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仰闵专利>正文

摩托车的罩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02294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一种摩托车的罩体结构,属于机械类。摩托车罩体结构系可供包覆该摩托车及骑乘者,以达到防风、防雨、美观、遮阳、安全性及防盗、防尘等目的,其摩托车罩体主要藉由一设于摩托车前挡部且可进行展开包覆该摩托车的数个硬式罩体,该等罩体系分别向摩托车两侧中央底部处延伸枢接有一枢轴,而该枢轴系藉由一设于摩托车内部的驱动马达进行带动,该驱动马达系电性连接一启动开关,再者,该摩托车于后方处系进一步设有一固定式后罩,该后罩上系设有可供最后一罩体锁固的防盗锁,当骑乘者按下启动开关的同时,该等罩体即由摩托车前挡部开始向摩托车后方展开包覆摩托车,而最后一罩体则与该防盗锁进行锁固。(*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类,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罩体,尤指一种可防风、防雨、美观、遮阳、安全及防盗、防尘的摩托车的罩体结构
技术介绍
—般大众骑乘摩托车时最怕碰到的事即是雨天、沙尘暴或是烈日的太阳,雨天中骑车必然须穿戴雨衣,如果雨势更大些则须配戴鞋套等,亦是麻烦,而遇到沙尘暴则必须佩戴口罩,但口罩严格来说只能防止轻度沙尘,系无法完全与大量的沙尘隔离,若骑乘速度加快,沙尘更可能由口罩边缘进入口罩内由人体吸入,危及健康,而于烈日的太阳下,防晒必须做好,炎热的天气由身体所流出的汗水滴满全身,这种感受是骑车族的一大苦衷,因此为解决此问题,纷纷研究出解决办法,如图l所示,系为原有摩托车敞篷结构的立体图,其包括一可升降的支架80、一连动式篷架81、一固定架82及数个卡扣83结构,其系将二支架80分别固设于车体中央支撑架的一轴心两端,且此支架80系由二活动片枢接而成,在二活动片的活动端之间,又装设有一辅力弹簧84,以使支架80在做升降时更加省力,除此,再将篷架81的二端分别枢设于支架80顶端,其篷架81系由数个骨架86及一包覆部85所组成,且每一组骨架86高度均不同,当拉动第一组骨架86向外展开时,可藉由包覆部85连动第二组骨架86向外展开,以此方式依序将连动式篷架81展开后,可形成包覆摩托车及骑乘者罩体状。 上述摩托车敞篷结构在使用时,存在下列问题尚待改进 1、若骑乘者骑乘速度快,其骨架与篷架都将变形。 2、当骑乘者欲将篷架罩起时,人必须在外启用篷架。 3、因采用篷架,易产生风阻,使骑乘者易被风吹倒,且前罩无法承受强大的风阻,易产生塌陷状况。 4、于夜间骑乘时,视线不良,易发生意外。 5、骑乘者必须于摩托车静止状态时才能启动篷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罩体结构,可供包覆该摩托车及骑乘者,解决现有蓬架易变形、易塌陷和视线不良等问题。 本技术的摩托车罩体主要系包括有数个设于摩托车前挡部且可进行展开包覆该摩托车的硬式罩体,其中一罩体上系进一步可增设雨刷。该等罩体分别向摩托车两侧中央底部处延伸枢接有一枢轴,通过该枢轴得以使该等罩体利用同一支撑点进行平均展开,而该枢轴系与一设于该摩托车内部且可驱动该枢轴进行转动的减速齿轮驱动马达连接,使通过该驱动马达得以驱动该枢轴使该等罩体展开,再者,该驱动马达系电性连接一启动开关,骑乘者得以通过该启动开关启动该驱动马达作动,其中,该摩托车于后方处系进一步设有一固定式后罩,该后罩上系设有可供最后一罩体锁固的防盗锁;藉由上述技术,可针3对原有摩托车敞篷结构所存在的骨架与篷架易变形,较无实用性,且骑乘者欲将篷架罩起时,人必须在外启用篷架(骑乘者必须于摩托车静止状态时才能启动篷架),而因采用篷架,易产生风阻,使骑乘者易被风吹倒,且前罩无法承受强大的风阻,易产生塌陷状况,若于夜间骑乘时,视线不良,易发生意外的问题加以突破,达到藉由硬式罩体与枢轴的结合,且通过该启动开关触发该驱动马达带动该枢轴,得以于行进间展开该罩体,且因防盗锁的设置,使具有防盗的功能,而于行进间因为硬式罩体,亦不会产生如原有技术的严重风阻或塌陷等问题的实用进步性。此外,该罩体分别于顶部两端与另一罩体抵持部位处设有防水部,使该等罩体展开相互抵持时得以防止雨水渗入罩体内。 该罩体内侧系设有可供罩体与罩体之间滑动的滚轮,当该等罩体展开时亦可藉由该滚轮进行滑动展开动作。 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因硬式罩体设计,风阻系数低,骑乘速度快时不会产生变形。 2、当骑乘者欲将篷架罩起时,骑乘者只须按下启动开关即可将该罩体启动。 3、因罩体近似蛋形设计,因此风阻系数低,骑乘者不易因突然的侧风吹倒,且可抵挡来自前方的强风,不会产生塌陷状况。 4、因可采用全透明的罩体设计,因此骑乘者视野非常宽广,于夜间骑乘安全度无虞。 5、骑乘者可于摩托车行进状态时启动罩体以包覆该摩托车及骑乘者。附图说明图1为原有摩托车敞篷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之三。 图8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9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实施方式 如附图2至附图4所示,系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实施例示意图及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摩托车罩体20系可供包覆该摩托车10及骑乘者,其主要包括有 数个设于摩托车10前挡部11且可进行展开包覆该摩托车10的罩体20,该等罩体20系为硬式罩体,并且可于其中一罩体20上增设雨刷30,且该罩体20分别于顶部21两端与另一罩体20抵持部处设有有防水部22,使该等罩体20展开相互抵持时得以防止雨水渗入罩体20内,再者,该摩托车10于后方处系进一步设有一固定式后罩23,该后罩23上系设有可供最后一罩体20锁固的防盗锁231,以有效达到防盗的功能,而该等罩体20系分别向摩托车10两侧中央底部处延伸枢接有一枢轴40,该枢轴40系通过一设于该摩托车10内部4的驱动马达50的带动,使该枢轴40得以转动连同该等罩体20同时带动,上述的驱动马达50系可为减速齿轮马达,并且该驱动马达50系电性连接一启动开关60,以供启动该驱动马达50,方便骑乘者启动。 再者,该罩体20内侧系设有可供罩体20与罩体20之间滑动的滚轮24,当该等罩体20展开时亦可藉由该滚轮24进行滑动展开动作,以有效防止该等罩体20于展开时而刮伤。 藉由上述的结构、组成设计,就本技术的使用情形说明如下,如附图4至图8所示,系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动作示意图一 三及局部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该摩托车罩体20系包括数个罩体20及一驱动马达50,其中,该等罩体20系设于该摩托车10前挡部11,并且可进行展开包覆于该摩托车IO,而该等罩体20系分别向摩托车10两侧中央底部处延伸枢接有一枢轴40,使该等罩体20得以枢接固定,且前述罩体20分别于顶部21两端与另一罩体20抵持部位处设有防水部22,使该等罩体20展开相互抵持时得以防止雨水渗入罩体20内,且该罩体20内侧系设有可供罩体20与罩体20之间滑动的滚轮24,当该等罩体20展开时亦可藉由该滚轮24进行滑动展开动作,而展开后得以藉由设于该摩托车10后方处具有防盗锁231的固定式后罩23,使其达到防盗功能,再者,该摩托车10内部系设有一与该枢轴40相连结的驱动马达50,该驱动马达50系电性连接一启动开关60,以供启动该驱动马达50 ;当骑乘者欲启动该罩体20时,亦可藉由该启动开关60启动触发该驱动马达50,该驱动马达50则带动该枢轴40使该等罩体20由摩托车10前挡部11向摩托车10后方进行包覆,于包覆同时,请同时配合参阅附图8,该罩体20内侧系设有滚轮24,以及,该罩体20顶部21两端处系设有防水部22,当该等罩体20于展开时,因该滚轮24的设置,使其展开时亦不会刮伤该罩体20表面,并且展开时其罩体20 —端必与另一罩体20相互抵持固定,于该抵持处因防水部22的设计,使雨水不因此于展开后由罩体20与罩体20之间的缝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的罩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数个设于摩托车前挡部且可进行展开包覆该摩托车的罩体,该等罩体系分别向摩托车两侧中央底部处延伸枢接有一枢轴;一设于该摩托车内部且可驱动该枢轴进行转动的驱动马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仰闵
申请(专利权)人:张仰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