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摩托车的后制动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6999 阅读:3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轮摩托车的后制动牵引装置,包括拉索(1)和空套在该拉索(1)外的胶套(2),该拉索(1)的前、后端从所述胶套(2)中伸出,并分别与制动转臂(3)和后制动机构的制动臂(4)相铰接;所述胶套(2)通过前、后支架(5、6)固定支撑,所述前支架(5)固定在车架的后平框(7)上,所述后支架(6)固定在钢板弹簧(8)上。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车厢载重后桥后移时,后制动牵引装置不会被拉紧,从而避免后制动机构产生制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三轮摩托车,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三轮摩托车的后制动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三轮摩托车的后制动牵引装置为拉杆式,拉杆由圆钢条制成,其前端与制动 转臂相铰接,制动转臂由后制动踏板带动,而拉杆后端与后制动机构的制动臂相铰接。圆钢 条制成的拉杆具有一定硬度,拉杆两端直接与制动转臂和制动臂连接即可,不需要另外使 用支架支撑。但也正是因为拉杆为刚性材料,不能伸缩,当车厢载重钢板弹簧下压到一定程 度后,后桥会后移,而拉杆由于长度固定被拉紧,制动臂转动实现制动,导致摩托车无法起 步,只有将拉杆前端的调节螺母松退,使制动机构的制动臂还原,才能解除制动,造成使用 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轮摩托车的后制动牵引装置,当 车厢载重后桥后移时,后制动机构不会产生制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三轮摩托车的后制动牵引装置,包括拉索和空 套在该拉索外的胶套,该拉索的前、后端从所述胶套中伸出,并分别与制动转臂和后制动机 构的制动臂相铰接;所述胶套通过前、后支架固定支撑,所述前支架固定在车架的后平框 上,所述后支架固定在钢板弹簧上。本技术将传统的刚性钢条拉杆改为柔性的拉索,由拉索的两端将制动转臂和 制动机构的制动臂连接,而拉索外空套有胶套,胶套的两端由前支架和后支架支撑,由于拉 索和胶套都是柔性材质,在前、后支架固定胶套时,胶套松驰留有余量,即位于前、后支架之 间的胶套长度大于前、后支架安装点之间的距离,当后桥因车厢载重而后移,制动臂不会因 为胶套被拉紧而转动,从而避免产生制动。进一步地,为便于安装和布置,所述前支架焊接在车架的后平框侧梁上,所述胶套 前端设有螺纹套,在该螺纹套上设有定位螺母和锁紧螺母,所述拉索和胶套穿过该前支架, 由锁紧螺母和定位螺母将胶套的前端固定在所述前支架上。进一步地,为便于安装和布置,所述后支架包括相互垂直的底板和安装板,所述底 板通过U形螺栓和螺母固定在所述钢板弹簧的板簧压板上;所述胶套后端设有设有螺纹 套,在该螺纹套上设有定位螺母和锁紧螺母,所述拉索和胶套穿过该后支架,由锁紧螺母和 定位螺母将胶套的后端固定在所述后支架上。进一步地,所述拉索的前端设有与拉索垂直的前销轴,前销轴穿过制动转臂后,由 轴端的开口销限位。进一步地,所述拉索的后端设有U形叉板,该U形叉板叉在所述后支架上,后销轴 穿过U形叉板和后制动机构的制动臂后,由后销轴端部的开口销限位。进一步地,为更好地支撑拉索和胶套,所述拉索和胶套还穿过护线环,所述护线环固定在钢板弹簧前吊耳上,使得在前、后支架两安装点之间具有多余长度的柔性胶套不会 晃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技术,当车厢载重后桥后移时,后制动牵引 装置不会被拉紧,从而避免后制动机构产生制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安装在车架上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图4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图5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视图。图6为拉索和胶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D处的局部放大视图。图8为图6中E处的局部放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为两个,分别位于车架的后平框7的左、右两侧,用 于对两个后轮分别制动,本技术包括拉索1和胶套2,胶套2空套在拉索1外,该拉索1 的前、后端从胶套2中伸出,拉索1的前、后端分别与制动转臂3和后制动机构的制动臂4相 铰接。两个制动转臂3固定在转轴15的两端,转轴18横穿过后平框7,转轴15支撑在后平 框7的两个侧梁上。胶套2通过前、后支架5、6固定支撑,前支架5固定在后平框7上,后 支架6固定在钢板弹簧8上。如图1和图3所示,前支架5为一角钢,其竖直焊接在后平框 7的侧梁上,胶套2的前端设有螺纹套,在该螺纹套上设有定位螺母21和锁紧螺母22,拉索 1和胶套2穿过该前支架5,由锁紧螺母22和定位螺母21将胶套2的前端固定在前支架5 上。如图6和图7所示,在拉索1的前端设有与拉索1垂直的前销轴12,前销轴12穿过制 动转臂3后,由前销轴12轴端的开口销15限位。如图4和图5所示,后支架6包括相互垂直的底板61和安装板62,底板61通过U 形螺栓9和螺母10固定在钢板弹簧8的板簧压板11上。如图4至图6所示,在胶套2的 后端设有螺纹套,在该螺纹套上设有定位螺母21和锁紧螺母22,拉索1和胶套2穿过该后 支架6,由锁紧螺母22和定位螺母21将胶套2的后端固定在后支架6上。如图4、图5和 图8所示,在拉索1的后端设有U形叉板13,该U形叉板13叉在后支架6的安装板62上, 后销轴14穿过U形叉板13和后制动机构的制动臂4后,在后销轴14的轴端用开口销15 限位。如图1所示,前支架5和后支架6固定胶套时,位于两支架之间的胶套留有多余的 长度,拉索1和胶套2还穿过护线环16,由护线环16支撑,护线环16位于在前支架5和后 支架6之间,护线环16固定在钢板弹簧前吊耳17上,使得在前、后支架5、6两安装点之间 具有多余长度的柔性胶套2不会晃荡。由于前、后支架5、6之间的胶套2不是紧绷的,留有 多余的长度,当后桥因车厢载重而后移、后支架6跟随后移时,制动臂3不会因为胶套2被拉紧而转动,从而避免产生制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轮摩托车的后制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索(1)和空套在该拉索(1)外的胶套(2),该拉索(1)的前、后端从所述胶套(2)中伸出,并分别与制动转臂(3)和后制动机构的制动臂(4)相铰接;所述胶套(2)通过前、后支架(5、6)固定支撑,所述前支架(5)固定在车架的后平框(7)上,所述后支架(6)固定在钢板弹簧(8)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三轮摩托车的后制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索(1)和空套在该拉索(1)外的胶套(2),该拉索(1)的前、后端从所述胶套(2)中伸出,并分别与制动转臂(3)和后制动机构的制动臂(4)相铰接;所述胶套(2)通过前、后支架(5、6)固定支撑,所述前支架(5)固定在车架的后平框(7)上,所述后支架(6)固定在钢板弹簧(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的后制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5) 焊接在车架的后平框(7)侧梁上,所述胶套(2)前端设有螺纹套,在该螺纹套上设有定位螺 母(21)和锁紧螺母(22),所述拉索(1)和胶套(2)穿过该前支架(5),由锁紧螺母(22)和 定位螺母(21)将胶套(2)的前端固定在所述前支架(5)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的后制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6) 包括相互垂直的底板(61)和安装板(62),所述底板(61)通过U形螺栓(9)和螺母(10)固 定在所述钢板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余伍时庆李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