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制动气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18133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制动气室,包括壳体组件、膜片、回位弹簧和制动组件,其中膜片向壳体组件的一方弯曲,所述膜片与制动组件抵接,回位弹簧两端与制动组件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膜片外周在轴向上向壳体组件另一方隆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改型后的膜片结构能增加气室输出行程,保证气室有效面积的恒定,在相当长的行程内仍能保证稳定持久的推杆力,同时在相同条件下可以缩减外形尺寸,降低材料成本。(*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的制动气室,特别涉及的是一种改进型制动气室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膜片式制动气室,通过将行车制动气室通入压缩空气作用在膜 片上产生力,进而促动推杆作用于调整臂上实施制动。现有的典型的膜片式制动气室相比 较弹簧式制动气室具有结构简单、压缩空气消耗量少、摩擦部分少、环境适应能力强、使用 寿命长等优点被多数厂家采用,但仍具有如下部分缺陷1.产品外形尺寸较大,材料耗费相对较多。2.车辆进行制动时,输出力静特性曲线波动比较大、衰减快。当车辆制动器摩擦片 出现磨损后,会出现制动力不足、疲软的现象。现有的膜片式制动气室的特性曲线在工作行 程超过有效行程的二分之一时即出现比较大的输出力衰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是在原有制动气室的基础上改进提供一种改进 型制动气室,以达到以下效果1.提升制动气室输出力;2.优化静特性输出曲线;3.为车辆提供平滑、持久的制动力;4.实现制动气室长行程、稳定的输出力;5.缩减外形尺寸,降低材料成本。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制动气室,包括壳体组件、膜片、回位弹簧和制动组件,其中膜片向壳 体组件的一方弯曲,所述膜片与制动组件抵接,回位弹簧两端与制动组件两端固定连接,所 述膜片外周在轴向上向壳体组件另一方隆起。优选的是,壳体组件包括后壳体和前壳体,所述后壳体和前壳体通过卡箍固接在一起。优选的是,制动组件包括推盘和推杆,推杆与推盘固定连接。优选的是,卡箍通过紧固组件将后壳体和前壳体固接在一起,所述紧固组件包括 并紧螺母、端齿螺母和卡箍螺栓。优选的是,膜片隆起的垂直高度比膜片安装总高度高,隆起的垂直高度可以根据 制动气室的使用要求——推杆力和行程,进行适当调整,一般比膜片安装总高度高Imm IOmm0本技术相比典型的膜片式制动气室的优点为减小了产品外形尺寸,降低材料 成本,同时膜片的隆起能增加气室输出行程,避免气室制动力因膜片的拉力出现衰减,进而 在制动气室最大行程时仍能保证足够的制动力。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技术的制动气室的一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卡箍的剖面图。图3为图1中膜片结构的局部放大视图。图4为膜片结构的一具体实施例前后对比示意图。图5为实施前现有30型膜片式制动气室的特性输出曲线。图6为实施改进后30型膜片式制动气室的特性输出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文中所采用的描述方位的 词语“上”、“下”、“左”、“右”等均是为了说明的方便基于附图中图面所示的方位而言的,在 实际装置中这些方位可能由于装置的摆放方式而有不同。图示为一种按照本技术的改进型制动气室的一最佳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 制动气室包括后壳体1、膜片2、前壳体4、回位弹簧5、推盘6、推杆7。其中,前壳体4和后 壳体1通过卡箍3固接在一起。推杆7与推盘6固定连接。如附图1所示,所述膜片2向 后壳体1方向弯曲,膜片2与推盘6抵接。回位弹簧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大端弹簧座8和 小端弹簧座9,大端弹簧座8的横截面积大于小端弹簧座9,大端弹簧座8抵接在后壳体1 内,小端弹簧座9与推盘6抵接。如附图1所示,所述膜片2外侧靠近卡箍3的一周沿轴向 上向前壳体4方向隆起,该隆起可以从附图4的对比中更清楚地看到。如图1所示,在后壳 体1中依次放入膜片2、推盘6、推杆7,小端弹簧座9、回位弹簧5、大端弹簧座8后,将其对 正压紧;如图2所示,将卡箍3套在后壳体1、膜片2、前壳体4接触处利用并紧螺母10、端齿 螺母11、卡箍螺栓12拉紧。在工作时,压缩空气由进气口 13进入,通过膜片2作用在推盘 6上,推盘6进而作用于推杆7,推杆7克服回位弹簧5的反作用力后,通过传递装置为车辆 提供制动力;当制动气室中的空气经排气口排到大气中时,在回位弹簧5的作用下推杆7、 推盘6和膜片2回位,解除制动。本技术的技术重点是膜片结构对气室静特性的影响。以30型膜片为例,如图 4所示,原型膜片采用传统设计,安装总高度为38. 5mm,膜片开口方向到底部采用圆弧R和 斜边过渡,在总成实际工作时膜片能够达到的行程约等于斜边垂直高度的两倍,即27. 5x2 =55mm。改型后的膜片在原型膜片基础上将圆弧R设计成向上隆起,在保证安装总高度 38. 5mm不变更的前提下,将圆弧R向上隆起至40. 3mm,则改型后膜片在总成中实际工作时 能够达到的行程约为(32+5. 5)x2 = 75mm。向上隆起的垂直高度可以根据制动气室的使用 要求——推杆力和行程,进行适当调整,一般比膜片安装总高度高Imm 10mm。实施前后制动气室静特性曲线对比通过试验装置测得采用30型原型膜片的制动气室静特性曲线(进气压力为600kPa)如图5,通过曲线可以看出在行程达到42mm时,特性曲线出现拐点(图中虚线交 点),推杆力值开始衰减,膜片开始出现受拉力的现象。原型膜片的缺点的是推杆力平衡段 比较短,当制动器摩擦片出现磨损后推杆行程需求增加,将会导致制动力不足影响行驶安 全性。通过试验装置测得采用30型改型膜片的制动气室静特性曲线(进气压力为 600kPa)如图6,通过曲线可以看出在行程达到65mm时,特性曲线才出现拐点,但在行程达到75mm时推杆力仍能实现IOOOON左右,膜片开始出现受拉力的现象不明显。改型后膜片 在相当长的行程内仍能保证稳定的推杆力,能明显提升车辆行驶安全性。改型后的产品与 原型产品能够完全互换,在气室其他零部件不作变更的情况下,实现推杆力的提升权利要求一种改进型制动气室,包括壳体组件、膜片、回位弹簧和制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向壳体组件的一方弯曲,所述膜片与制动组件抵接,回位弹簧两端与制动组件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膜片外周在轴向上向壳体组件另一方隆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后壳体和前 壳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和前壳体通过卡箍固接在一起。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组件包括推盘和推杆, 推杆与推盘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卡箍通过紧固组件将所述后壳 体和前壳体固接在一起。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型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并紧螺母、端 齿螺母和卡箍螺栓。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改进型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隆起的垂 直高度比膜片安装总高度高。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进型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隆起的垂直高度比膜 片安装总高度高Imm 10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制动气室,包括壳体组件、膜片、回位弹簧和制动组件,其中膜片向壳体组件的一方弯曲,所述膜片与制动组件抵接,回位弹簧两端与制动组件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膜片外周在轴向上向壳体组件另一方隆起。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改型后的膜片结构能增加气室输出行程,保证气室有效面积的恒定,在相当长的行程内仍能保证稳定持久的推杆力,同时在相同条件下可以缩减外形尺寸,降低材料成本。文档编号B60T17/06GK201703374SQ20092035009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9日 优先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制动气室,包括壳体组件、膜片、回位弹簧和制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向壳体组件的一方弯曲,所述膜片与制动组件抵接,回位弹簧两端与制动组件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膜片外周在轴向上向壳体组件另一方隆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武王伟周山期
申请(专利权)人: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