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前照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6144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其实现组装作业中的作业性的提高。该车辆用前照灯设置:灯具框体(4),其由在一侧开口的灯具壳体(2)和闭塞该灯具壳体的开口的灯罩(3)构成;灯具单元(14),其配置在灯具外框的内部,具有光源(6)和对从该光源射出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镜(8);支撑体(6),其至少可向两个方向转动地支撑灯具单元;以及致动器(27),其使灯具单元相对于支撑体转动,配置在灯具单元的下方,与灯具单元的下端部连结,致动器由盒体(28)和驱动机构(29)构成,其中,该驱动机构配置在该盒体上,并与灯具单元连结,将承受灯具单元的载荷的推力承受部(38)与致动器的盒体一体地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前照灯。详细地说涉及下述
,即,通过在使灯具单元向规定方向转动的致动器的盒体上,一体地设置承受灯具单元的载荷的推力承受部,实现组装作业中的作业性的提高。
技术介绍
在车辆用前照灯中,例如在由灯罩和灯具壳体构成的灯具外框的内部配置有灯具单元,该灯具单元具有光源以及对从该光源射出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镜。 对于上述车辆用前照灯,具有下述类型灯具单元可自由转动(自由倾斜移动)地支撑在框架或者托架等支撑体上,灯具单元通过致动器的驱动力进行转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 灯具单元通过致动器向上下方向转动(倾斜移动),进行所谓的校准调整,即,对由于车载物的重量而产生变化的光轴的偏移进行调整,灯具单元通过致动器向左右方向转动,进行所谓的回转(swivel)动作,即,追随车辆的行进方向而使光轴的朝向变化。 在利用上述的致动器进行校准调整的车辆用前照灯中,致动器配置在灯具单元的下侧,设置在致动器上的连结轴与灯具单元的下端部连结,在灯具单元的上端部设置有成为校准调整的转动支点的支点部(球状部)。在校准调整时,通过利用致动器的驱动力使下端部向前后方向移动,从而灯具单元以支点部为支点向上下方向转动。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前照灯中,致动器由盒体和配置在该盒体中的驱动机构构成,盒体由滑动支撑部和被支撑部构成,其中,该被支撑部可向前后方向自由移动地支撑在该滑动支撑部上,并且作为驱动机构的一部分而设置有连结轴。在校准调整时,被支撑部与驱动机构成为一体而相对于滑动支撑部向前后方向移动,从而灯具单元向上下方向转动。 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车辆用前照灯中,致动器由盒体和配置在该盒体中的驱动机构构成,作为该驱动机构的一部分而设置有连结轴。在校准调整时,连结轴相对于盒体向前后方向移动,从而使灯具单元向上下方向转动。 在进行上述校准调整的车辆用前照灯中,用于承受灯具单元的载荷的推力承受部,配置在灯具单元的下端部与致动器之间。推力承受部的上表面与灯具单元在校准动作时的转动动作的轨迹相对应,形成向下方凸出的平缓的圆弧面,在校准调整时,通过灯具单元的下表面在推力承受部的上表面上滑动,从而确保灯具单元的顺滑的转动动作。 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车辆用前照灯中,推力承受部安装在框架或托架等支撑体上。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942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12885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前照灯中,推力承受部作为与致动器不同的独立部件而设置。因此,需要在将推力承受部组装在框架或者托架等支撑体上之后,再将致动器组装在规定的各部分上,产生组装工序多、组装作业中的作业性降低、以及作业时间增加这些问题。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课题在于,克服上述问题点,实现组装作业中的作业性的提高。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车辆用前照灯设有灯具外框,其由在一侧开口的灯具壳体和闭塞该灯具壳体的上述开口的灯罩构成;灯具单元,其配置在上述灯具外框的内部;支撑体,其可向至少两个方向转动地支撑上述灯具单元;以及致动器,其使上述灯具单元相对于上述支撑体转动,并且,该致动器配置在上述灯具单元的下方,与上述灯具单元的下端部连结,使上述致动器由盒体和驱动机构构成,该驱动机构配置在该盒体上,与上述灯具单元连结,承受上述灯具单元的载荷的推力承受部,与上述致动器的盒体一体地设置。 因此,在车辆用前照灯中,承受灯具单元的载荷的推力承受部构成致动器的盒体的一部分。 专利技术的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的特征在于,具有灯具外框,其由在一侧开口的灯具壳体和闭塞该灯具壳体的上述开口的灯罩构成;灯具单元,其配置在上述灯具外框的内部;支撑体,其可向至少两个方向转动地支撑上述灯具单元;以及致动器,其使上述灯具单元相对于上述支撑体转动,并且,该致动器配置在上述灯具单元的下方,与上述灯具单元的下端部连结,使上述致动器由盒体和驱动机构构成,该驱动机构配置在该盒体上,与上述灯具单元连结,承受上述灯具单元的载荷的推力承受部,与上述致动器的盒体一体地设置。 由此,无需在将推力承受部组装在支撑体上之后,再将致动器组装在规定的各部分上,可以实现组装工序减少,提高组装作业中的作业性。 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中,由于上述致动器由下述部件构成主体部,其具有上述驱动机构,向前后方向移动而使上述灯具单元向规定的方向转动;以及支撑部,其安装在上述支撑体上,可向前后方向移动地支撑上述主体部,因此,可以以简单的结构使灯具单元顺滑地转动。 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中,由于通过上述驱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向前后方向移动而使上述灯具单元向规定的方向转动,所以可以以简单的结构使灯具单元顺滑地转动。 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中,由于在上述支撑体上设有支撑体侧卡合部,在上述推力承受部上设有与上述支撑体侧卡合部卡合的承受部侧卡合部,上述承受部侧卡合部与上述支撑体侧卡合部卡合,而将上述致动器的盒体的至少一部分安装在上述支撑体上,所以不仅以简单的构造形成致动器,而且可以容易地将盒体安装在支撑体上。 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中,由于设有多个上述支撑体的支撑体侧卡合部,在上述盒体上设有可弹性变形的弹性卡合部,使上述盒体的弹性卡合部产生弹性变形而与上述支撑体的至少一个支撑体侧卡合部卡合,所以可以容易并可靠地将致动器安装在支撑体上。附图说明 图1是与图2至图8 —起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实施方式的图,本图是示意纵剖面图。 图2是将内部结构部分省略而表示的分解斜视图。 图3是将内部结构部分省略而表示的斜视图。 图4是支撑体的放大斜视图。 图5是在从与图4不同的方向观察的状态下表示的支撑体的放大斜视图。 图6是将致动器向支撑体安装的途中的状态进行部分剖面而表示的示意俯视图。 图7是将致动器安装在支撑体上的状态进行部分剖面而表示的示意俯视图。 图8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致动器的斜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的最佳方式进行说明(参照图1 图8)。 车辆用前照灯1、1分别安装配置在车体的前端部的左右两端部上。车辆用前照灯1如图1所示,具有灯具壳体2,其具有向前方开口的凹部;以及灯罩3,其闭塞该灯具壳体2的开口面。由灯具壳体2和灯罩3构成灯具外框4,该灯具外框4的内部空间形成为灯室5。 在灯具壳体2的后端部形成有前后贯穿的安装用开口 2a。在灯具壳体2的下端部形成有上下贯穿的配置用开口 2b。 在灯室5中配置有支撑体6。支撑体6通过未图示的对准调整机构,可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自由倾斜移动地支撑在灯具壳体2上。如图1及图2所示,支撑体6具有下述部件而构成基座部7,其朝向上下方向;柱部8、8,其从该基座部7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向上方突出;以及悬臂部9,其将该柱部8、8的上端部之间连结。在悬臂部9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上形成有支撑承受部9a。 在基座部7上形成有上下贯穿的安装孔7a(参考图2及图3)。 在基座部7上,在安装孔7a的左右两侧的开口缘处分别设有第1支撑体侧卡合部10、10(参考图4和图5)。第1支撑体侧卡合部10、 10形成为舌片状。 在基座部7的下表面侧的后端部上,在左右两端部上分别形成有第2支撑体侧卡合部11、11。第2支撑体侧卡合部1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具有:灯具外框,其由在一侧开口的灯具壳体和闭塞该灯具壳体的上述开口的灯罩构成;灯具单元,其配置在上述灯具外框的内部;支撑体,其可向至少两个方向转动地支撑上述灯具单元;以及致动器,其使上述灯具单元相对于上述支撑体转动,并且,该致动器配置在上述灯具单元的下方,与上述灯具单元的下端部连结,使上述致动器由盒体和驱动机构构成,该驱动机构配置在该盒体上,与上述灯具单元连结,承受上述灯具单元的载荷的推力承受部,与上述致动器的盒体一体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岛计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