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领域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涉及一种将废弃笋壳资源通过 微生物发酵,生产高质量的堆肥和多功能有机无机复混肥工艺。
技术介绍
各种农业废弃物是农业生产和再生产链环中资源投入与产出在物质和能量上的 差额,是资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能量流失份额,将其用于肥料开发,尤其是有机无机多 功能复混肥开发在满足不同作物对养分需求的同时,避免土壤性质恶化、保持农业生态平 衡,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废弃笋壳资源是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的10余个省(区)如 四川、福建、浙江一带特有的竹笋加工废弃物,其营养成分丰富,但纤维含量高,结构致密, 不易发酵降解。CN1793068A “废笋壳转化为有机肥料的生产工艺”和CN1887822 “笋壳有 机无机复合肥及其生产方法”专利技术,都从利用废弃笋壳生产有机肥、复合肥角度提出了 再生利用笋壳资源的途径,“以农还农”,具有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但以上两种专利中开 发的笋壳有机肥在施用后难以被土壤中大多数微生物直接利用作为碳源物质而转化利用, 影响农用效果,成为笋壳有机无机肥高效开发中的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研究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笋壳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中,取各原料重量组分为:60-70份笋壳、30-40份畜禽粪便和0.5-1份微生物菌剂,这些原料按如下工艺流程生产:先把笋壳粉碎,再与畜禽粪便进行原料混和,接入微生物菌剂混匀,进入生物发酵过程;对发酵完成的混合有机物干燥粉碎,并按作物需要进行营养配比,然后挤压造粒成笋壳多功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伟勇,贾燕芳,石沁吟,陈晓南,蒋玉根,朱宏彪,何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