分子,由此慢性肾疾病选自狼疮肾炎、膜性增生 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优选狼 疮肾炎。8.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核酸分子,由此所述核酸选自1A型核酸、1B型核酸、2型核 酸、3型核酸、4型核酸和具有根据SEQ. ID. No. 87至115中任一个的核酸序列的核酸。9.根据权利要求8的核酸分子,由此所述2型核酸以5’- > 3’方向包含第一序列段 盒B1A、第二序列段盒B2和第三序列段盒B1B,由此第一序列段盒B1A和第三序列段盒B1B任选地相互杂交,由此在杂交后形成双链结构,第一序列段盒B1A包含选自ACGCA、CGCA和GCA的核苷酸序列,第二序列段盒B2包含核苷酸序列CSUCCCUCACCGGUGCAA⑶GAAGCCGYGGCUC,并且第三序列段盒B1B包含选自UGCGU、UGCG和UGC的核苷酸序列。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核酸分子,由此第二序列段盒B2包含核苷酸序列CGUCCXUCACCG GUGCAA⑶GAAGCCGUGGCUC。11.根据权利要求9至10中任一项的核酸分子,由此a)第一序列段盒B1A包含核苷酸序列ACGCA,并且第三序列段盒B1B包含核苷酸序列UGCGU ;或者b)第一序列段盒B1A包含核苷酸序列CGCA,并且第三序列段盒B1B包含核苷酸序列UGCG ;或者c)第一序列段盒B1A包含核苷酸序列GCA,并且第三序列段盒B1B包含核苷酸序列UGC或UGCG。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的核酸分子,由此 第一序列段盒B1A包含核苷酸序列GCA。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的并且优选权利要求12的核酸分子,由此 第三序列段盒B1B包含核苷酸序列UGCG。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的分子,由此所述核酸包含根据SEQ.ID. No 37、 SEQ. ID. No 116、SEQ. ID. No 117 和 SEQ. ID. No 278 的核酸序列。15.根据权利要求8的核酸分子,由此所述3型核酸以5’- > 3’方向包含第一序列段 盒B1A、第二序列段盒B2A、第三序列段盒B3、第四序列段盒B2B、第五序列段盒B4、第六序列 段盒B5A、第七序列段盒B6、第八序列段盒B5B和第九序列段盒B1B,由此第一序列段盒B1A和第九序列段盒B1B任选地相互杂交,由此在杂交后形成双链结构, 第二序列段盒B2A和第四盒B2B任选地相互杂交,由此在杂交后形成双链结构, 第六序列段盒B5A和第八盒B5B任选地相互杂交,由此在杂交后形成双链结构, 第一序列段盒B1A包含选自⑶RCUGC、GKSYGC、KBBSC和BNGC的核苷酸序列, 第二序列段盒B2A包含核苷酸序列GKMGU, 第三序列段盒B3包含核苷酸序列KRRAR, 第四序列段盒B2B包含核苷酸序列ACKMC,第五序列段盒B4包含选自CURYGA、CUWAUGA、CWRMGACW和UGCCA⑶G的核苷酸序列,第六序列段盒B5A包含选自GGY和CWGC的核苷酸序列,第七序列段盒B6包含选自YAGA、CKAAU和CCUUUAU的核苷酸序列,第八序列段盒B5B包含选自GCYR和GCWG的核苷酸序列,并且第九序列段盒B1B包含选自GCAGCAC、GCRSMC、GSVVM和GCNV的核苷酸序列。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核酸分子,由此第三序列段盒B3包含核苷酸序列GAGAA或UAAAA。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的核酸分子,由此第五序列段盒B4包含核苷酸序列CAGCGACU或CAACGACU。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的核酸分子,由此第五序列段盒B4包含核苷酸序列CAGCGA⑶,并且盒B3包含核苷酸序列UAAAA。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的核酸分子,由此第五序列段盒B4包含核苷酸序列CAACGACU,并且第三序列段盒B3包含核苷酸序列 GAGAA。20.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中任一项的核酸分子,由此 第七序列段盒B6包含核苷酸序列UAGA。21.根据权利要求15至20中任一项的核酸分子,由此a)第一序列段盒B1A包含核苷酸序列⑶RCUGC, 并且第九序列段盒B1B包含核苷酸序列GCAGCAC ;或者b)第一序列段盒B1A包含核苷酸序列GKSYGC,并且第九序列段盒B1B包含核苷酸序列GCRSMC ;或者c)第一序列段盒B1A包含核苷酸序列KBBSC, 并且第九序列段盒B1B包含核苷酸序列GSVVM ;或者d)第一序列段盒B1A包含核苷酸序列BNGC, 并且第九序列段盒B1B包含核苷酸序列GCNV。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核酸分子,由此a)第一序列段盒B1A包含核苷酸序列GUGCUGC, 并且第九序列段盒B1B包含核苷酸序列GCAGCAC ;或者b)第一序列段盒B1A包含核苷酸序列GUGCGC, 并且第九序列段盒B1B包含核苷酸序列GCGCAC ;或者c)第一序列段盒B1A包含核苷酸序列KKSSC, 并且第九序列段盒B1B包含核苷酸序列GSSMM ;或者d)第一序列段盒B1A包含核苷酸序列SNGC, 并且第九序列段盒B1B包含核苷酸序列GCNS。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核酸分子,由此 第一序列段盒B1A包含核苷酸序列GGGC, 并且第九序列段盒B1B包含核苷酸序列GCCC。24.根据权利要求15至23中任一项的核酸分子,由此第二序列段盒B2A包含核苷酸序 列GKMGU,并且第四序列段盒B2B包含核苷酸序列ACKMC。25.根据权利要求24的核酸分子,由此第二序列段盒B2A包含核苷酸序列GUAGU,并且 第四序列段盒B2B包含核苷酸序列ACUAC。26.根据权利要求15至25中任一项的核酸分子,由此a)第六序列段盒B5A包含核苷酸序列GGY, 并且第八序列段盒B5B包含核苷酸序列GCYR ;或者b)第六序列段盒B5A包含核苷酸序列CWGC, 并且第八序列段盒B5B包含核苷酸序列GCWG。27.根据权利要求26的核酸分子,由此 第六序列段盒B5A包含核苷酸序列GGC, 并且第八序列段盒B5B包含核苷酸序列GCCG。28.根据权利要求15至27优选26至27中任一项的核酸分子,由此第六序列段盒B5A 与第八序列段盒B5B的核苷酸GCY杂交。2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和20至28中任一项的核酸分子,由此所述核酸包含根据 SEQ. ID. No 56的核酸序列。30.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和19至28中任一项的核酸分子,由此所述核酸包含选自根 据SEQ. ID. No 57至61、SEQ. ID. No 67至71和SEQ. ID. No 73的核酸序列的核酸序列。31.根据权利要求8的核酸分子,由此所述4型核酸以5’- > 3’方向包含第一序列段 盒B1A、第二序列段盒B2、第三序列段盒B1B,由此第一序列段盒B1A和第三序列段盒B1B任选地相互杂交,由此在杂交后形成双链结构, 第一序列段盒B1A包含选自AGC(iUa)U、GCGCGAG、CSKSUU、(;U(;UU和U⑶U的核苷酸序列; 第二序列段盒 B2 包含选自 AGNDRDGBKG⑶RGYARGUAAAG、AG⑶GG⑶GGUAGUAAGUAAAG 和 CAG⑶GG⑶GGUAGAAUGUAAAGA的核苷酸序列,并且第三序列段盒B1B包含选自GNCASGCU、CUCGC⑶C、GRSMSG、GRCAC和GGCA的核苷酸序列。32.根据权利要求31的核酸分子,由此a)第一序列段盒B1A包含核苷酸序列GUGUU, 并且第三序列段盒B1B包含核苷酸序列GRCAC ;b)第一序列段盒B1A包含核苷酸序列GCGCGAG, 并且第三序列段盒B1B包含核苷酸序列⑶CGCGUC ;或者c)第一序列段盒B1A包含核苷酸序列CSKSUU, 并且第三序列段盒B1B包含核苷酸序列GRSMSG,或者d)第一序列段盒B1A包含核苷酸序列UGUU, 并且第三序列段盒B1B包含核苷酸序列GGCA,或者e)第一序列段盒B1A包含核苷酸序列AGCGUGDU, 并且第三序列段盒B1B包含核苷酸序列GNCASG⑶。33.根据权利要求32的核酸分子,由此第一序列段盒B1A包含核苷酸序列CSKSUU,并 且第三序列段盒B1B包含核苷酸序列GRSMSG。34.根据权利要求33的核酸分子,由此第一序列段盒B1A包含核苷酸序列CCGCUU,并 且第三序列段盒B1B包含核苷酸序列GGGCGG。35.根据权利要求31至34中任一项的核酸分子,由此 第二序列段盒B2包含核苷酸序列AG⑶GG⑶GGUAGUAAGUAAAG。36.根据权利要求31至35中任一项的核酸分子,由此所述核酸包含根据SEQ.ID. No 80和SEQ. ID. No 81的核酸序列。37.根据权利要求8的核酸分子,由此所述1A型核酸以5’- > 3’方向包含第一序列 段盒B1A、第二序列段盒B2、第三序列段盒B3、第四序列段盒B4、第五序列段盒B5、第六序列 段盒B6和第七序列段盒B1B,由此第一序列段盒B1A和第七序列段盒B1B任选地相互杂交,由此在杂交后形成双链结构,第一序列段盒B1A包含核苷酸序列AGCRUG,第二序列段盒B2包含核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普尔施克F雅罗施D尤尔伯格S克鲁斯曼K布赫纳C马什
申请(专利权)人:诺松制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