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动力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30742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动力损失并且小型化、提高车载性的动力传动装置。具备第一原动机(2)、多个变速齿轮副(14~17)、输出部件(11、12),还具备:与第一原动机(2)连接的第一旋转元件(Cr)、第二旋转元件(Rg)以及选择性地向输出部件输出动力的第三旋转元件(Sn),并且具备在该至少三个旋转元件之间进行差动作用的差动机构(1)、与第二旋转元件连接的第二原动机(3),变速齿轮副包括:设置在第一旋转元件和输出部件之间并且处于能够选择性地传递动力的状态的至少一对第一变速齿轮副;和设置在第三旋转元件和输出部件之间并且处于能够选择性地传递动力的状态的至少一对第二变速齿轮副,还具备选择性固定第二原动机以使其不进行旋转的锁止机构(S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明劲和输出齿轮等输出部件的车辆用动力传动装置,特别是涉及能够用变速齿轮副来改变该动力源的转速与输出部件的转速之比的动力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根据要求改变输出转矩、或者将动力源的转速控制到效率高的转速而广泛地使用这种动力传动装置。作为具有改变转矩和转速的功能的机构,多采用使用多个齿轮副的机构,另外在使用齿轮副的情况下,与使用皮带和链条或者流体的机构相比较,能够提高动力的传递效率。在曰本特开2002-204504号公报中记载有这样的例子。该日本特开2002-204504号^S报中记载的装置,以所谓的双离合器式变速器(twin-clutch type transmission)为基;M^J造,i殳置有离合器才几构,该离合器机构具备各通过离合器选择性地与发动机连接的两根离合器轴,并在该离合器轴与输出轴之间设置多对齿轮副,将该齿轮副选择性地与离合器轴或者输出轴连接。此外,在该离合器轴之间,^L置有转子和定子能够一同旋转的所谓差动式电动发电机(motor generator),通过锥齿轮与各离合器轴连接。即,电动发电机配置为朝向与离合器轴正交的方向。另外,在日本特开2004-293795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构成的变速系统,该变速系统将发动机输出的转矩通过所谓的差动式的电动发电机分配到两根离合器轴,并借助被设定为各预定的速比(gearratio)的齿轮副从这些离合器轴向输出轴输出转矩。此外,在日本特开2005-155891号公才艮中记载有在具备有四个旋转元件的拉维列奥克斯(Ravigneaux)行星齿轮机构的预定的旋转元件上连接发动机,并且将另外两个预定的旋转元件作为输出元件,此外在剩下的一个旋转元件上连接电动发电机的驱动装置。在该日本特开2005-155891号公报中记载的驱动装置中,构成为变速档设定用的齿轮副被分别连接到各个输出元件,在设定特定的变速档时,固定电动发电机以使拉维列奥克斯行星齿轮机构作为减速器而发挥作用。上述的日本特开2002-204504号7〉净艮和日本特开2004-293795号7〉才艮中记栽的系统,构成为利用用于行驶的齿轮与空转齿轮(vacant gear)的速比之差使电动M转,因此在以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行驶的所谓的发动机直接行驶(工>^ >直結走行)时,不可避免地使电动机旋转。因此,有可能使所谓的拖曳造成的动力损失增大。另外,在日本特开2005-155891号/>报记载的装置中,虽然能够降低在固定电动发电机的变速档的所谓的拖曳损失(drag loss),但是由于其他的变速档是通过两个变速齿轮副来传递动力,因此参与转矩传递的齿轮数增多因而动力损失有可能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着眼于上述的技术课题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动力损失而提高燃料经济性(fuel economy )的车辆用动力传动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动力传动装置,具备第一原动机;速比不同的多个变速齿轮副,该第 一原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到该多个变速齿轮副;输出由变速齿轮副传递来的动力的输出部件;能够从所述多个变速齿轮副中选择任一变速齿轮副而向输出部件传递动力的选择性动力传动机构,所述车辆用动力传动装置具备第二原动机;差动机构,该差动机构具有至少三个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一原动机连接的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原动机连接的第二旋转元件以及第三旋转元件,并且在该至少三个旋转元件之间进行差动作用;第一变速齿轮副系统,该第一变速齿轮副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输出部件之间,具有至少一个所述变速齿轮副;第二变速齿轮副系统,该第二变速齿轮副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三旋转元件和所述输出部件之间,具有至少一个所述变速齿轮副;和锁止机构,该锁止机构选择性固定所迷第二原动机以使所述第二原动机不进行旋转。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所述差动机构包括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构成为在关于该行星齿轮机构的列线图上,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三旋转元件位于隔着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两侧,并且在所述车辆前进时所述第三旋转元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向反方向旋转。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还具备变速控制单元,该变速控制单元在将所述第二变速齿轮副系统设定为能够在所述笫三旋转元件和所述输固定所述第二原动机,而在将所述第一变速齿轮副系统设定为能够在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输出部件之间传递转矩的状态从而设定另一预定的变速档时解除由所述锁止机构对所述第二原动机的固定。本专利技术,优选为,在上述构成中还具备同步单元,该同步单元在切换向所述输出部件传递转矩的所述变速齿轮副系统的变速时,执行改变所述变速后的转速的同步控制。本专利技术,优选为,还具备协调控制单元,该协调控制单元在用所述同步单元改变所迷第二原动才凡的转速时,协调控制所述第 一原动机和所述第二原动机的输出转矩使得所述输出部件的转矩不改变。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所述输出部件包括相对于所述差动机构的旋转中心轴线平行地配置的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还设置有相对于所述差动机构的旋转中心轴线平行地配置的惰轮轴,所述笫一变速齿轮副系统包括#:从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传递来转矩的第 一主动齿轮和配置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变速齿轮副系统包括被从所述第三旋转元件传递来转矩的且配置在所述惰轮轴上的第二主动齿轮、和配置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的第二从动齿轮。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设置有被从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传递9来转矩的、具有差动作用的主减速器构,所述第一原动机和所述差动机构配置成各自的旋转中心轴线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惰轮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在搭载于所迷车辆的状态下,配置在包括所述第一原动机的中心轴线和所述主减速器构的旋转中心轴线的平面的上侧,所述第一输出轴,在搭载于所述车辆的状态下,配置在包括所述第一原动^/L的中心轴线和所述主减速器构的旋转中心轴线的所述平面的下侧。本专利技术的所述选择性动力传动机构,优选为,包括变速档选择单元,该变速档选择单元在驱动所述第二原动机行驶时,从通过所述第 一变速齿轮副系统将转矩传递到所述输出部件所设定的变速档、和通过所述第二变速齿轮副系统将转矩传递到所述输出部件所"&定的变速档中,设定从所述输出部件输出的转矩较大的变速档。本专利技术,优选为,还具备变速控制变更单元,该变速控制变更单元使得利用所述第 一原动机输出的动力行驶并且利用所述第二原动机输出的动力对行a辅助作用的行驶状态下变速时的控制内容、与利用所述第二原动机的动力行驶的行驶状态或者利用所述第二原动机进行能量再生而减速的行驶状态下变速时的控制内斜目互不同,来控制各自的变速。本专利技术,优选为,还具备第一离合器单元,该第一离合器单元将所述第一变速齿轮副系统在直接连接于所述第一原动机的状态、和连接于所述第三旋转元件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和第二离合器单元,该第二离合器单元将所述第二变速齿轮副系统在直接连接于所迷第一原动机的状态、和连接于所述第三旋转元件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所述第一变速齿轮副系统和第一离合器单元、与所迷第二变速齿轮副系统和所述第二离合器单元,沿着所述差动机构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并且隔着所述差动机构配置在相互相反侧。本专利技术的所述选择性动力传动机构,优选为,包括第三离合器单元,该笫三离合器单元将所述第 一至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动力传动装置,具备: 第一原动机; 速比不同的多个变速齿轮副,该第一原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到该多个变速齿轮副; 输出由变速齿轮副传递的动力的输出部件;和 能够从所述多个变速齿轮副中选择任一变速齿轮副而向输出部 件传递动力的选择性动力传动机构, 所述车辆用动力传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二原动机; 差动机构,该差动机构具有至少三个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一原动机连接的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原动机连接的第二旋转元件以及第三旋转元件,并 且在该至少三个旋转元件之间进行差动作用; 第一变速齿轮副系统,该第一变速齿轮副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输出部件之间,具有至少一个所述变速齿轮副; 第二变速齿轮副系统,该第二变速齿轮副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三旋转元件和所述输出部 件之间,具有至少一个所述变速齿轮副;和 锁止机构,该锁止机构选择性固定所述第二原动机以使所述第二原动机不进行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出盐幸彦驹田英明太田隆史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