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聚酰亚胺微球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1024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制备聚酰亚胺微球的方法是以非水反相乳液作为反应体系,首先制备单体二胺的非水反相乳液,然后将单体二酐逐步加入该乳液中进行反应得到聚酰胺酸乳液,最后经化学和热亚胺化过程得到聚酰亚胺微球。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非水反相乳液作为制备聚酰亚胺微球的体系,单体在分散相液滴内进行反应,保证了微球不发生交联;体系分别以极性、非极性有机溶剂为分散相和连续相,从而摒弃水相的存在,使该体系适用于聚酰亚胺微球的制备;通过调控两相的比例、乳化剂的用量实现对微球粒径的选择;并且可以选择不同的分散相以适应不同的单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酰亚胺微球的制备方法。具体来讲,是一种以非水的双有机相乳液中,以四羧酸酐和二胺化合物为单体,通过聚合生产聚酰胺酸的非水反相乳液,生成的 聚酰胺酸经化学亚胺化或热亚胺化得到聚酰亚胺微球的方法。
技术介绍
高分子微球具有粒径均一、比表面积大、表面吸附性能强、聚集体结构组成的可设 计性等优点,在化工、电子、信息以及生物工程等领域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聚酰亚胺微 球除具有上述优点以外,还具有出色的耐热性、优良的介电性能、耐溶剂性、耐化学品腐蚀 性以及耐辐射性能,故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气、机械、化工以及微电子等领域。 微球制备方法有传统的悬浮聚合法、分散聚合法、沉淀聚合法,以及再沉淀聚合 法、自组装法等。悬浮聚合法适用于制备较大的微球,粒径通常在100-1000i!m范围,但是 分散性差;分散聚合法可以补充悬浮聚合的缺点,但是其本身存在产物粒径不均一的不足; 沉淀聚合法制备微球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溶剂使得单体溶解于其中,而产物不溶,所以 造成了溶剂选择的困难,并且该方法难以制备分子量高,粒径大的微球;再沉淀法是通过将 目标物注射到不良溶剂中,由于溶解度参数差异,从而导致聚合物微球沉淀,但是,此方法 制备的微球存在交联、粘结的弱点,操作性差;自组装法是通过分子间特殊的相互作用实现 分子组装成有序的纳米结构,只适合于制备粒径较小的微球,适用范围受到限制。此外,还 有通过二酐制备二酸二酯中间体,之后再与二胺反应制备聚酰亚胺微球的方法。这一方法 的优点是反应体系可以存在水相,从而拓宽了反应体系的选择范围,但是二酸二酯的引入 增加了工艺的难度,很难保证高的产率。专利技术者刘妙青, 卢建军, 赵晓博, 黄伟 申请人:太原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聚酰亚胺微球的方法,该方法是以非水反相乳液作为反应体系,首先制备单体二胺的非水反相乳液,然后将单体二酐逐步加入该乳液中进行反应得到聚酰胺酸乳液,最后经化学和热亚胺化过程得到聚酰亚胺微球;    所述的非水反相乳液体系是以非极性有机溶剂为连续相,以极性有机溶剂为分散相,以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复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    所述的非水反相乳液体系中的连续相与分散相的体积比为8∶1~1∶1;非水反相乳液中乳化剂质量分数为3%~8%;    其中,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1~4∶1;    反应体系的固含量为8%~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建军赵晓博刘妙青黄伟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