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左前纵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37474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轿车左前纵梁,它由截面为带外翻边的U形前端部、下边上凹与中边内凹形成变速器安装结构空间的带外翻边的异形U形中部与后端向下倾斜的后端部三段组成,在所述左前纵梁的前端部的后端部的中边上设有两根竖直向的引导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轿车左前纵梁各段刚度匹配合理,有效提高了左前纵梁在轿车发生正面碰撞时的变形吸能功效,从而有效提高了轿车的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制造简单且不会增加轿车重量,是一种安全性非常好的轿车左前纵梁。(*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身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轿车左前纵梁的结构。
技术介绍
在一般轿车车身结构中,前纵梁的前端与汽车前保险杠相连,前纵梁的后端则与 汽车前挡板相连,既是承载汽车动力总成重量的主要部件,也是发生正面碰撞时吸能的关 键所在。前纵梁前后各段的刚度匹配情况,直接影响到汽车正面碰撞时前纵梁的变形吸能 情况情况,对汽车的安全性能有直接的重要影响。结构改良前的的一种汽车左前纵梁,包括 截面为带外翻边的U形前端部、下边上凹与中边内凹形成变速器安装结构空间的带外翻边 的异形U形中部与后端向下倾斜的后端部,各部分刚度匹配不合理,导致在汽车正面40%偏 置碰撞时,纵梁后端过早发生弯折变形,从而把较大的碰撞力传递给了前围挡板,使前围挡 板和踏板出现过大的侵入变形,从而对驾驶员小腿造成伤害。对现有前纵梁结构进行改良,通常是通过改变前纵梁后端的结构形式实现的,例 如,中国专利号为CN1285472C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车辆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需要增 加一些结构件,制造复杂且增加轿车重量,对轿车油耗有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汽车左前纵梁各段刚度匹配不合理,导致在汽车正 面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轿车左前纵梁,包括截面为带外翻边的U形前端部、下边上凹与中边内凹形成变速器安装结构空间的带外翻边的异形U形中部与后端向下倾斜的后端部,其特征是:在所述左前纵梁U形前端部的后端的中边上设有竖直向的引导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涛门永新彭鸿王则龙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