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制动气室和商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546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4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用制动气室和商用车。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制动气室,包括前端盖,前端盖至少包括第一壁体和第二壁体,第一壁体和第二壁体之间呈角度设置;第一壁体设置第一通孔;还包括螺栓,螺栓包括头部和杆部;还包括第一加强板,第一加强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直板部和弯曲部,弯曲部与直板部呈角度设置;直板部位于螺栓的头部和第一壁体之间,直板部与头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直板部设置第二通孔,杆部穿透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弯曲部与第二壁体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本技术能够解决螺栓与前端盖之间连接不牢靠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动,特别涉及一种车用制动气室和商用车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技术中,车用制动气室包括前端盖,前端盖上连接有螺栓,整个车用制动气室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车辆车体上;通常,螺栓与前端盖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螺栓的头部与前端盖的内壁相互贴合,焊点位于螺栓的头部与前端盖的内壁之间,当车用制动气室在车辆上使用,车用制动气室受到车辆传递的震动,导致螺栓的头部与前端盖之间的焊点,受到剪力的作用,如图中f及其所示方向,该剪力容易使得焊点处断开,螺栓与前端盖相互脱离。

2、综上所述,在现有技术中,存在技术问题是,螺栓与前端盖之间连接不牢靠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中,螺栓与前端盖之间连接不牢靠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制动气室和商用车。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车用制动气室,包括前端盖,前端盖至少包括第一壁体和第二壁体,第一壁体和第二壁体之间呈角度设置;第一壁体设置第一通孔;

4、还包括螺栓,螺栓包括头部和杆部;

5、还包括第一加强板,第一加强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直板部和弯曲部,弯曲部与直板部呈角度设置;

6、直板部位于螺栓的头部和第一壁体之间,直板部与头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直板部设置第二通孔,杆部穿透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7、弯曲部与第二壁体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8、进一步的,还包括中壳体,中壳体与前端盖相互扣合并形成第一腔室,第一腔室内设置膜片组件和制动组件,其中,第一壁体设置第一输出孔,直板部上设置第二输出孔,制动组件的一端抵接至膜片组件,另一端轴向可活动的穿过第一输出孔、第二输出孔;

9、膜片组件至少包括第一橡胶层、第一帘布层、第二橡胶层、第二帘布层、加强层;

10、沿着第一腔室的轴线方向,第一橡胶层、第一帘布层、第二橡胶层、第二帘布层、加强层依次排布并连接,并且,加强层设置在背离制动组件的一侧。

11、进一步的,还包括后缸体,后缸体具有前端和后端,前端设置第一开孔,后缸体与中壳体扣合并形成第二腔室,第二腔室位于前端和后端之间,第二腔室内设置有活塞、轴体、弹簧;中壳体沿轴向设置通道;

12、还包括第二加强板,第二加强板设置第二开孔;

13、活塞可活动的设置在第二腔室内,弹簧的一端通过第二加强板抵接至前端的内壁,另一端抵接至活塞的边缘;

14、轴体的一端抵接至活塞的中心,另一端可活动的穿过中壳体的通道,并可抵接至膜片组件;

15、还包括拉杆,拉杆的一端被限制在活塞内壁,另一端轴向可活动的穿过第一开孔、第二开孔。

16、进一步的,直板部与螺栓的头部通过点焊的方式进行连接,弯曲部与第二壁体通过点焊的方式进行连接。

17、进一步的,第一壁体和第二壁体之间呈直角设置;直板部和弯曲部之间呈直角设置。

18、进一步的,第一壁体和第二壁体的衔接处呈圆弧状;

19、直板部和弯曲部的衔接处呈圆弧状;

20、直板部和第一壁体贴合,弯曲部和第二壁体贴合。

21、进一步的,加强层可采用橡胶材料、金属材料、或者橡胶和金属的融合材料制成。

22、进一步的,沿着第一腔室的径向方向,第一橡胶层、第一帘布层、第二橡胶层、第二帘布层的延伸长度一致;

23、加强层的延伸长度小于第一橡胶层的延伸长度。

24、进一步的,第二加强板呈弯曲薄片状。

25、进一步的,还提出一种商用车,其包括上述的车用制动气室。

2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27、1、本技术的车用制动气室在使用过程中,当受到车辆传递的剪力作用时,剪力首先通过螺栓的杆部传递到头部,再由头部依次传递到直板部、弯曲部、第二壁体,再由第二壁体传递到前端盖的其余部分,即震动的能量大部分经第一加强板传递到前端盖上,存留在头部与直板部之间第一焊点处的剪力极小,并不足以使得头部与直板部之间第一焊点开裂;在本技术中,从细节上来看,直板部与头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弯曲部与第二壁体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从大体上来看,螺栓通过第一加强板与前端盖相连,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增加了第一加强板,第一加强板的设置,使得头部与直板部之间的第一焊点处的剪力,通过第一加强板传递到前端盖各个部分,进而使得头部与直板部之间的第一焊点处的剪力大幅度减小,第一焊点处的剪力不足以使得第一焊点开裂,进而使得车用制动气室的螺栓与前端盖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牢靠;综上所述,本技术解决了螺栓与前端盖之间连接不牢靠的技术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制动气室,包括前端盖(1),前端盖(1)至少包括第一壁体(2)和第二壁体(3),第一壁体(2)和第二壁体(3)之间呈角度设置;第一壁体(2)设置第一通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壳体(12),中壳体(12)与前端盖(1)相互扣合并形成第一腔室(13),第一腔室(13)内设置膜片组件(14)和制动组件(15),其中,第一壁体(2)设置第一输出孔(16),直板部(8)上设置第二输出孔(17),制动组件(15)的一端抵接至膜片组件(14),另一端轴向可活动的穿过第一输出孔(16)、第二输出孔(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缸体(23),后缸体(23)具有前端(24)和后端(25),前端(24)设置第一开孔(26),后缸体(23)与中壳体(12)扣合并形成第二腔室(27),第二腔室(27)位于前端(24)和后端(25)之间,第二腔室(27)内设置有活塞(28)、轴体(29)、弹簧(30);中壳体(12)沿轴向设置通道(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直板部(8)与螺栓(4)的头部(5)通过点焊的方式进行连接,弯曲部(9)与第二壁体(3)通过点焊的方式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第一壁体(2)和第二壁体(3)之间呈直角设置;直板部(8)和弯曲部(9)之间呈直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第一壁体(2)和第二壁体(3)的衔接处呈圆弧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加强层(22)可采用橡胶材料、金属材料、或者橡胶和金属的融合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沿着第一腔室(13)的径向方向,第一橡胶层(18)、第一帘布层(19)、第二橡胶层(20)、第二帘布层(21)的延伸长度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第二加强板(32)呈弯曲薄片状。

10.一种商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用制动气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制动气室,包括前端盖(1),前端盖(1)至少包括第一壁体(2)和第二壁体(3),第一壁体(2)和第二壁体(3)之间呈角度设置;第一壁体(2)设置第一通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壳体(12),中壳体(12)与前端盖(1)相互扣合并形成第一腔室(13),第一腔室(13)内设置膜片组件(14)和制动组件(15),其中,第一壁体(2)设置第一输出孔(16),直板部(8)上设置第二输出孔(17),制动组件(15)的一端抵接至膜片组件(14),另一端轴向可活动的穿过第一输出孔(16)、第二输出孔(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缸体(23),后缸体(23)具有前端(24)和后端(25),前端(24)设置第一开孔(26),后缸体(23)与中壳体(12)扣合并形成第二腔室(27),第二腔室(27)位于前端(24)和后端(25)之间,第二腔室(27)内设置有活塞(28)、轴体(29)、弹簧(30);中壳体(12)沿轴向设置通道(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吴兴明林海肖军
申请(专利权)人: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