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用做药物缓释壁材料的多层磷脂蛋白质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1003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做药物缓释壁材料的多层磷脂/蛋白质微胶囊是关于一种利用油水乳液制备自组装多层微胶囊的方法,这种多层磷脂/蛋白质微胶囊可以用于药物缓释领域,该微胶囊由脂溶性的磷脂和蛋白组成,脂溶性的磷脂的浓度为0.1mg/ml-1.0mg/ml,蛋白质的浓度为0.1mg/ml-1.0mg/ml,磷脂与蛋白体积比为1~10∶10,用做药物缓释壁材料的微胶囊壁的厚度由组装层数决定。制备方法是将脂溶性的磷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将其分散在含蛋白质的水溶液中,与以往多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相比,它省去了除核过程,可以灵活选材,构造出具有不同特色的微胶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做药物缓释壁材料的多层磷脂蛋白质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利用油水乳液制备自组装多层微胶囊的方法,这种多层磷脂/蛋白质微胶囊可以用于药物缓释领域,属于药物缓释壁材的

技术介绍
层层吸附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制备有序薄膜的方法。它利用有机或无机阴阳离子的静电吸附特性,通过反离子体系的交替分子沉积形成薄膜。Decher和Hong分别在1991和1997年在平面固体介质(石英片)上构造了纳米级的多层聚电解质膜。这种方法的本质是通过分子间静电作用,使带正电荷的大分子和带负电荷的大分子交替吸附在固体表面,使得固体表面带相应的正或负电荷,保证下一步吸附的完成。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种材料如蛋白质,核酸,磷脂和有机无机纳米颗粒被吸附在平面介质上,得到了有特定厚度,组成和性质的多层膜。如果把作为模板的平面载体改为胶体颗粒,就可以得到空心的聚电解质微胶囊,从而实现多层膜由两维向三维的转变。因而可以利用来设计有特定结构和界面性质的微胶囊。溶核过程是层层组装制备聚电解质微胶囊的关键步骤,它同时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条件参数的改变很可能使得获得的微胶囊不完整,只能得到碎片。此外,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做药物缓释壁材料的多层磷脂/蛋白质微胶囊,其特征在于该微胶囊由脂溶性的磷脂和蛋白组成,脂溶性的磷脂的浓度为0.1mg/ml-1.0mg/ml,蛋白质的浓度为0.1mg/ml-1.0mg/ml,磷脂与蛋白体积比为1~10∶10,用做药物缓释壁材料的微胶囊壁的厚度由组装层数决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做药物缓释壁材料的多层磷脂/蛋白质微胶囊,其特征在于该微胶囊由脂溶性的磷脂和蛋白组成,脂溶性的磷脂的浓度为0.1mg/ml-1.0mg/ml,蛋白质的浓度为0.1mg/ml-1.0mg/ml,磷脂与蛋白体积比为1~10∶10,用做药物缓释壁材料的微胶囊壁的厚度由组装层数决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做药物缓释壁材料的多层磷脂/蛋白质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缓释壁材料为多层高分子胶囊,脂溶性的磷脂是双链磷脂型胆碱型磷脂或磷酸型磷脂;蛋白质是天然的蛋白质、或人工合成的蛋白质。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做药物缓释壁材料的多层磷脂/蛋白质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是将脂溶性的磷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将其分散在含蛋白质的水溶液中,其具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忠泽葛丽芹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