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电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249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印刷电路板11,通过每隔一定间隔插入并竖立埋设为竖立保持插板10并与电路图案电连接用的连接端子1,形成相对的两列连接端子列,从而不必使用现有的插接器,即可在主印刷电路板上竖立设置插板,即使插板的外部连接端子图案(引脚)数发生变化,也能灵活对应。(*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构成电路的印刷电路板,具体涉及在主板(主印刷电路板/母板)上竖立设置插板(副印刷电路板/子板)并相互电连接的印刷电路板。历来,作为在主板上竖立设置插板的手段,如日本技术公开公报1994年第58564号所提出的那样,在插板的端部以一定间隔并列安装两列引出脚,并将其插入主板的通孔内进行焊接。此外,附图说明图19示出了一种插板边插接器,其中(a)是俯视图,(b)是主视图,(c)是侧视图。一般是将图19(a)、图19(b)和图19(c)所示的插板边插接器安装在主板上,再将插板插入而竖立设置在该插板边插接器上。即,通过将插板插入插板导向部分81,插板的电路图案(引脚)部即与连接端子82接触,插板与主板电气连接。上述插板边插接器80是将连接端子插入树脂壳体而构成的。但上述现有的插板边插接器存在如下问题成本高,且一旦设于插板的外部连接端子图案的数目(引脚数)发生变化,每次都必须重新制造插接器壳体。此外日本技术公开公报1994年第58564号所述的装置,在装配过程中也必须注意,不要将安装在插板上的引出脚弄弯。还有,在自动插入主板时,上述引出脚与设于主板上的通孔很难对准位置,容易发生插入不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成本低、即使外部连接端子图案的数目(引脚数)有变化也能灵活处理、当将插板安装在主板上时,主板与插板的位置对准能粗略进行的印刷电路板。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印刷电路板结构如下其第1种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每隔一定间隔插入并竖立埋设有为竖立保持插板并与电路图案电连接用的连接端子(引出脚),形成相对的两列连接端子列。其第2种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每隔一定间隔插入并竖立埋设有为竖立保持插板并与电路图案电连接用的连接端子,形成相对的两列连接端子列,同时,在所述连接端子列的两端具有防止所述插板倒下的插板导向件。其第3种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每隔一定间隔插入并竖立埋设有为竖立保持插板并与电路图案电连接用的连接端子,形成相对的两列连接端子列,同时,在所述连接端子列的两端具有夹持所述插板的插板导向件。其第4种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每隔一定间隔插入并竖立埋设有为竖立保持插板并与电路图案电连接用的连接端子,形成相对的两列连接端子列,并具有其所述插板插入方向的端面形状呈大致コ字形、且具有夹持所述插板的可弹性变形舌片的插板导向件。其第5种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每隔一定间隔插入并竖立埋设有为竖立保持插板并与电路图案电连接用的连接端子,形成相对的两列连接端子列,并具有其插板插入方向的侧面形状为大致钩形、在其主面中央部分设有夹持所述插板的可弹性变形舌片的插板导向件。其第6种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每隔一定间隔插入并竖立埋设有为竖立保持插板并与电路图案电连接用的连接端子,形成相对的两列连接端子列,并用框体包围所述连接端子列的周围。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印刷电路板,不需要构成插接器的树脂壳体,成本低,即使引脚数变化也能灵活适应。此外,不但插板的插入容易,而且不需要将插板与主板的位置精确对准。尤其是,通过将连接端子的与插板接触的一侧整形成く字形,连接端子与插板的电接触更可靠。通过使设于插板的电路图案与插板导向件电接触,能有效地使插板的地线连到主板上,也可降低不必要的辐射。通过用金属材料制作插板导向件,并使插板导向件与插板的接地线电路图案电接触,接地变容易,且不再需要以往那样多余的配线和插接器端子。将插板导向件做成树脂部件时,通过注塑成形可大量生产插板导向件,生产成本低。附图简介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主视图。图4(a)是图1中设有连接端子部分的主视图,图4(b)是插板插入该连接端子内状态的图。图5(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设有与图4(a)的连接端子不同的其他连接端子的部分的主视图,图5(b)是插板插入该连接端子内状态的图。图6是在该连接端子的基部涂有粘结剂状态的图。图7是该连接端子的外观立体图。图8(a)是示出将该连接端子插入印刷电路板内状态的剖视图,图8(b)是示出将该连接端子的脚部向不同方向弯折加工后状态的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另一种连接端子的外观立体图。图10(a)是示出将该连接端子插入印刷电路板内状态的剖视图。图10(b)是示出将该连接端子的脚部弯折加工后状态的剖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又一种连接端子的外观立体图。图12(a)是示出将该连接端子插入印刷电路板内状态的剖视图,图12(b)是示出将该连接端子的脚部向不同方向弯折加工后状态的剖视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与图1所示插板导向件不同的其他插板导向件的外观立体图。图14是另一个插板导向件的外观立体图。图15是将插板插入安装有图13所示插板导向件的印刷电路板上的插入过程的主视图。图16是示出将该插板插入后状态的主视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的印刷电路板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18是沿图17所示B-B线剖切后的剖视图。图19(a)是现有插板边插接器的俯视图,图19(b)是其主视图,图19(c)是其侧视图。以下参照图1至图18,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印刷电路板予以说明。首先参照图1至图16,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印刷电路板予以说明。在图1至图4中,分别示出了连接端子1、连接端子1的接点部1a、连接端子1的背面部2a、连接端子1的脚部3、插板导向件4、导向部4a、插板导向件4的脚部5、插板(副印刷电路板)10、主板(主印刷电路板)11及电路图案端部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主板11,在其主平面上,每隔一定间隔插入、竖立埋设连接端子1,形成相对的两列连接端子列。即,连接端子1以行、列的矩阵状配置任意数目的列数。另外,在图1、图2所示的例子中,连接端子列相互错开1/2间距。连接端子列竖立保持插板10,并与插板10上的规定的电路图案(引脚)12电气连接(接触)。此外,在主板11的连接端子列的两端对称地设有防止插板10倒下的插板导向件4。连接端子1,其与设于插板10主平面的电路图案端部12接触的一侧整形成く字形,形成接点部1a,并设有背面部2a和在两端的两脚部3。将脚部3插入设于主板11的通孔,如图1、图4(a)所示,在主板11的背面侧弯折固定。也可以对弯折部再进行焊接。当然,也可以在将脚部3插入主板11的通孔内后,不弯折脚部就进行焊接。还有,同样地,也可以将配置成两列的连接端子列不是错开相对配置,而是对称地相对配置。插板导向件4通过对金属,例如镀锌钢板进行冲压加工,或进行树脂成形而制成,并引导(位置限制)插板10的插入。为达到该目的,做成大致为コ字形的剖面形状。其对主板11的安装,可以将其一端的3个脚部5插入孔(通孔)后,与连接端子一样进行弯折加工,或进行焊接将其固定即可。在图1中,插板10在插板导向件4的导向部4a的引导下被插入,与连接端子1抵接。再将插板10向主板11推压,直至插入到与主板11抵靠。通过该插板10的插入动作,图4(a)所示的连接端子1如图4(b)所示,被向着与插板10的主平面垂直的方向推开,连接端子1的接点部1a与插板上的图案部12接触。图5至图12示出了立设在本专利技术印刷电路板上的3种连接端子51、61、71。此时的连接端子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每隔一定间隔插入并竖立埋设有为竖立保持插板并与电路图案电连接用的连接端子,形成相对的两列连接端子列。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角隆雄岩本洋志水薰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