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心和用于制造用于岔心的翼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793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岔心(10)和用于制造这种岔心的方法,所述岔心包括:翼轨(16,18),所述翼轨至少分别具有路轨头部(62,64)和路轨桥接部(66,68);以及可运动地布置在翼轨之间的岔心尖部(12),其中,在岔心尖部和翼轨之间的车轮转移区域在岔心尖部的区域中伸延,岔心尖部贴靠在该翼轨处。每个翼轨(16,18)与岔心尖部(12)分开地具有至少在车轮转移区域的长度上延伸的区段(20,22),所述区段由经锻造的块体制造。制造。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岔心和用于制造用于岔心的翼轨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岔心,所述岔心包括可运动地布置在翼轨之间的岔心尖部,其中,车轮转移区域在岔心尖部的区域中伸延。

技术介绍

[0002]作为道岔一部分的岔心可实现在交叉轨道之间的过渡。可弹性地运动的岔心尖部的基本特征在于,行驶棱边闭合,由此车轮始终在相关区域中得到引导和承载。在此,岔心尖部通过锁闭元件以力配合和形状配合的方式抵着相应的翼轨靠放。为此,从道岔驱动装置伸出来调节杆,该调节杆与岔心尖部连接,以便使所述岔心尖部运动并且靠放到翼轨之一处。
[0003]翼轨通常是由常规型材、如60E1制成的轧制常规路轨。由此决定地,由于标准横截面和与路轨材料的相关性,关于翼轨设计的结构可能性受限。
[0004]例如,由EP1455016A2或EP1455017A2可以得到带有可弹性地运动的岔心尖部的岔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除了可弹性地运动的岔心尖部之外,还存在带有刚性的岔心尖部的岔心、即相对于翼轨不可调节的岔心尖部。
[0006]本专利技术基于以下任务:如此改进带有可运动的岔心尖部的岔心,使得在翼轨和岔心尖部之间的转移区域中能实现几乎最佳的几何结构设计。在驶过岔心时的舒适度也应提高,尤其是避免或减少冲击。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岔心中得以使用的构件的磨损和负荷都应减少。
[0008]为了解决这些方面之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本专利技术基本上设置成,每个翼轨与岔心尖部分开地具有至少在车轮转移区域的长度上伸延的区段,所述区段相应由经锻造的块体制造。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岔心,在该岔心中,在车轮转移区域中,翼轨的区段通过经预锻造的钢块体取代,该钢块体被切削加工。根据现有技术,可运动的岔心的翼轨在整个长度上基本上由轧制的常规型材组成,由此导致关于几何结构特性的限制。
[0010]由经锻造的块体制成的区段尤其是以闪光对焊方法与常规路轨的区段连接,所述常规路轨的区段在由经锻造的钢块体组成的区段的前面和后面伸延。
[0011]在相应的翼轨中的块体区段的主要优点应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区域在几何结构设计和所使用的材料方面可以更自由地进行设计;因为根据现有技术使用的常规型材由于其标准横截面及其与有限的路轨材料的相关性而在其结构可能性方面受到限制。
[0012]与常规路轨型材相比,可以实现更高的惯性矩和阻力矩,从而出现较小的弯曲应力。
[0013]尤其是设置成,单独制造的区段具有在1.2m和12m之间的长度,而由此不应对根据
本专利技术的教导进行限制。
[0014]作为针对区段的材料使用抗拉强度Rm为1175Mpa≤Rm≤1500MPa、断裂伸长率A为9%≤A≤12%、布氏硬度HBW为350HB≤HBW≤500HB的钢。示例性地列举铬贝氏体钢。布氏硬度在球直径d=2.5mm、测试力F=1.839kN且作用持续时间为10秒

15秒的情况下测量。
[0015]通过使用经锻造的块体(该块体也可称为板坯)以及经由切削加工制造翼轨区段,得到关于几何结构要求的高精度。同时,避免了在使用常规路轨时因弯曲或折弯而出现的临界固有应力。
[0016]由于岔心尖部本身也可以由上述材料特性的材料组成,尤其是也可以是经锻造的构件,因此转移区域具有高的阻力能力,由此磨损是小的。
[0017]由于可以通过切削加工块体来实现所期望的结构设计,因此区段的质量、即翼轨块体可以有针对性地与动态负荷相适配,所述动态负荷例如由特征性的车辆行为或车速产生。与常规路轨相比,可以如此选择横截面,使得例如当例如要设置穿通部(如孔)以便引导为了调节岔心尖部要引导穿过所述穿通部的元件、如锁闭杆和测试杆时,则不会如此程度地发生削弱,以至于如在现有技术中那样要采取额外措施才达到所需的强度,如这在常规路轨中的情况那样,在所述常规路轨的桥接部中引入用于调节杆的孔。由此,例如执行对开口的边缘加强。
[0018]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出众之处还在于,具有路轨头部、路轨脚部和在所述路轨头部和路轨脚部之间延伸的桥接部的区段具有用于杆元件(如锁闭杆或测试杆)的穿通开口,其中,翼轨区段的桥接部至少在穿通开口的区域内具有厚度D,其中,D≥30mm,尤其是D≥40mm,特别优选地40mm≤D≤60mm,完全特别优选地45mm≤D≤50mm。
[0019]特别要强调的是,岔心尖部的尖部区域在翼轨区段处的贴靠面是在翼轨区段的侧面中的相对于翼轨区段的行驶棱边凹入地伸延的区域的区段、如铣入部。
[0020]起作用的岔心尖部在凹入的区域中开始,所述起作用的岔心尖部被降低并且在侧面被驶近。尚未发生车轮在上侧上的滚动。
[0021]起作用的岔心尖部是岔心尖部的始端,从岔心尖部起,岔心尖部被用作或可被用作侧向引导部。
[0022]从起作用的岔心尖部的始端开始,岔心尖部施加轮辙技术的功能。可以接收侧向力。在起作用的岔心尖部之前,该功能不由岔心尖部的还存在的区域施加,该还存在的区域延伸直至岔心尖部的自由端部。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在翼轨区段和可运动的岔心尖部之间的贴靠面可以有针对性地通过在块体处的铣削如此设计,使得建立尽可能短的行驶棱边中断,而不用考虑关于路轨型材的相关性。
[0024]在此尤其是设置成,相应于在翼轨区段的尤其是背离岔心尖部的一侧上的为了形成凹入的区域而去除的材料的质量,在翼轨区段处保留更多材料。
[0025]“更多材料”在此具有如下质量,该质量与为了形成凹入的区域而去除的材料的质量相对应。因此,由于由块体加工出形成阶梯部的区段,惯性矩不发生或基本上不发生变化。
[0026]基本上是指该面惯性矩的变化不超过
±
20%,优选不超过
±
10%。这不仅在从侧面导入力的情况下(面惯性矩Iy)适用,而且也在朝着头部面的方向力作用的情况(面惯性
矩Ix)适用。
[0027]独立于在翼轨区段中的几何结构变化,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教导而得到的相同的或基本上相同的惯性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应突出的特征而基本上存在于如下区域中,该区域在起作用的岔心尖部和如下区域范围之间延伸,在该区域范围中,岔心尖部从所述区段脱离、即与所述区段间隔开。惯性矩相同或基本上相同的区域的长度LT优选为250mm≤LT≤9000mm。
[0028]换言之,翼轨区段由块体如此尤其是通过铣削加工出,使得其中与基本几何结构构造偏差的区域例如是在高出部或凹入的区域中那样(岔心尖部的尖部在与翼轨区段进行力配合的连接时进入所述凹入的区域中)在与此相邻的区域中附加的质量被保留或移去,所述附加的质量相应于通过几何结构走向变化得到的质量。
[0029]通过相对于基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教导构造的行驶棱边而凹入地伸延的区域,产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教导相对于岔心尖部在其起始区域中的尖部进一步要强调的优点。由此,在起作用的岔心尖部的起始处(在该起始处,岔心尖部被侧向驶向,并且岔心尖部下降,从而在该区域中不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岔心(10),所述岔心包括:翼轨(16,18),所述翼轨至少具有路轨头部(62,64)和路轨桥接部(66,68);以及可运动地布置在所述翼轨之间的岔心尖部(12),其中,在所述岔心尖部和所述翼轨之间的车轮转移区域在所述岔心尖部的区域中伸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翼轨(16,18)可脱离地相互连接,每个翼轨(16,18)与所述岔心尖部(12)分开地具有至少在所述车轮转移区域的长度上延伸的翼轨区段(20,22)或由至少在所述车轮转移区域的长度上延伸的翼轨区段(20,22)组成,所述翼轨区段由经锻造的块体制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岔心,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翼轨区段(20,22)的纵向轴线伸延的横截面中的面惯性矩(Ix、Iy)至少在所述岔心尖部(12)在所述翼轨区段(20,22)处的贴靠面的区域中是相同或基本上相同的,彼此相差最大
±
20%、尤其是最大
±
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岔心,其特征在于,相应于在翼轨区段(20,22)的一区域中的材料质量,所述材料质量在所述区域中通过从所述翼轨区段的基本几何结构的几何结构变化而得到,在几何结构变化的区域中相应的材料质量被去除或保留,以用于实现相同或基本上相同的面惯性矩。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岔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岔心尖部(12)的尖部区域在所述翼轨区段(20,22)处的贴靠面是在所述翼轨区段的侧面(60)中的相对于所述翼轨区段的行驶棱边凹入地伸延的区域(80)的一区段、如铣入部,其中,优选相应于在所述翼轨区段(20,22)的尤其是背离岔心尖部的一侧上的为了形成凹入的区域(80)而去除的材料的质量,在所述翼轨区段处保留更多材料。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岔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岔心尖部(12)的行驶棱边走向以间距E从起作用的岔心尖部(112)出发过渡到通过区段(20,22)的行驶棱边预设的基本走向中,其中,80mm≤E≤150mm。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岔心,所述岔心带有从所述翼轨(16、18)出发的防抬起结构,所述岔心尖部(12)的最前面的区域(104)可调节地布置在所述防抬起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抬起结构一体式地由块体加工出。7.根据至少权利要求6所述的岔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抬起结构一体式地构造在第一定距块(108)中,通过所述第一定距块,所述翼轨区段(20,22)彼此间支撑和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或7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岔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距块(108)与所述翼轨区段(20,22)一体式地由所述块体加工出,所述第一定距块分别具有留空部(106),其中,在翼轨区段已组装的情况下,所述留空部过渡到彼此中以用于构造敞开的腔室,所述岔心尖部(12)的最前面的区域(104)可调节地布置在所述腔室中。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岔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岔心尖部(12)具有尤其是立方体形的基体(54),所述基体带有从该基体出发的在截面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
申请(专利权)人:奥钢联铁路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