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和机械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并联机器人机构属于空间多自由度多环闭链机构,和串联机构相比,并联机构具有刚度 大、承载能力大、累积误差小、动态特性好、结构紧凑等特点。目前,并联机构被广泛应用 于除并联机器人外的虚拟轴机床、微动操作台、各种运动模拟器、传感器等方面。目前三、六自由度的并联机构和五自由度混联串并联机构应用较为广泛,而最具应用潜 力的二维移动三维转动五自由度并联机构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刚度高、机构相对简单、高精度,低成本和易制造等特 点的二维移动和三维转动五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五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包括动平台、定平台与连接动平 台和定平台的分支组成,动平台通过四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分支以及一个另外的驱动分支与定 平台相连接,在四个相同的驱动分支中,动平台通过球副和下连杆相连,下连杆通过移动副 和上连杆相连,上连杆通过虎克铰和定平台相连,在另一个驱动分支中,动平台通过球副和 下连杆相连,下连杆通过移动副和上连杆相连,上连杆通过转动副和定平台相连。优选的是,每个驱动支链的驱动移动副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五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结构,包括动平台(6)、定平台(2)与连接动平台(6)和定平台(2)的分支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动平台(6)通过四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分支以及一个另外的驱动分支与定平台(2)相连接,在四个相同的驱动分支中,动平台(6)通过球副(5)和下连杆(4)相连,下连杆(4)通过移动副和上连杆(3)相连,上连杆(3)通过虎克铰(1)和定平台(2)相连,在另一个驱动分支中,动平台(6)通过球副(7)和下连杆(8)相连,下连杆(8)通过移动副和上连杆(9)相连,上连杆(9)通过转动副(10)和定平台(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修龙,赵云峰,于涛,范云霄,邓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