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片拾取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25403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芯片拾取转运装置,该装置的转运装置部分设有八头触脚,每个触脚都可以与拾取装置的触脚相对应,以避免芯片拾取过程中取空和坏片的情况,从而影响封装设备的取空速度,并且通过拾取和装片的步骤分开观测,提高视觉监控的精度。一种芯片拾取转运装置,包括壳体、伺服电机、连接皮带轮、向心轴承、连轴节、感应轮、传感器、控制开关以及拾取装置,所述的拾取装置包括了拾取臂和拾取触脚,该装置中还有一个八头转运装置,所述的八头转运装置是八个拾取触脚固定在中间转轮上,触脚之间的夹角都为45°角,每个触脚都可以与拾取装置的触脚相接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芯片封装设备中拾取转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晶圆(waffle)的拾 取转运装置结构。
技术介绍
在半导体封装设备中,芯片拾取装置与转运装置是封装设备一个重要环节,通 常由拾取装置从晶圆(waffle)上将切割好的小晶片吸取起来,然后将小晶片固定在电路板 上。在这一个过程中会出现取空和坏片的情况,封装设备就会暂停等待取到好片,这样 会影响封装设备的拾取速度;同时,封装设备的视觉观测系统对晶片的拾取的监控,是 对部分晶圆(waffle)的监控(通常是9个芯片以上进行观测),这样观测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芯片拾取转运装置,该装置的转运装置部分设有 八头触脚,每个触脚都可以与拾取装置相对应,以避免上述取空和坏片的情况而影响封 装设备的取空速度,并且提高视觉监控的精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芯片拾取转运装置, 包括壳体、伺服电机、连接皮带轮、向心轴承、连轴节、感应轮、传感器、控制开关以 及拾取装置,所述的拾取装置包括了拾取臂和拾取触脚,该装置中还有一个八头转运装 置,所述的八头转运装置是八个拾取触脚固定在中间转轮上,触脚之间的夹角都为45° 角,每个触脚都可以与拾取装置的触脚相接触;在所述壳体内设置了上下两个伺服电机,上伺服电机通过连接皮带联动器连接 向心轴承,所述向心轴承连接设在壳体外的八头转运装置的中间转轮,下伺服电机通过 连轴节连接另一个向心轴承,该向心轴承连接壳体外部的拾取装置的拾取臂。所述的八头转运装置的触头为中空的,内部连接气管,气管连接真空泵。所述 的拾取装置的触头为中空的,内部连接气管,气管连接真空泵。所述的向心轴承上还有一个感应轮,所述的感应轮一个传感器相连。所述另一 个向心轴承之间设有另一个感应轮,该感应轮与另一个感应器连接。控制开关有九对,设置在壳体的另一侧。本技术方案通过芯片拾取转运装置的八头转运结构,同时进行晶片的拾取 和安装两个步骤,从而提高拾取速度,也有效解决了芯片拾取转运过程中的取空和坏片 的情况,通过该本技术可以比现有单臂拾取结构速度提高20%-30%。同时,八头 转运结构有助于视觉检测系统分别对转运和安装分别观察,并且观测的对象是单片小晶 片,并非传统的观测多个芯片,这样大大提高检测的精度,有效的提高封装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内部结构图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结构内部结构图右视图。图4是八头转运装置的中间转轮初始位置示意图图5是八头转运装置的中间转轮结构图其中1是壳体,2是中间转轮,3是拾取装置,4是控制开关,5上伺服电机,6是下伺服电机,7是皮带联动器,8是感应轮,9是另一个感应轮,10是感应器,11是 另一感应器,12是连轴节,13是向心轴承,14是另一个向心轴承,15是中间转轮的触 脚,17是拾取装置的触脚,18是转向结构,19是固定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芯片拾取转运装置壳体1为正方体结构,八头转运装置的中间转轮 2和拾取装置的拾取臂3固定在壳体1外表面的一侧,在中间转轮2上设有八个触头15, 触头之间的夹角都为45° ;拾取装置的拾取臂3设有另一个触头17,触头15、17都是中 空结构,空腔通过皮管连接真空泵,再利用真空泵的做工形成“真空”和“破坏真空” 来实现“吸取”和“释放”晶片。在壳体1另一侧设置有九对控制开关4进行“真空” 和“破坏真空”控制,其中有八对控制开关分别控制中间转轮2上的八个触头15的吸取 和释放,另一对控制开关拾取装置的拾取臂3的另一个触头17的吸取和释放。如图2、3所示芯片拾取转运装置内部结构,上伺服电机5通过连接皮带联动器 7带动八头转运装置的向心轴承13,向心轴承13连接壳体1外侧八头触脚转运装置的中 间转轮2;下伺服电机6通过连轴节12连接拾取装置的向心轴承14,该向心轴承14连接 壳体外侧的拾取装置的拾取臂3;在心轴承14的旁边设有一个固定装置19,该固定装置 19连接壳体外的取装置的转向结构18。通过上下两伺服电机的5、6的做工带动中间转 轮2和拾取装置的拾取臂3的运动。在所述的八头转运装置的向心轴承13上还有一个感 应轮8,感应轮8与一个传感器10相连;在所述拾取装置的连轴节12与另一个向心轴承 14之间设有另一个感应轮9,该感应轮9与另一个感应器11连接。上述的感应轮8、9 上设有个缺口,该缺口与之对应感应器10、11对应的时候,就是八头转运装置的中间转 轮2和拾取装置的拾取臂3的初始位置。如图4所示,八头转运装置的中间转轮2的初始位置,是以d触脚和h触脚为水 平轴,b触脚和f触脚为纵轴,a触脚在b触脚和h触脚之间45°的位置,&点就是芯片 的交接点,如图1所示,拾取装置的拾取臂3的初始位置是拾取臂3的触脚17向下。芯片拾取转运装置工作时,拾取臂3从晶圆(waffle)拾取到芯片,由转向结构18 的作用使拾取臂3向上运动,拾取臂3上的触脚17对准交接点,即八头转运装置的中间 转轮2上触脚15上a的位置,在电源开关4的控制下,芯片从拾取臂3上的触脚17转移 到中间转轮2上触脚15的a上;然后中间转轮2顺时针旋转90°,触脚15的c旋转到交 接点上,取臂3同时重复拾取动作将芯片再转移到触脚15的C;接着,中间转轮2再顺 时针旋转90°,触脚15的e来到交接点上,取臂3同时重复拾取动作将芯片再转移到触 脚15的e上;然后重复上述过程,芯片转移到触脚15的g上;这时中间转轮2逆时针旋 转45°,将触脚15的c上芯片安装在线路板上,同时触脚f在交接点上取片;然后再逆 时针旋转90°将触脚15的a上芯片进行装片,同时d在交接点上取片;接着重复上述过程逆时针旋转90°,触脚g装片触脚b取片;同样再逆时针旋转90°,触脚e装片触脚h取片。其工作顺序为步骤交接点安装点动作旋转方向1afa取片顺时针90°2ChC取片顺时针90°3ebe取片顺时针90°4gdg取片逆时针45°5fCf取片/C装片逆时针90°6dad取片,/a装片逆时针90°7bgb取片,/g装片逆时针90°8heh取片,/e装片顺时针45°9afa取片/f装片顺时针90°10ChC取片/h装片顺时针90°11ebe取片/b装片顺时针90°12gdg取片/d装片逆时针45°从步骤12开始,重复步骤5至步骤12的循环,顺时针90° +90°+90°-45°的循环运行,本专利技术实 即逆时针90° +90° +90-45°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芯片拾取转运装置,包括壳体(1)、伺服电机(5、6)、皮带联动器(7)、向心轴承(13、14)、连轴节(12)、感应轮(8、9)、传感器(10、11)、控制开关(4)以及拾取装置,所述的拾取装置包括了拾取臂(3)和拾取触脚(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八头转运装置,所述的八头转运装置是八个拾取触脚(15)固定在中间转轮(2)上,触脚(15)之间的夹角都为45°角,每个触脚(15)都可以与所述的拾取装置的触脚(17)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片拾取转运装置,包括壳体(1)、伺服电机(5、6)、皮带联动器(7)、向心 轴承(13、14)、连轴节(12)、感应轮(8、9)、传感器(10、11)、控制开关⑷以及拾 取装置,所述的拾取装置包括了拾取臂(3)和拾取触脚(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 八头转运装置,所述的八头转运装置是八个拾取触脚(15)固定在中间转轮(2)上,触脚 (15)之间的夹角都为45°角,每个触脚(15)都可以与所述的拾取装置的触脚(17)相接 触。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片拾取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内上 伺服电机(5)通过皮带联动器(7)连接向心轴承(13),所述向心轴承(13)连接壳体(1) 外侧的八头转运装置的中间转轮(2),下伺服电机(14)通过连轴节(12)连接另一个向心 轴承(14),所述向心轴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佳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