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含氮杂环衍生物及其在治疗神经精神疾病药物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4725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苯并含氮杂环衍生物及其在治疗神经精神疾病药物的应用,药理试验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衍生物具有较好的抗精神分裂症作用及较小的毒性。所述的衍生物为具有以下结构通式化合物的游离碱或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苯并含氮杂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病患,是所有精神疾病中最严重、危害最大的 一种,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1 % ,随着社会环境的恶化和生活压力的与日倶增,发病率 呈明显上升趋势。多数精神分裂患者由于治疗周期长、费用高、副作用大而放弃治疗,往往 会导致更严重的社会后果。 大量研究表明,脑内多巴胺系统和5-羟色胺系统与人体正常精神活动密切相关, 如以上二种神经递质紊乱可导致多种神经精神类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神经性疼痛、躁狂 症、焦虑症、帕金森氏病以及抑郁症等,在上述多种疾病中,又以精神分裂症与多巴胺系统 和5-羟色胺系统最为密切。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药物主要为传统抗精神病药(如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和非 典型抗精神病药(如D2/5_HT双重拮抗剂),其中,传统抗精神病药由于容易导致锥体外系 症状(EPS)而逐渐被淘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种类繁多,但并没有哪一个药物对于精神分 裂症整体谱系的改善有绝对的优势,多数是对阳性或阴性症状中的某一症状有所改善,或 副作用降低,究其原因是由于药物对多巴胺和5-羟色胺系统的调节未能达到平衡,影响影 响药物的疗效,甚至产生因此寻找毒副作用低,起效快,治疗谱宽的新型抗精神分裂药一直 是世界制药业的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公开一种苯并含氮杂环衍生物,以克服现有药 物起效慢,治疗谱窄以及具有锥体外系症状明显、催乳素升高等副作用的缺陷,解决临床难 题,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公开上述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精神分裂症及相 关的神经精神类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苯并含氮杂环衍生物为具有如结构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或该化合物的游离碱或盐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 通式(1)中: X为氧、氨基或取代氨基; Y环为含N原子的5-7元杂环,该杂环中还包含从0、 S或N中任选的杂原子; m为0,l,2,n为1-5的整数; &代表氢、C「C4的烷基、C5或C6的脂肪环、苯、取代苯基或羟基; R2代表氢、Q-Q的烷基、C5或C6的脂肪环、苯、取代苯基、羟基、氨基、取代氨基、c「c4烷氧基、crc4酰基或卤素;其中crc4的烷基、crc4烷氧基、crc4酰基、c5或c6的脂肪环上的烷基部分可以任选被1-3个氟原子取代; r3代表氢、卤素、cr-c4烷基、q—c;烷氧基、氨基或取代氨基,在cr-c4烷基和C「-Q烷氧基中可以含N、 S、 0或F等原子; R4代表氢、Q-Q的烷基、C5或C6的脂肪环、苯、取代苯基、羟基、氨基、取代氨基、q-q烷氧基、c「c;酰基、卤素、羧酸或羧酸酯等中的一种,其中q-q的烷基、c「c;烷氧基、 q-q酰基、c5或c6的脂肪环上的烷基部分可以任选被i-3个氟原子取代; R5、 R6分别代表氢、C「C4的烷基、C5或C6的脂肪环、五元或六元含一或二个N, 0, S杂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的脂肪环、苯、取代苯基、羟基、c「c;烷氧基、c「c;酰基、卤素、羧酸、 羧酸酯、氨基、取代氨基、硝基或乙腈等中的一种,其中c「c;的烷基、q-q烷氧基、C「C4酰基、C5或C6的脂肪环上的烷基部分可以任选被1-3个氟原子取代; 所涉及的取代氨基为氨基上含Q-Q的烷基、C5或C6的脂肪环、苯或取代苯基; 所涉及的取代苯基为苯环上含有1至4个取代基,取代基是卤素、羟基、烷氧基或 氨基基团; 优选的,m二l; 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苯并含氮杂环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结构中的不对称碳为非手性 和手性碳原子。 在通式1的化合物为游离碱的情况下,它们均能够与各种无机酸和有机酸形成各 种不同的盐。 所述的盐为含有药物上可接受的阴离子的盐,诸如盐酸盐、氢溴酸盐、氢碘酸盐、 硝酸盐、硫酸盐或硫酸氢盐、磷酸盐或酸式磷酸盐、乙酸盐、乳酸盐、柠檬酸盐、酒石酸盐、马 来酸盐、富马酸盐、葡糖酸盐、糖二酸盐、苯甲酸盐、甲磺酸盐、乙磺酸盐、苯磺酸盐、对甲苯 磺酸盐,其中盐酸盐、氢溴酸盐、硫酸盐、三氟醋酸盐、酒石酸盐或甲磺酸盐,所说的盐优选 含o. 5-3分子的结晶水,优选为盐酸盐、氢溴酸盐、硫酸盐、三氟醋酸盐或甲磺酸盐; 所述的苯并含氮杂环衍生物,包括 1-1 7-(4-(3,4-二氢-2异喹啉基)正丁氧基)_3, 4_ 二氢_2 (1H)喹诺酮盐 酸盐、 1-2 7-(3-(3,4-二氢-2异喹啉基)正丙氧基)_3, 4_ 二氢_2 (1H)喹诺酮盐 酸盐、 1-3 7-(2-(3,4-二氢-2异喹啉基)乙氧基)-3,4-二氢-2(lH)喹诺酮盐酸^! .、 1-4 7-(4-(3,4-二氢-2异喹啉基)正戊氧基)_3, 4_ 二氢_2 (1H)喹诺酮、 1-5 E-7-(4-(3,4-二氢-2异喹啉基)-2-丁烯氧基)-3,4-二氢-2(lH)喹 诺酮、诺酮、4-二氢4-二氢喹诺酮、 喹诺酮、 喹诺酮、 1-6 Z-7-(4-(3,4-二氢-2异喹啉基)-2-丁烯氧基)-3, 4-二氢-2 (1H)喹1-7 7-(((lR,2S)-2-((3,4-二氢-2(lH)异喹啉基)甲基)环己基)甲氧基)-3, -2_(1H)喹诺酮、1-8 7-(((lR,2R)-2-((3,4-二氢-2(lH)异喹啉基)甲基)环己基)甲氧基)-3, -2_(1H)喹诺酮、氯-3, 4- 二氢-2 异喹啉基)正丁氧基)_3, 4- 二氢-2 (1H)II-l 7.II-2 7.II-3 7.II-4 7氢-2(lH)喹诺酮、 II-5 7 氢-2(lH)喹诺酮 II-6 7 氢-2(lH)喹诺酮、 II-7 7 氢-2(lH)喹诺酮、 II-8 7-(4-(7 喹诺酮、 II-9 7-(4-(5(4-(4-(4--(4--(4--(4--(4-(5-(6-(7-(5, (7-(6, (6-氯-3, 4- 二氢-2 异喹啉基)正丁氧基)_3, 4- 二氢-2 (1H) 氯-3, 4- 二氢-2 异喹啉基)正丁氧基)_3, 4- 二氢-2 (1H)6- 二甲氧基-3, 4- 二氢-2 异喹啉基)正丁氧基)_3, 4- 二 -甲氧基-3,4-二氢-2异喹啉基)正丁氧基)-3,4-二7- 二甲氧基-3, 4- 二氢-2 异喹啉基)正丁氧基)_3, 4- 二 -甲氧基-3,4-二氢-2异喹啉基)正丁氧基)-3,4-二 甲基-3,4-二氢-2异喹啉基)正丁氧基)-3,4-二氢-2(lH) 甲氧基-8-溴-3, 4- 二氢-2 异喹啉基)正丁氧基)_3, 4- 二氢-2(lH)喹诺酮、 11-10 7-(4-(5,6-二氯-3,4-二氢-2异喹啉基)正丁氧基)-3,4-二 氢-2(lH)喹诺酮 n-n 7-(4-(2-异吲哚啉基)正丁氧基)-3,4-二氢-2QH)-喹诺酮、 11-127-(4-(4,5-二氢-2(3H)-lH-苯并氮杂卓)正丁氧基)-3,4-二 氢-2(lH)喹诺酮、 11-13 7-(4-(4,5-氢-2(lH)喹诺酮、 III-l 7-(4-(5,6_ 噁唑酮、 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苯并含氮杂环衍生物,其特征在于,为具有如结构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或该化合物的游离碱或盐:  *** (1)  通式(1)中:  X为氧、氨基或取代氨基;  Y环为含N原子的5-7元杂环;  m为0,1,2,n为1-5的整数;  R↓[1]代表氢、C↓[1]-C↓[4]的烷基、C↓[5]或C↓[6]的脂肪环、苯及取代苯基或羟基;  R↓[2]代表氢、C↓[1]-C↓[4]的烷基、C↓[5]或C↓[6]的脂肪环、苯及取代苯基、羟基、氨基、取代氨基、C↓[1]-C↓[4]烷氧基、C↓[1]-C↓[4]酰基或卤素;  R↓[3]代表氢、卤素、C↓[1]--C↓[4]烷基、C↓[1]--C↓[4]烷氧基、氨基或取代氨基;  R↓[4]代表氢、C↓[1]-C↓[4]的烷基、C↓[5]或C↓[6]的脂肪环、苯、取代苯基、羟基、氨基、取代氨基、C↓[1]-C↓[4]烷氧基、C↓[1]-C↓[4]酰基、卤素、羧酸或羧酸酯;  R↓[5]、R↓[6]分别代表氢、C↓[1]-C↓[4]的烷基、C↓[5]或C↓[6]的脂肪环、五元或六元含一或二个N,O,S杂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的脂肪环、苯、取代苯基、羟基、C↓[1]-C↓[4]烷氧基、C↓[1]-C↓[4]酰基、卤素、羧酸、羧酸酯、氨基、取代氨基、硝基或乙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其彭少平蔡王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华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