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891217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下述式所示的新的环氧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式中,R1、R2分别表示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4的脂肪族烃基、碳原子数为3~6的脂环式烃基、碳原子数为6~10的芳香族烃基、卤原子、醚基、酯基、酰基和硝基中的至少一个。n表示1~4的整数,m表示1~5的整数)。可以通过用固化剂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环氧化合物固化来获得高强度、高弹性模量、高粘结性、高韧性、耐热性、耐气候性、耐溶剂性和耐冲击性等高功能的环氧树脂固化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工业上有用的新的。
技术介绍
环氧化合物是在有机化学领域和高分子化学领域广泛使用的化合物,是在精细化 工制品、医农药原料和树脂原料、以及电子信息材料、光学材料等工业用途的多个领域中有 用的化合物。此外,通过用各种固化剂使多官能的环氧化合物固化来形成通常机械性质、耐水 性、耐化学性、耐热性和电特性优异的固化物,其在粘结剂、涂料、叠层板和复合材料等广泛 领域中使用。以往,作为具有N,N- 二缩水甘油基苯胺骨架的环氧化合物,已知N,N- 二缩水甘油 基苯胺、具有碳原子数为1 4的烷基的N,N- 二缩水甘油基苯胺。然而,即使使N,N- 二 缩水甘油基苯胺、具有碳原子数为1 4的烷基的N,N- 二缩水甘油基苯胺与胺进行固化反 应,也不能形成具有充分强度的环氧树脂固化物(参照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 特开2003-113223号公报专利文献2 特开2003-11924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多个领域中,人们期望提高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强度、弹性模量、粘结性、韧性、耐 热性、耐气候性、耐溶剂性和耐冲击性等性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提高环氧树脂固化物性能的新的环氧化合物及 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者们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对新的环氧化合物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 发现了可以获得高性能环氧树脂固化物的新的。即,本专利技术的新环氧化合物是下述式所示的环氧化合物。 (式中,R1、! 2分别表示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 4的脂肪族烃基、碳原子数为 3 6的脂环式烃基、碳原子数为6 10的芳香族烃基、卤原子、醚基、酯基、酰基和硝基中的至少一个。η表示1 4的整数,m表示1 5的整数。)本专利技术的环氧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是下述式所示的环氧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式中,R1、R2分别表示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 4的脂肪族烃基、碳原子数为 3 6的脂环式烃基、碳原子数为6 10的芳香族烃基、卤原子、醚基、酯基、酰基和硝基中 的至少一个;η表示1 4的整数,m表示1 5的整数,上述制造方法是使下述通式所示的苯氧基苯胺衍生物与环氧氯丙烷反应, 式中,R1、R2分别表示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 4的脂肪族烃基、碳原子数为 3 6的脂环式烃基、碳原子数为6 10的芳香族烃基、卤原子、醚基、酯基、酰基和硝基中 的至少一个;η表示1 4的整数,m表示1 5的整数。可以通过用固化剂使本专利技术的环氧化合物固化来获得高强度、高弹性模量、高粘 结性、高韧性、耐热性、耐气候性、耐溶剂性和耐冲击性等高功能的环氧树脂固化物。此外, 当将本专利技术的环氧化合物与通常的环氧树脂进行混合、用胺固化时,可以获得可以在例如 粘结剂、涂料等中使用的固化物。本专利技术的环氧化合物在精细化工制品、医农药原料、树脂原料、以及电子信息材 料、光学材料等工业用途的多个领域中有用。 本专利技术的环氧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可以高收率地制造有用的环氧化合物。 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2中获得的4-苯氧基-N,N- 二缩水甘油基苯胺的1H-NMR图的局部 放大图。图2是实施例2中获得的4-苯氧基-N,N- 二缩水甘油基苯胺的1H-NMR图的局部 放大图。6图3是实施例2中获得的4-苯氧基-N,N- 二缩水甘油基苯胺的IR图。图4是实施例9中获得的4- (4-甲基苯氧基)_N,N- 二缩水甘油基苯胺的1H-NMR 图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实施例9中获得的4- (4-甲基苯氧基)_N,N- 二缩水甘油基苯胺的1H-NMR 图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实施例9中获得的4-(4-甲基苯氧基)-N,N- 二缩水甘油基苯胺的IR图。图7是实施例10中获得的4- (4-硝基苯氧基)-N,N- 二缩水甘油基苯胺的1H-NMR 图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实施例10中获得的4- (4-硝基苯氧基)-N,N- 二缩水甘油基苯胺的1H-NMR 图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实施例10中获得的4-(4-硝基苯氧基)-N,N-二缩水甘油基苯胺的IR图。图10是实施例11中获得的2-苯氧基-N,N- 二缩水甘油基苯胺的1H-NMR图的局 部放大图。图11是实施例11中获得的2-苯氧基-N,N- 二缩水甘油基苯胺的1H-NMR图的局 部放大图。图12是实施例11中获得的2-苯氧基-N,N- 二缩水甘油基苯胺的IR图。图13是实施例13中获得的2-(2-甲基苯氧基)_N,N-二缩水甘油基苯胺的1H-NMR 图的局部放大图。图14是实施例13中获得的2-(2-甲基苯氧基)_N,N-二缩水甘油基苯胺的1H-NMR 图的局部放大图。图15是实施例13中获得的2-(2-甲基苯氧基)_N,N-二缩水甘油基苯胺的IR图。图16是实施例14中获得的3-苯氧基_N,N- 二缩水甘油基苯胺的1H-NMR图的局 部放大图。图17是实施例14中获得的3-苯氧基_N,N- 二缩水甘油基苯胺的1H-NMR图的局 部放大图。图18是实施例14中获得的3-苯氧基_N,N- 二缩水甘油基苯胺的IR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本专利技术的环氧化合物是下述式所示的环氧化合物。 (式中,R1、! 2分别表示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 4的脂肪族烃基、碳原子数为 3 6的脂环式烃基、碳原子数为6 10的芳香族烃基、卤原子、醚基、酯基、酰基和硝基中 的至少一个。η表示1 4的整数,m表示1 5的整数。)本专利技术的环氧化合物,优选R1是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 4的脂肪族烃基、或碳原 子数为6 9的芳香族烃基,更优选R1是氢原子。本专利技术的环氧化合物,优选R2是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 4的脂肪族烃基、或硝基, 更优选R2是氢原子、甲基、或硝基。本专利技术的环氧化合物进一步更优选是下述式所示的环氧化合物、 (R3是氢原子、甲基、或硝基)下述式所示的环氧化合物、 或下述式所示的环氧化合物。 本专利技术的环氧化合物可以用通常的环氧树脂的固化剂来固化。如果用胺使本专利技术 的环氧化合物固化,则可以获得强度、弹性模量、粘结性、韧性、耐热性、耐气候性、耐溶剂性 和耐冲击性等优异的高性能环氧树脂固化物。如果用例如间苯二甲胺使本专利技术的环氧化合 物固化,则形成具有适度弹性模量的固化物。本专利技术的环氧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是使下述式所示的苯氧基苯胺衍生物与环氧氯丙烷反应, (式中,R1、! 2分别表示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 4的脂肪族烃基、碳原子数为 3 6的脂环式烃基、碳原子数为6 10的芳香族烃基、卤原子、醚基、酯基、酰基和硝基中 的至少一个。η表示1 4的整数,m表示1 5的整数。)来制造下述式所示的环氧化合物的方法。 (式中,R1、! 2分别表示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 4的脂肪族烃基、碳原子数为 3 6的脂环式烃基、碳原子数为6 10的芳香族烃基、卤原子、醚基、酯基、酰基和硝基中 的至少一个。η表示1 4的整数,m表示1 5的整数。)在本专利技术的环氧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中,优选R1是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 4的脂 肪族烃基、或碳原子数为6 9的芳香族烃基,更优选R1是氢原子。在本专利技术的环氧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中,优选R2是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 4的脂 肪族烃基、或硝基,更优选R2是氢原子、甲基、或硝基。在本专利技术的环氧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中,作为苯氧基苯胺衍生物,具体而言,可列举 4-苯氧基苯胺、3-苯氧基苯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下述式所示的环氧化合物,***式中,R↑[1]、R↑[2]分别表示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4的脂肪族烃基、碳原子数为3~6的脂环式烃基、碳原子数为6~10的芳香族烃基、卤原子、醚基、酯基、酰基和硝基中的至少一个;n表示1~4的整数,m表示1~5的整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8-10-20 269732/2008;JP 2009-3-11 058151/2009下述式所示的环氧化合物,式中,R1、R2分别表示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4的脂肪族烃基、碳原子数为3~6的脂环式烃基、碳原子数为6~10的芳香族烃基、卤原子、醚基、酯基、酰基和硝基中的至少一个;n表示1~4的整数,m表示1~5的整数。FPA00001182180500011.tif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化合物,R1是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 4的脂肪族烃基、 或碳原子数为6 9的芳香族烃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化合物,R2是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 4的脂肪族烃基、 碳原子数为6 9的芳香族烃基、或硝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化合物,R1是氢原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化合物,R2是氢原子、甲基、或硝基。6.下述式所示的环氧化合物, R3是氢原子、甲基、或硝基。7.下述式所示的环氧化合物。8.下述式所示的环氧化合物。9. 一种下述式所示的环氧化合 式中,R1、! 2分别表示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 4的脂肪族烃基、碳原子数为3 6 的脂环式烃基、碳原子数为6 10的芳香族烃基、卤原子、醚基、酯基、酰基和硝基中的至少 一个;η表示1 4的整数,m表示1 5的整数,上述制造方法是使下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野幸太郎石川学哉中谷仁郎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精密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