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和轨道交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74499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岔和轨道交通系统,道岔包括:固定梁,所述固定梁限定出:四个岔口,所述四个岔口分别为第一岔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岔和轨道交通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尤其是涉及一种道岔和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的道岔,在两个固定梁之间设置活动梁,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活动梁在两个固定梁之间移动,以切换不同的行车通道

由于活动梁是一个整体,活动梁的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移动不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道岔,该道岔体积小,重量轻

[000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道岔的轨道交通系统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道岔,包括:固定梁,所述固定梁限定出:四个岔口,所述四个岔口分别为第一岔口

第二岔口

第三岔口

第四岔口,所述四个岔口的连线为四边形,所述第一岔口和所述第三岔口呈对角设置;四个通道,所述四个通道分别为第一通道

第二通道

第三通道

第四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接所述第一岔口和所述第二岔口,所述第二通道连接所述第一岔口和所述第三岔口,所述第三通道连接所述第四岔口和所述第二岔口,所述第四通道连接所述第四岔口和所述第三岔口;活动梁,所述活动梁的顶面构造为供轨道车辆的走行轮行走的第一走行面,所述活动梁包括:第一动梁,所述第一动梁设在所述第一岔口处且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并集区域移动,以用于切换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中的一个通行;第二动梁,所述第二动梁设在所述第二岔口处且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的并集区域移动,以用于切换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中的一个通行;第三动梁,所述第三动梁设在所述第三岔口处且在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的并集区域移动,以用于切换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中的一个通行;第四动梁,所述第四动梁设在所述第四岔口处且在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的并集区域移动,以用于切换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中的一个通行;第五动梁,所述第五动梁设在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的交汇处的靠近所述第一岔口和所述第四岔口的一侧,且在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的并集区域移动,以用于切换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中的一个通行;第六动梁,所述第六动梁设在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的交汇处的靠近所述第二岔口和所述第三岔口的一侧,且在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的并集区域移动,以用于切换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中的一个通行;所述第一至第四动梁均包括:转动梁和移动梁,每个所述转动梁的一端上设置有转动中心,每个所述转动梁可绕各自的所述转动中心转动,每个所述移动梁与所述转动梁的另一端相连且可沿各自的预设路径移动

[000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道岔,通过将活动梁构造为可转动的转动梁和与转动梁枢转相连的移动梁,从而使得活动梁在不同位置时可以改变形态,只需要改变转动梁和移动梁的位置即可实现不同行车通道的切换,与现有技术的整体式活动梁的道岔相比,本申请的
转动梁和移动梁的宽度较小,道岔体积小

重量轻,而且运动灵活

[0007]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
/
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09]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固定梁的俯视图;
[0010]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道岔的第一行车通道导通和第四行车通道导通的示意图;
[0011]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道岔的第二行车通道导通后的示意图;
[0012]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道岔的第三行车通道导通后的示意图;
[0013]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转向架与道岔配合的示意图;
[0014]图6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移动组件与第一至第四动梁的移动梁配合的示意图;
[0015]图7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与第一至第四动梁的移动梁配合的侧视图;
[0016]图8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的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0017]图9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0018]图
10
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移动组件的示意图;
[0019]图
11
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道岔的侧视图;
[0020]图
12
是图
11
圈示
A
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
13
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的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0022]图
14
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0023]图
15
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驱动装置与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配合的示意图;
[0024]图
16
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驱动装置与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配合的爆炸图;
[0025]图
17
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车辆与道岔配合的示意图;
[0026]图
18
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与第一至第四动梁的移动梁配合的侧视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第一定梁
11
,第二定梁
12
,第三定梁
13
,第四定梁
14
,第五定梁
15
,第六定梁
16

[0029]第一动梁
21
,第二动梁
22
,第三动梁
23
,第四动梁
24
,第五动梁
25
,第六动梁
26

[0030]第一岔口
101
,第二岔口
102
,第三岔口
103
,第四岔口
104
,转动中心
105
,第一导向

106
,第二导向轨
107
,转动梁
108
,移动梁
109

[0031]第一通道
01

R11

011

R12

012

R13

013

[0032]第二通道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道岔,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梁,所述固定梁限定出:四个岔口,所述四个岔口分别为第一岔口

第二岔口

第三岔口

第四岔口,所述四个岔口的连线为四边形,所述第一岔口和所述第三岔口呈对角设置;四个通道,所述四个通道分别为第一通道

第二通道

第三通道

第四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接所述第一岔口和所述第二岔口,所述第二通道连接所述第一岔口和所述第三岔口,所述第三通道连接所述第四岔口和所述第二岔口,所述第四通道连接所述第四岔口和所述第三岔口;活动梁,所述活动梁的顶面构造为供轨道车辆的走行轮行走的第一走行面,所述活动梁包括:第一动梁,所述第一动梁设在所述第一岔口处且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并集区域移动,以用于切换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中的一个通行;第二动梁,所述第二动梁设在所述第二岔口处且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的并集区域移动,以用于切换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中的一个通行;第三动梁,所述第三动梁设在所述第三岔口处且在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的并集区域移动,以用于切换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中的一个通行;第四动梁,所述第四动梁设在所述第四岔口处且在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的并集区域移动,以用于切换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中的一个通行;第五动梁,所述第五动梁设在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的交汇处的靠近所述第一岔口和所述第四岔口的一侧,且在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的并集区域移动,以用于切换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中的一个通行;第六动梁,所述第六动梁设在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的交汇处的靠近所述第二岔口和所述第三岔口的一侧,且在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的并集区域移动,以用于切换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中的一个通行;所述第一至第四动梁均包括:转动梁和移动梁,每个所述转动梁的一端上设置有转动中心,每个所述转动梁可绕各自的转动中心转动,每个所述移动梁与所述转动梁的另一端相连且可沿各自的预设路径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梁包括:第一定梁和第二定梁,所述第一定梁由所述第一岔口延伸至所述第二岔口,所述第二定梁由所述第四岔口延伸至所述第三岔口;第三定梁和第四定梁,所述第三定梁和所述第四定梁均位于所述第一定梁和所述第二定梁之间,且所述第三定梁相对于所述第四定梁靠近所述第一岔口和所述第四岔口设置;第五定梁和第六定梁,所述第五定梁位于所述第三定梁和所述第四定梁的靠近所述第一定梁的一侧,所述第六定梁位于所述第三定梁和所述第四定梁的靠近所述第二定梁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通道包括依次设置的
R11

、R12

、R13
段,所述
R11
段位于所述第一定梁和所述第三定梁之间,所述
R12
段位于所述第一定梁和所述第五定梁之间,所述
R13
段位于所述第一定梁和所述第四定梁之间;所述第二通道包括依次设置的
R21

、R22

、R23

、R24

、R25
段,所述
R21
段位于所述
第一定梁和所述第三定梁之间,所述
R22
段位于所述第三定梁和所述第五定梁之间,所述
R23
段位于所述第五定梁和所述第六定梁之间,所述
R24
段位于所述第四定梁和所述第六定梁之间,所述
R25
段位于所述第四定梁和所述第二定梁之间;所述第三通道包括依次设置的
R31

、R32

、R33

、R34

、R35
段,所述
R31
段位于所述第三定梁和所述第二定梁之间,所述
R32
段位于所述第三定梁和所述第六定梁之间,所述
R33
段位于所述第五定梁和所述第六定梁之间,所述
R34
段位于所述第五定梁和所述第四定梁之间,所述
R35
段位于所述第一定梁和所述第四定梁之间;所述第四通道包括依次设置的
R41

、R42

、R43
段,所述
R41
段位于所述第三定梁和所述第二定梁之间,所述
R42
段位于所述第六定梁和所述第二定梁之间,所述
R43
段位于所述第四定梁和所述第二定梁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梁和所述第二动梁的转动梁的转动中心设置在所述第五定梁上,所述第三动梁和所述第四动梁的转动梁的转动中心设置在所述第六定梁上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梁位于所述第五定梁的靠近所述第一岔口的一侧且可在所述第一定梁和所述第三定梁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动梁的移动梁与所述第三定梁贴合时,所述第一动梁与所述第一定梁构成所述
R11
段的两个侧梁,在所述第一动梁的移动梁与所述第一定梁贴合时,所述第一动梁与所述第三定梁构成所述
R21
段的两个侧梁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梁位于所述第五定梁的靠近所述第二岔口的一侧且可在所述第一定梁和所述第四定梁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二动梁的移动梁与所述第四定梁贴合时,所述第二动梁与所述第一定梁构成所述
R13
段的两个侧梁,在所述第二动梁的移动梁与所述第一定梁贴合时,所述第二动梁与所述第四定梁构成所述
R35
段的两个侧梁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动梁位于所述第六定梁的靠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贤李道林唐景华肖晓斌周志榜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