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底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9966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油底壳,包括壳体,其中,所述壳体通过顶部的法兰面与发动机缸体直接配合,壳体侧壁在其长度方向两侧均为波浪形的壳壁,壳体底部设为台阶状的壳壁,第一台阶壳壁贴近于壳体顶部的法兰面,具有较高的台阶比,配合车身设计,壳体是经过二次拉伸成型,在台阶壳壁底部设有放油孔,所述的放油孔上点焊有放油螺塞座,为汽车保养时释放机油之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油底壳,采用波浪形壳壁设计,提高了油底壳的强度,其加工难度较大,壳体经二次拉伸成型,形成高台阶比壳体,表面采用电泳处理,外形美观耐腐蚀,可适用于各种装有长丰2.0L发动机的车型。(*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提供一种油底壳,适用于装有长丰2. OL发动机的车型。
技术介绍
油底壳是曲轴箱的下半部,又称为下曲轴箱,位于发动机的下部,可拆装,其作用 是封闭曲轴箱作为贮油槽的外壳,防止杂质进入,并收集和储存由柴油机各摩擦表面流回 的润滑油,散曲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油底壳多由薄钢板冲压而成。油底壳的形状通 常需要与传动轴和发动机相配合油底壳需要与发动机缸体配合,平面度的加工要求高,密 封性较难保证;同时,需要与传动轴配合,空间体积也受到较多制约。传统发动机上的油底 壳结构设计上大多有与缸体密封面有渗油、重量大、疲劳寿命期短等不合理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底壳,其结构密封 性好,结构设计合理,外形美观耐腐蚀,可适用于各种装有长丰2. OL发动机的车型。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底壳,包括壳体,其中,所述壳体通过顶 部的法兰面与发动机缸体直接配合,壳体侧壁在其长度方向两侧均为波浪形的壳壁,提高 了油底壳的强度,壳体底部设为台阶状的壳壁,第一台阶壳壁贴近于壳体顶部的法兰面,具 有较高的台阶比,配合车身设计,壳体是经过二次拉伸成型,在台阶壳壁底部设有放油孔。 所述的放油孔上点焊有放油螺塞座,为汽车保养时释放机油之用。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和放油螺塞座的表面采用电泳处理,外形美观耐腐蚀。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油底壳,采用波浪形壳壁设计,提高了油底壳的强度,其加 工难度较大,壳体经二次拉伸成型,形成高台阶比壳体,表面采用电泳处理,外形美观耐腐 蚀,可满足10的7次方次的定振动实验以及480个循环的扫描振动实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油底壳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油底壳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油底壳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油底壳,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 1通过顶部的法兰面11与发动机缸体直接配合,壳体1侧壁在其长度方向两侧均为波浪形 的壳壁,壳体1底部设为台阶状的壳壁,第一台阶壳壁贴近于壳体1顶部的法兰面11,有较 高的台阶比,配合车身设计,壳体1是经过二次拉伸成型的,在台阶壳壁底部设有放油孔2。所述的放油孔2上点焊有放油螺塞座3,为汽车保养时释放机油之用。进一步的,所述的壳体1和放油螺塞座3表面采用电泳处理,外形美观耐腐蚀,可满足10的7次方次的定振动实验以及480个循环的扫描振动实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 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 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底壳,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通过顶部的法兰面(11)与发动机缸体直接配合,壳体(1)侧壁在其长度方向两侧均为波浪形的壳壁,壳体(1)底部设为台阶状的壳壁,第一台阶壳壁贴近于壳体(1)顶部的法兰面(11),具有较高的台阶比,壳体(1)是经过二次拉伸成型,在台阶壳壁底部设有放油孔(2)。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油底壳,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通过顶部的法兰面(11)与发动机缸体直接配合,壳体(1)侧壁在其长度方向两侧均为波浪形的壳壁,壳体(1)底部设为台阶状的壳壁,第一台阶壳壁贴近于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其荣苏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双塔汽车零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