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轴箱通风迷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6978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油气分离效果好的曲轴箱通风迷宫,迷宫的主体为一个长方体状的空腔,主体具有出风口和进风口;空腔内在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间隔设置有多组隔板,每组隔板由靠近进风口方向的第一隔板、靠近出风口方向的第二隔板组成,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间距2~10mm;第一隔板的顶部与主体的顶板之间具有第一过气间隙,第一隔板的中央开有通孔;第二隔板的侧边与主体的侧板之间具有第二过气间隙;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的底部设置有回油孔。上述曲轴箱通风迷宫利用主体内壁与隔板之间、隔板与隔板之间所形成的间隙作为油气的流经通道,使油气在狭窄的间隙中流动,增加了油气与隔板及主体内壁的接触面积和碰撞次数,改善了油气分离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领域的曲轴箱通风系统,特别涉及到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曲轴 箱通风迷宫。
技术介绍
现有结构的曲轴箱通风迷宫是通过布置挡油隔板使油气沿壁面流动而吸附于壁 面上及通过使气流改变方向来将油气中的油通过离心分离而形成油和气的分离,通常所布 置挡油隔板距离较远,使油气沿壁面流动效果及气流拐弯效果不明显,油气分离效果不太 好,另外为了增大气流与隔板的接触面积,需要多增加隔板数量,成本较高。当迷宫的油气 分离效率不高时,需要另外再增加布置油气分离器来分离机油,增加零件和成本。另外原先 的迷宫还需要设计单独的回油通道及采取油气隔绝措施,也造成了结构上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油气分离效果好的曲轴箱通风迷宫。本专利技术的曲轴箱通风迷宫的主体为一个长方体状的空腔,所述主体的顶部具有出 风口,底部具有进风口 ;关键在于所述空腔内在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间隔设置有多组隔板, 每组隔板由靠近进风口方向的第一隔板、靠近出风口方向的第二隔板组成,第一隔板与第 二隔板间距2 IOmm ;所述第一隔板的顶部与所述主体的顶板之间具有第一过气间隙,第 一隔板的中央开有通孔;所述第二隔板的侧边与所述主体的侧板之间具有第二过气间隙; 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的底部设置有回油孔。上述曲轴箱通风迷宫中的气体流动方向如下油气从进风口进入后,首先通过第 一过气间隙、第一隔板的通孔流向第二隔板,在受到第二隔板阻挡后,会在第一隔板、第二 隔板之间反复撞击,并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的间隙流向第二隔板两侧的第二过气间隙, 经过90度的折弯后流向下一组的隔板,直到流到出风口处。分离出来的油滴经过回油孔流 回进风口处,最终流回油底壳。因为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的间距较近,强迫油气贴着隔板流 动,加大油气吸附率,同时气体在流动过程中必须经过90度的折弯,大大增强了油气分离 的效果。第一过气间隙设置在顶部,使气流由上至下流动,有助于隔板上吸附的机油向下流 动、回收。所述第二隔板两侧的侧边具有朝向出风口方向的折边,所述折边与所述主体的侧 板平行。折边延长了油气在狭小通道内的流动路程,增加了油气与隔板的接触面积,有助于 增强油气分离的效果。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斜向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与主体形成的进风口背对出风口 一 侧,这样当油气从进风口进入时,首先会撞击到挡板上,改变了油气的方向,有助于油气分离。所述第一隔板的侧边与所述主体的侧板之间具有第三过气间隙,所述第二隔板的 顶部与所述主体的顶板之间具有第四过气间隙。第三过气间隙、第四过气间隙可以在发动机负荷大、油气量大的时候提供辅助的气体通道,避免影响发动机性能。本专利技术的曲轴箱通风迷宫设置了多组隔板,并利用主体内壁与隔板之间、隔板与 隔板之间所形成的间隙作为油气的流经通道,使油气在狭窄的间隙中流动,增加了油气与 隔板及主体内壁的接触面积和碰撞次数,从而改善了油气分离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曲轴箱通风迷宫的正向剖视图;图2为图1的B-B剖视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的曲轴箱通风迷宫的主体为一个由气门室罩盖1和围 板2所围成的长方体状的空腔,主体的顶部中央具有出风口 3,底部两侧具有进风口 4;出风 口 3和每个进风口 4之间均间隔设置有两组隔板,每组隔板由靠近进风口 4方向的第一隔 板5、靠近出风口 3方向的第二隔板6组成,第一隔板5与第二隔板6间距2 IOmm ;第一 隔板5的顶部与气门室罩盖1的盖板之间具有1 IOmm的第一过气间隙9,第一隔板5的 中央开有直径为1 15mm的通孔10 ;第二隔板6的侧边与气门室罩盖1的侧板之间具有 1 IOmm的第二过气间隙16。第二隔板6两侧的侧边具有朝向出风口 3方向的折边8,折边8与气门室罩盖1的 侧板平行。进风口 4处设置有斜向的挡板7,挡板7的倾斜方向使进风口背对出风口 3—侧。第一隔板5的侧边与气门室罩盖1的侧板之间具有第三过气间隙15,第二隔板6 的顶部与气门室罩盖1的顶板之间具有第四过气间隙13。第三过气间隙15、第四过气间隙 13小于Imm0第三过气间隙15、第二过气间隙16的底部构成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的回油孔。上述多组隔板之间形成靠近进风口 4方向的第一稳压腔11和靠近出风口 3方向 的第二稳压腔12。上述曲轴箱通风迷宫中的气体流动方向如下油气从进风口 4进入后,首先会撞 击到挡板7上并改变方向,流向主体的端壁,经过反射、汇集后再通过第一过气间隙9、第一 隔板的通孔10流向第二隔板6,在受到第二隔板6阻挡后,会在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之 间反复撞击,并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的间隙14流向第二隔板两侧的第二过气间隙16,经 过90度的折弯后流到第一稳压腔11,然后再流向下一组的隔板及第二稳压腔12,最后通过 出风口 3流出。分离出来的油滴经过第三过气间隙15、第二过气间隙16的底部流回进风口 4处,最终流回油底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曲轴箱通风迷宫,其主体为一个长方体状的空腔,所述主体的顶部具有出风口,底部具有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在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间隔设置有多组隔板,每组隔板由靠近进风口方向的第一隔板、靠近出风口方向的第二隔板组成,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间距2~10mm;所述第一隔板的顶部与所述主体的顶板之间具有第一过气间隙,第一隔板的中央开有通孔;所述第二隔板的侧边与所述主体的侧板之间具有第二过气间隙;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的底部设置有回油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曲轴箱通风迷宫,其主体为一个长方体状的空腔,所述主体的顶部具有出风口,底部具有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在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间隔设置有多组隔板,每组隔板由靠近进风口方向的第一隔板、靠近出风口方向的第二隔板组成,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间距2~10mm;所述第一隔板的顶部与所述主体的顶板之间具有第一过气间隙,第一隔板的中央开有通孔;所述第二隔板的侧边与所述主体的侧板之间具有第二过气间隙;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的底部设置有回油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箱通风迷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两侧的侧边具有 朝向出风口方向的折边,所述折边与所述主体的侧板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轴箱通风迷宫,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高高建鹏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