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车辆的悬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179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行进车辆的悬架装置具备摆动车架(4)和前轮(26)用的左右悬挂缸(8)。摆动车架(4)以绕左右方向的支承轴(5)上下摆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车身(2)的前部,摆动车架(4)在其后部区域支承前车轴箱(6)使其绕前后方向的中心轴(7)左右摆动自如。左右悬挂缸(8)设置于上述摆动车架(4)。在摆动车架(4)与前车架(3)之间设置有横向振摆限制单元(23),该横向振摆限制单元(23)通过左右方向的抵接来限制上述摆动车架(4)的左右振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拖拉机等行进车辆的悬架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由EP0761481B1公报公知的行进车辆的悬架装置的现有技术中,在发动机的后 部连结变速箱且从发动机向前方突出设置前车架而构成车身,将摆动车架的后部以绕左右 方向的支承轴上下摆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该车身的前部,将架设有前轮的前车轴箱以绕前 后方向的中心轴左右摆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上述摆动车架,在上述前车架设置前轮用的左 右悬挂缸,经由摆动车架利用悬挂缸对从前轮传递到前车轴箱的冲击进行缓冲。由于来自前轮的左右方向的负荷,使得上述摆动车架的前部有时会以后部的支承 轴为中心产生振摆,从而设置横向振摆限制单元,以免上述支承轴的耐久性因该振摆载荷 而降低。 一般,在四轮行进车辆中构成为,利用左右的下连杆以及上连杆等来承受施加到 前车轴箱上的制动力、驱动力,并利用横向杆承受横向载荷,作为上述横向振摆限制单元, 采用一端枢轴支承于车身、另一端枢轴支承于前车轴箱侧的横向杆(例如参照“自動車技 術/、> F义y夕設計(* ~ * )編”第8 9页、发行者为“社团法人自動車技術会”)。 当将该横向杆应用于摆动车架的横向振摆限制时,横向杆连结车身和前车轴箱侧,因此,当 前车轴箱上下动作时,横向杆的前车轴箱侧的另一端以其车身侧的一端为中心进行圆弧运 动。因此,摆动车架的前部在向左右振摆的同时,支承横向载荷。因此,难以避免过度载荷 对摆动车架的后部的支承轴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解决这种现有技术的问题点的行进车辆的悬架装置。一种行进车辆的悬架装置,所述行进车辆具备发动机;包括前侧部分(前部)的 车身,该前侧部分具有从上述发动机向前方延伸的前车架(3);和架设有前轮的前车轴箱, 该悬架装置具备摆动车架和前轮用的左右悬挂缸,在该悬架装置中,为了解决该课题,上述摆动车架以绕左右方向的支承轴上下摆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上述车身的前 部,上述摆动车架支承前车轴箱使其绕前后方向的中心轴(7)左右摆动自如,并且上述左 右悬挂缸设置于上述摆动车架,而且,在上述摆动车架与前车架之间设置有横向振摆限制 单元,该横向振摆限制单元通过左右方向的抵接来限制上述摆动车架的左右振摆。前轮用的左右悬挂缸对从前轮经由前车轴箱施加到摆动车架的绕支承轴的上下 方向的冲击进行缓冲。在载荷变化时,车身的高度变化,因此,摆动车架绕支承轴上下转动, 前车架与前车轴箱的上下间隔变化。当从前轮对摆动车架施加左右方向的负荷时,摆动车 架的前部要以支承于支承轴的后部为中心左右振摆,但是,横向振摆限制单元限制摆动车 架的左右振摆。由此,在本专利技术的悬架装置中,不连结前车架和摆动车架,通过左右方向的抵接来限制摆动车架的振摆。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中,上述前车架具有位于夹着上述摆动车架的位置 的左右侧壁,上述横向振摆限制单元具有能够与上述左右侧壁抵接的旋转体,上述旋转体 在摆动车架的侧面部滚动。当摆动车架稍微向左右振摆时,旋转体与前车架的作为侧面部 的侧壁抵接,限制摆动车架进一步左右振摆。在摆动车架与前车架之间产生左右方向的抵 接状态,但不产生连结状态,因此,即使摆动车架绕支承轴上下转动,也始终以同一条件限 制摆动车架的左右振摆。作为旋转体的抵接对象的侧面部,优选采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固定于左右侧壁的 抵接板。即使抵接板由于旋转体的抵接而磨损也能够更换,容易对旋转体与抵接板之间的 间隙进行维护管理。若将上述摆动车架的前部配置于前车架内,将上述横向振摆限制单元配置于上述 摆动车架的前部与前车架之间,则能够在尽量远离支承轴的位置限制摆动车架的左右振 摆,能够减小施加于支承轴的左右方向的负荷。上述横向振摆限制单元配置在前车架的内侧,由此减少泥土的进入,能够紧凑地 构成。 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左右摆动限制机构的作用的说明图。图5是拖拉机的前部的俯视图。图6是拖拉机的前部的侧视图。图7是沿着图1的X-X线的剖视图。图8是沿着图1的Y-Y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示出拖拉机T的前部的图5、图6中,拖拉机T在发动机E的后部连结前变速箱 M及后变速箱,并且从发动机E向前方突出设置前车架3而构成车身2,在前车架3上支承 着架设左右前轮26的前车轴箱6。在上述前车架3上搭载有散热器R、蓄电池等,并通过发动机罩B覆盖,并且在上述 车身2的后上部侧设置有方向盘、驾驶席等。从上述后变速箱的后轮差速器小齿轮轴取出的前轮动力从前变速箱M的内部传 动轴27经由前轮变速机构28传递到外部传动轴29,并从该外部传动轴29经由万向联轴器 轴30传递到前车轴箱6的前轮差速器小齿轮轴31。上述前轮变速机构28为液压切换式,能够将来自内部传动轴27的前轮动力在与 后轮等速的状态和相对于后轮为1. 3 2. 0倍的增速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后传递至外部传动 轴29。前车轴箱6从内置有前轮差速器装置的中央扩大部6a朝向左右外端逐渐变细,在 左右外端具有最终减速机构33,在中央扩大部6a的背面侧设置有兼用作后部盖的轴承箱 6b且配置有转向34。在图1 图8中,上述前车轴箱6以左右外端能够上下动作的方式支承于摆动车 架4,并且上述前车轴箱6绕作为中心销的中心轴7左右摆动自如,在中央扩大部6a的前部 形成有中心轴7的中心轴前部7F,在兼用作后部盖的轴承箱6b的后部形成有中心轴后部 7R0上述前车架3具有左右一对的外侧板3a、左右一对的内侧板3b以及前板3c,对应 的外侧板3a和内侧板3b左右重合并通过螺栓螺母等固定件或焊接等连结固定,前板3c通 过固定件或焊接等连结固定在左右一对的外侧板3a和左右一对的内侧板3b的前端之间, 上述内侧板3b的内表面形成前车架3的左右侧壁3A。在上述前车架3和前车轴箱6之间设置有悬架机构1,该悬架机构1对来自田地、 路面等的冲击或振动缓冲,并且进行拖拉机T的前部的高度调整、倾斜动作等。上述悬架机 构1与前车架3和前车轴箱6 —起构成悬架装置。上述悬架机构1包括摆动车架4,其以绕支承轴5摆动(上下摆动)自如的方式 支承于前车架3,且将前车轴箱6支承为绕中心轴(轴心沿着前后方向)7摆动(左右摆动) 自如;悬挂缸8,其在前车架3和摆动车架4之间左右设置一对;以及与该左右悬架缸8连 通的液压阀21以及储液器22等。在图1、图2、图7中,在前车架3的后部下面设置有安装台44,在该安装台44上固 接有由金属板或铸件形成的支承托架35,该支承托架35位于发动机E的正下方。该支承托 架35具有由水平板形成的固接部35a ;以及左右一对的轴支承部35b,其通过两张板材以 向下方突出的状态固接于该固接部35a的左右下表面而形成。左右一对的轴支承部35b为 两岔形状,在左右一对的轴支承部35b中分别贯通有支承轴5。左右的支承轴5同心且轴心位于左右方向,配置为在上下方向上与上述万向联轴 器轴30的构成前接头的十字接头30a的旋转中心同心或尽量同心。并且,上述中心轴7的轴心7S也配置为在上下方向上与支承轴5的轴心以及十字 接头30a的旋转中心同心或尽量同心,且前部能够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进车辆的悬架装置,该行进车辆具备:发动机(E);包括前侧部分(前部)的车身(2),该前侧部分具有从上述发动机向前方延伸的前车架(3);和架设有前轮(26)的前车轴箱(6),该悬架装置具备摆动车架(4)和前轮(26)用的左右悬挂缸(8),其特征在于,上述摆动车架(4)以绕左右方向的支承轴(5)上下摆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上述车身(2)的前部,上述摆动车架(4)支承前车轴箱(6)使其绕前后方向的中心轴(7)左右摆动自如,并且,上述左右悬挂缸(8)设置于上述摆动车架(4),而且,在上述摆动车架(4)与前车架(3)之间设置有横向振摆限制单元(23),该横向振摆限制单元(23)通过左右方向的抵接来限制上述摆动车架(4)的左右振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崎光弘林笃史冈部伸行矢崎利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