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骆耀斌专利>正文

发动机曲轴多级串联式扭转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08774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曲轴多级串联式扭转减振器,包括一级扭转减振器、二级扭转减振器和含油轴承,所述一级扭转减振器包括外轮毂,外轮毂的内侧设有一橡胶减振环,该橡胶减振环的上方设有齿圈;所述二级扭转减振器包括内轮毂,内轮毂的上方设有另一橡胶减振环,所述一级扭转减振器与二级扭转减振器之间通过所述外轮毂串联连接;所述含油轴承设在所述两橡胶减振环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舍得阻尼系数成倍增大,阻尼的振幅相应减小,提高了减振性能,使发动机的传动惯量得到充分清除,从而提高发动机性能,延长发动机曲轴的寿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曲轴多级串联式扭转减振器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发动机曲轴系统中曲轴的转动惯量无规则性,易产生振动及噪 声,汽车发动机曲轴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在曲轴前端安装减振器(橡胶阻尼式单 级扭转减振器)以提高发动机性能和寿命,减少曲轴各个方向上的振动及振动噪声,发动机曲轴减振器大都是采用单级减振器,由齿圏、轮毂及中间减振环组 成,这种单极橡胶阻尼式扭转减振器的阻尼系数值偏小,常常达不到曲轴系统 的减振要求,且使用寿命较短,当中间减振橡胶老化、发动机温度偏高,其减 振性能明显下降。因此需要一种发动机曲轴多级串联式扭转减振器,使阻尼系 数成倍增大,阻尼的振幅相应减小,提高了减振性能,使发动机的传动惯量得 到充分清除,从而提高发动机性能,延长发动机曲轴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曲轴多级串联式扭转减振器,以克服 单极橡胶阻尼式扭转减振器的阻尼系数值偏小、寿命较短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发动机曲轴多级串联式扭转减振器,包括一级扭转减振器、二级扭转 减振器和含油轴承,所述一级扭转减振器包括外轮毂,外轮毂的内侧设有一橡 胶减振环,所述橡胶减振环的上方设有齿圈;所述二级扭转减振器包括内轮毂, 内轮毂的上方设有另一橡胶减振环,所述一级扭转减振器与二级扭转减振器之 间通过所述外轮毂串联连接,且为过盈配合;所述含油轴承设在所述两橡胶减 振环之间,且所述两橡胶减振环之间具有一定预紧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一种发动机曲轴多级串联式扭转减振器, 一级3扭转减振器与二级扭转减振器之间通过外轮毂串联连接,过盈配合,使阻尼系 数成倍增大,阻尼的振幅相应减小,提高了减振性能,使发动机的传动惯量得 到充分清除,从而提高发动机性能,延长发动机曲轴的寿命;当发动机启动与 空载情况下,发动机曲轴多级串联式扭转减振器传动惯量产生的扭矩和振动最 大,采用这种结构将4巴扭矩和振动减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迷的发动机曲轴多^串联式扭转减振器的结构 示意图。图中1、 一级扭转减振器;11、外轮毂;12、橡胶减振环;13、齿團;2、 二级 扭转减振器;21、内轮毂;22、橡胶减振环;3、含油轴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迷的一种发动机曲轴多级串联式扭转减 振器,包括一级扭转减振器l、 二级扭转减振器2和含油轴承3,所述一级扭转 减振器1包括外轮毂11,外轮毂11的内侧设有橡胶减振环12,橡胶减振环12 的上方设有齿圈13 (即惯性环);所述二级扭转减振器2包括内轮毂21,内轮 毂21的上方设有橡胶减振环22,所述二级扭转减振器1与二级扭转减振器2 之间通过外轮毂ll串联连接,且为过盈配合;所述含油轴承3设在橡胶减振环 12与橡胶減振环22之间,含油轴承3使一级扭转减振器1与二级扭转减振器2 相互间可以径向滑动及轴向转动;橡胶减振环12与橡胶减振环22之间具有一 定预紧力,使一级扭转减振器1与二级扭转减振器2相对不会跳动,橡胶减振 环12与橡胶减振环22结构设计为使一级扭转减振器1与上级扭转减振器.2在 相互扭转达到一定角度时强制联动。具体使用时,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曲轴多级串联式扭转减 振器, 一级扭转减振器1与二级扭转减振器2之间通过外轮毂11串联连接,过 盈配合,使阻尼系数成倍增大,阻尼的振幅相应减小,提高了减振性能,使发动机的传动惯量得到充分清除,从而提高发动机性能,延长发动机曲轴的寿命; 当发动机启动与空载情况下,发动机曲轴多级串联式扭转减振器传动惯量产生 的扭矩和振动最大,采用这种结构将把扭矩和振动减少。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曲轴多级串联式扭转减振器,包括一级扭转减振器(1)、二级扭转减振器(2)和含油轴承(3),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扭转减振器(1)包括外轮毂(11),外轮毂(11)的内侧设有橡胶减振环(12),橡胶减振环(12)的上方设有齿圈(13);所述二级扭转减振器(2)包括内轮毂(21),内轮毂(21)的上方设有橡胶减振环(22),所述一级扭转减振器(1)与二级扭转减振器(2)之间通过外轮毂(11)串联连接;所述含油轴承(3)设在橡胶减振环(12)与橡胶减振环(22)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曲轴多级串联式扭转减振器,包括一级扭转减振器、二级扭转减振器和含油轴承,所述一级扭转减振器包括外轮毂,外轮毂的内侧设有一橡胶减振环,该橡胶减振环的上方设有齿圈;所述二级扭转减振器包括内轮毂,内轮毂的上方设有另一橡胶减振环,所述一级扭转减振器与二级扭转减振器之间通过所述外轮毂串联连接;所述含油轴承设在所述两橡胶减振环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技术舍得阻尼系数成倍增大,阻尼的振幅相应减小,提高了减振性能,使发动机的传动惯量得到充分清除,从而提高发动机性能,延长发动机曲轴的寿命。文档编号F16F15/126GK201377541SQ20092014493公开日2010年1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5日专利技术者骆耀斌 申请人:骆耀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曲轴多级串联式扭转减振器,包括一级扭转减振器(1)、二级扭转减振器(2)和含油轴承(3),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扭转减振器(1)包括外轮毂(11),外轮毂(11)的内侧设有橡胶减振环(12),橡胶减振环(12)的上方设有齿圈(13);所述二级扭转减振器(2)包括内轮毂(21),内轮毂(21)的上方设有橡胶减振环(22),所述一级扭转减振器(1)与二级扭转减振器(2)之间通过外轮毂(11)串联连接;所述含油轴承(3)设在橡胶减振环(12)与橡胶减振环(2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耀斌
申请(专利权)人:骆耀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6[中国|海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