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高架驱动前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5066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高架汽车驱动桥,涉及汽车前桥结构。结构由驱动前桥减速总成、桥壳、内半轴、外半轴、十字轴、高架齿轮箱体、轮毂组成,减速器总成由输入轴、差速器总成、轴承及轴承座组成,其特征在于:外半轴由分体的小齿轮、连接头组成;小齿轮内侧端面为均布多个径向齿形槽,连接头结构圆柱凸台端面为多个对应径向齿,小齿轮与连接头连接为径向齿插入齿形槽后,螺栓穿过小齿轮中央孔螺纹连接;减速器总成的输入轴右置,差速器总成在桥壳内沿翻转180度。优点在于:外半轴分体实施径向齿和齿形槽对接结构,为小齿轮的齿宽缩短、齿轮外圆直径缩小提供了充分设计空间,减速器总成输入轴右置与差速器总成翻转180度实现转向变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前桥结构,特别是汽车高架驱动前桥。 现有技术对于崎岖不平的山路、泥土软路需要汽车前后桥高架,以免前后 桥触及路面无法行使。需要前后桥高架,即桥内传动轴轴心线高于轮 毂中心线,相对而言抬高了桥壳离地高度。对于四轮驱动汽车而言, 后桥结构相对简单,后桥水平传动轴不直接与轮毂对接,只要在后桥 水平传动轴末端套接一个齿轮与轮毂内增设的传动齿轮啮合实施传 动,而啮合齿轮中心距就是高架桥抬高桥壳的上升高度。而前桥带有 转向结构,它的传动分为内半轴、外半轴,内外半轴之间通过十字轴 完成万向节连接,因此设计成高架结构后,外半轴外侧轴端必须套接 齿轮实现与轮毂齿轮传动啮合。外半轴由外轴体与连接头组成,连接 头结构为一纵向体及纵向体两端向水平内侧方向延伸的两横向体,而 横向体上各设置有中央孔,两中央孔实现与十字轴套合连接,纵向体 外侧延伸一个外轴体。连接头外轴体上通过键连接固定一个小齿轮, 该小齿轮与轮毂轴上固定的大齿轮实现啮合传动,小齿轮两端各套合 一个轴承,两轴承外圆固定套在高架桥齿轮箱体上。减速器总成由带有输入锥形齿轮的输入轴、两侧有内花键输出套 的差速器总成、固定在桥壳内的用于定位输出套的轴承及轴承座组 成,其输入轴设置在减速器中线的左侧;高架驱动前桥外半轴与轮毂之间多了一对齿轮传动,因而轮毂转 动变向。因此必须在减速总成中齿轮输出套转动变向,或者是在汽车 分动传动箱中增加过渡变向齿轮实现变向传动。但是若在分动传动箱中设置过渡变向齿轮,使分动传动箱结构变 化太大,成本增加。现有技术这样的结构存在以下缺陷首先,外半轴与轮毂连接在 水平方向空间距离越小越好,因为距离大了,汽车稳定性不好,因此 要求外半轴小齿轮与轮毂上的大齿轮齿宽越小越好,结构尽可能紧 凑。其次,在大小齿轮齿宽要求尽量小的情况下,齿数、模数在满足 传动力矩前提下,大小齿轮外圆也要尽可能小,这样高架桥齿轮箱体 才会小,结构才会紧凑。其三,小齿轮体积尽可能小,但是小齿轮与 外半轴的外轴体是通过键连接,无论是单键还是花键形式,对于小齿 轮中央孔外圆到齿根圆之间的尺寸径向厚度都是一个艰难的设计要 求,因为径向厚度越小,才能满足小齿轮外圆越小,而径向厚度上必 须设立键槽,该键槽削弱了径向厚度的强度,同时又不能通过加长齿 宽连接长度来满足,因为齿宽越大,汽车稳定性越差。鉴于以上三点 要求与矛盾,必须要有一个结构既紧凑又能满足力矩传递要求的空间 连接结构。高架驱动前桥外半轴与轮毂之间多了一对齿轮传动,因而轮毂转 动变向。因此必须在减速总成中齿轮输出轴转动变向,或者是在汽车 分动传动箱中增加过渡变向齿轮实现变向传动。但是若在分动传动箱中设置过渡变向齿轮,使分动传动箱结构变 化太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汽车高架驱动前桥。 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外半轴由分体的小齿轮、连接头组成,减速器 总成由带有输入锥形齿轮的输入轴、两侧有内花键的差速器总成、固 定在桥壳内的用于定位输出套的轴承及轴承座组成,其特征在于小 齿轮两端台阶圆柱体套接在固定与高架齿轮箱体上的两个轴承实现 定位,小齿轮设置有中央孔,小齿轮内侧端面为均布多个径向齿形槽, 齿形槽横截面为倒梯形状;连接头结构为纵向体外侧延伸出一个圆柱 凸台,圆柱凸台端面为多个对应于小齿轮内侧端面齿形槽的均布多个 径向齿,该径向齿截面为梯形状,其齿形与小齿轮齿形槽相同,并满 足径向齿插入齿形槽紧密接触时,径向齿齿顶与齿形槽槽底仍有小间 隙,连接头圆柱凸台中央设置有内螺纹通孔;小齿轮与连接头连接为 当径向齿紧密插入齿形槽后,有一螺栓穿过小齿轮中央孔,螺栓前端 外螺纹与连接头中央内螺纹实施螺纹连接;减速器总成的输入轴设置 在减速器总成中线的右侧,差速器总成在桥壳内沿纵向水平线翻转 180度,使其与输入轴锥形齿轮啮合的从动盘齿在减速器总成中线的 右侧与移置右侧的输入轴锥形齿轮相啮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外半轴分体实施径向齿和齿形槽对接结构, 为小齿轮的齿宽縮短、齿轮外圆直径縮小提供了充分设计空间,齿形 对接可以使对接半径延展到小齿轮齿根圆半径,远大于键连接半径, 因此传递同等力矩,小齿轮外圆尺寸可以小得多。在满足同等力矩传 动要求下,高架驱动前桥外侧传动结构紧凑要求,体积縮小。减速器 总成输入轴右置与差速器总成翻转180度实现转向变向,结构合理简 单。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外半轴连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外半轴连接头齿形放大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减速总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结构由驱动前桥减速总成、桥壳(1)、内半轴(2)、外半 轴、十字轴、高架齿轮箱体、轮毂(7)组成,减速器总成由带有输 入锥形齿轮的输入轴(8)、两侧有内花键的差速器总成(10)、固定 在桥壳(1)内的用于定位输出套(9)的轴承及轴承座组成,其特征 在于外半轴由分体的小齿轮(4)、连接头(3)组成;小齿轮(4) 两端台阶圆柱体套接在固定与高架齿轮箱体上的两个轴承实现定位, 小齿轮(4)设置有中央孔,小齿轮(4)内侧端面为均布多个径向齿 形槽,齿形槽横截面为倒梯形状;连接头(3)结构为纵向体外侧延 伸出一个圆柱凸台,圆柱凸台端面为多个对应于小齿轮(4)内侧端 面齿形槽均布多个径向齿,该径向齿截面为梯形状,其齿形与小齿轮 (4)齿形槽相同,并满足径向齿插入齿形槽紧密接触时,径向齿齿 顶与齿形槽槽底仍有小间隙,连接头(3)圆柱凸台中央设置有内螺 纹通孔;小齿轮(4)与连接头(3)连接为当径向齿紧密插入齿形槽 后,有一螺栓(6)穿过小齿轮(4)中央孔,螺栓(6)前端外螺纹 与连接头(3)中央内螺纹实施螺纹连接;减速器总成的输入轴(8) 设置在减速器总成中线的右侧,差速器总成(10)在桥壳(1)内沿 纵向水平线翻转180度,使其与输入轴(8)锥形齿轮啮合的从动盘 齿在减速器总成中线的右侧与移置右侧的输入轴(8)锥形齿轮相啮小齿轮(4)齿形槽为通槽截面形状相同的直形槽,连接头(3) 的径向齿截面为对应于小齿轮(4)齿形槽形状的直形齿。小齿轮(4)齿形槽为通槽呈截面形状相同的弧形槽,连接头(3) 的径向齿截面为对应于小齿轮(4)齿形槽形状的弧形齿。弧形齿连接使小齿轮(4)与连接头(3)轴心线同轴度更为精密。安装时,先将小齿轮(4)内侧端轴承套入小齿轮(4)内侧端台 阶圆柱体,使小齿轮(4)与轮毂(7)上固定的大齿轮(5)啮合, 而后用螺栓(6)穿过小齿轮(4)中央孔后前端螺纹锁定在连接头(3) 中央孔内螺纹上实现了与外半轴连体固定。差速器总成(10)上从动盘齿翻转,与变更为右置的输入轴(8) 锥形齿轮啮合,使差速器定位输出套(9)旋转方向变向,因而使套 入其花键槽的内半轴(2)转向也变向,冲抵了外半轴齿轮付增设产 生的变向,达到了保持轮毂(7)原转向目的。权利要求1、高架汽车驱动桥,由驱动前桥减速总成、桥壳(1)、内半轴(2)、外半轴、十字轴、高架齿轮箱体、轮毂(7)组成,减速器总成由带有输入锥形齿轮的输入轴(8)、两侧有内花键的差速器总成(10)、固定在桥壳(1)内的用于定位输出套(9)的轴承及轴承座组成,其特征在于外半轴由分体的小齿轮(4)、连接头(3)组成;小齿轮(4)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高架汽车驱动桥,由驱动前桥减速总成、桥壳(1)、内半轴(2)、外半轴、十字轴、高架齿轮箱体、轮毂(7)组成,减速器总成由带有输入锥形齿轮的输入轴(8)、两侧有内花键的差速器总成(10)、固定在桥壳(1)内的用于定位输出套(9)的轴承及轴承座组成,其特征在于:外半轴由分体的小齿轮(4)、连接头(3)组成;小齿轮(4)两端台阶圆柱体套接在固定与高架齿轮箱体上的两个轴承实现定位,小齿轮(4)设置有中央孔,小齿轮(4)内侧端面为均布多个径向齿形槽,齿形槽横截面为倒梯形状;连接头(3)结构为纵向体外侧延伸出一个圆柱凸台,圆柱凸台端面为多个对应于小齿轮(4)内侧端面齿形槽均布多个径向齿,该径向齿截面为梯形状,其齿形与小齿轮(4)齿形槽相同,并满足径向齿插入齿形槽紧密接触时,径向齿齿顶与齿形槽槽底仍有小间隙,连接头(3)圆柱凸台中央设置有内螺纹通孔;小齿轮(4)与连接头(3)连接为当径向齿紧密插入齿形槽后,有一螺栓(6)穿过小齿轮(4)中央孔,螺栓(6)前端外螺纹与连接头(3)中央内螺纹实施螺纹连接;减速器总成的输入轴(8)设置在减速器总成中线的右侧,差速器总成(10)在桥壳(1)内沿纵向水平线翻转180度,使其与输入轴(8)锥形齿轮啮合的从动盘齿在减速器总成中线的右侧与移置右侧的输入轴(8)锥形齿轮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宗礼沈育虎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连盛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