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后部的电器设备的搭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4766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1:45
车体后部的电器设备的搭载结构,能成本不提高地提高搭载部位的刚度,防止车体振动,充分冷却充电器等电器设备。在备用轮胎室(6)的底部(6a)的下表面设有构件(7),在备用轮胎室(6)内搭载充电器(1),在备用轮胎室(6)内设置鼓风机(15),将来自鼓风机(15)的空气引导到散热片(2),接合于备用轮胎室(6)的底部(6a)的上表面的直线状的第1和第2支架(9、10)隔开间隔地平行地配置,在第1和第2支架(9、10)上设置充电器(1),散热片(2)与第1及第2支架(9、10)平行地配置,在由第1以及第2支架(9、10)和充电器(1)包围的开口部(14)的附近配置鼓风机(15),使第2支架(10)接合到构件(7)以及备用轮胎室(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的车体后部的电器设备的搭载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考虑到地球环境,与汽油发动机的汽车一起,还提供插电式混合动カ车(HEV)、电动汽车(EV)等。在这些汽车上搭载有对电动发动机提供电力、且进行来自外部电源的电カ控制的电池充电用的充电器(电器设备)。作为这样的充电器,有的充电器的电容比较大、而且重量大,也有的充电器具有如下特性由于使用而变成高温,需要冷却。 因此,在搭载充电器的汽车中,进行如下在车体下部等以比较大的空间设置提高刚度的特殊结构的收纳部(例如,专利文献I),或者设置利用行驶风的管道等冷却充电器(例如,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特开平7-52834号公报专利文献2 :特开2006-1586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上述的现有的充电器的搭载结构中,在车体下部等设置比较大的收纳空间,并且需要用专用的部件提高刚度,所以具有如下问题没有设计自由度,而且必须采用专用的车体结构,导致高成本。另外,在现有的充电器的冷却系统中,具有如下问题不仅车体结构复杂,而且不能充分冷却搭载的充电器。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现状完成的,其目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信彦
申请(专利权)人:铃木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