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机公司专利>正文

部件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592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防止了以下情况:在交叉位置的下游侧恢复了与运载带交叉时施加给覆盖带的扭转、而后卷绕到排出用的旋转件上的覆盖带,因残留的扭转而产生弯曲。部件供给装置将从运载带主体剥离的覆盖带(C)卷绕在旋转件(41)上,并使该旋转件与运载带的送出同步旋转,从而使覆盖带向下游侧排出,上述部件供给装置具有这样的导向路径:把剥离的覆盖带的搬送方向,在上述剥离位置的上游侧变更成与运载带交叉的方向,并且,对该覆盖带施加扭转并使其通过运载带的侧端,当在交叉位置的下游侧使扭转恢复之后,将覆盖带卷绕在上述旋转件(41)上,使将覆盖带导向上述旋转件的导向辊子(54)的旋转轴,向吸收残留于该覆盖带(C)上的扭转的方向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部件供给装置,特别涉及通过使收容有多个部件的运载带依次送出而不断向预定位置供给该部件的部件供给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例如电子部件安装装置所采用的部件供给装置,把部件分别收容于隔开间隔地设置在长条状的带主体上的多个凹部中,并且把运载带预先缠绕在卷筒上,上述运载带在带主体的上侧粘贴有长条状的覆盖带,以覆盖上述凹部。并且,还有所谓的带式送料器,该带式送料器使该运载带从卷筒依次送出,同时搬送到预定位置,在从带主体揭去覆盖带之后,通过吸附单元取出所露出的带主体凹部内的部件。由于这种部件供给装置在安装装置中并列安装多个地进行使用,因此优选把宽度尽可能做得窄。因此,公知有这样的部件供给装置,即,使从搬送到预定位置上的运载带的带主体剥去的覆盖带,非粘贴面朝下侧地向与运载带的搬送方向相反的一侧移动。然后,在剥离位置的上游,使移动方向变更成下方,使上述覆盖带与上述运载带交叉,并且对该覆盖带施加大致90°的扭转,使其面在交叉位置与该运载带的侧端平行,然后使扭转恢复,将覆盖带向装置下方排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种部件供给装置通过包括以下部分来实现变更单元,其用于将例如从带主体剥离的覆盖带的移动方向在剥离位置的上游变更成下方;扭转单元,其在覆盖带与运载带交叉之前,对覆盖带施加大致90°的扭转;恢复单元,其用于使施加给上述覆盖带的扭转在覆盖带与运载带的交叉位置的下游侧恢复;旋转件,其通过一边牵引因扭转恢复而使得面变为原来方向的覆盖带一边旋转,来使该覆盖带向排出方向送出。在上述部件供给装置中可以想到作为旋转件,使用的是周围卷绕橡胶的输送辊子(橡胶辊子),通过配置在该输送辊子上游的导向辊子,把送进来的覆盖带导向输送辊子的方向,并使其卷绕在该辊子的表面,从而通过摩擦来保持该覆盖带,使其可靠地排出。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2519589号说明书然而,当覆盖带由所谓压敏带那样的硬度大的材质形成的情况下,即使想恢复在上述覆盖带与运载带交叉时施加的扭转,但由于到输送辊子的卷绕部(接触部)为止仍残留有扭转,因此有时卷绕在输送辊子上的覆盖带会产生弯曲。如果产生这种弯曲,就会使覆盖带向输送辊子外侧伸出很多,其结果,有时在将要排出的覆盖带处产生阻塞而不能排出。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课题为将在使覆盖带与运载带交叉时施加在该覆盖带上的扭转,在交叉位置的下游侧恢复之后,将该覆盖带卷绕在旋转件上并送出,在这种情况下,防止卷绕在该旋转件上的覆盖带因残留的扭转而产生弯曲,其结果,防止在将要排出的覆盖带上产生阻塞。另外,使覆盖带在剥离部的上游侧不与运载带交叉的情况下,卷绕在输送辊子上并向排出方向送出,在这种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的情况下,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部件供给装置那样,由于覆盖带也向输送辊子的外侧伸出,同样有可能产生阻塞,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所以,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课题为在通过用旋转件将从运载带的带主体剥离的覆盖带送出并排出,来不断地向预定位置供给部件的任意的部件供给装置中,能够有效地防止在将要排出的覆盖带上产生阻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简单的结构,防止在将要排出的覆盖带上产生阻塞。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内容,解决了上述第一课题。即一种部件供给装置,从保持在预定位置上的卷筒,依次送出预先卷绕在该卷筒上的运载带并将其搬送到下游侧,从到达剥离位置的运载带的带主体剥离覆盖带,使收容于带主体的凹部中的部件露出;然后,向下游侧的拾取位置供给该部件,并且把剥离的上述覆盖带卷绕在配设于预定位置的旋转件上,使该旋转件与上述运载带的送出同步旋转;从而,在对上述覆盖带施加张力的同时将其送出,并向下游侧排出,上述部件供给装置具有这样的导向路径将从上述带主体剥离的覆盖带的输送方向在上述剥离位置的上游侧变更为与上述运载带交叉的方向,并且,对该覆盖带施加扭转并使其通过运载带的侧端,当在交叉位置的下游侧恢复了扭转之后,将该覆盖带卷绕在上述旋转件上;使将上述覆盖带从上游侧导向上述旋转件的导向辊子的旋转轴或该旋转件的旋转轴,向吸收残留于该覆盖带上的扭转的方向倾斜。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内容,解决了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课题。即一种部件供给装置,从保持在预定位置上的卷筒,依次送出预先卷绕在该卷筒上的运载带并搬送到下游侧;然后从搬送到剥离位置的运载带的带主体剥离覆盖带,使收容于带主体的凹部中的部件露出,然后,向下游侧的拾取位置供给该部件,并且,把剥离的上述覆盖带卷绕在配设于预定位置的旋转件上;使该旋转件与上述运载带的送出同步旋转,由此在对该覆盖带赋予张力的同时将其送出,并向下游侧排出,上述旋转件的表面形成为随着朝向两端面直径逐渐变小的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通过使将覆盖带导向旋转件的导向辊子的旋转轴或旋转件自身的旋转轴倾斜,来吸收在到达用于排出覆盖带的旋转件之前要恢复却仍然残留的在使覆盖带与运载带交叉时施加的扭转,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防止卷绕在旋转件上的覆盖带弯曲,能够防止产生阻塞。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由于排出覆盖带的旋转件的表面形成为随着朝向两侧端侧直径逐渐减小的形状,因此能够使朝向辊子表面的宽度方向中心的向心力作用于卷绕于该表面的覆盖带上,从而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防止该覆盖带弯曲,能够防止产生阻塞。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送料器的主要部分的局部侧视图。图2为把运载带的特征放大表示的局部立体图。图3为从D方向看到的上述部件送料器所具有的覆盖带导向机构的说明图。图4为从E方向看到的上述部件送料器所具有的覆盖带导向机构的说明图。图5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送料器特征之一的说明图。图6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的说明图。图7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辊子的变形例的概略剖面图。图8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部件送料器所具有的输送辊子的特征的剖面图。图9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作用原理的说明图。标号说明10部件送料器;20架体;21搬送路;40覆盖带输送机构;41输送辊子;41A橡胶;42回绕用辊子;50覆盖带导向机构;51第一辊子;52第二辊子;53第三辊子;54第四辊子(导向辊子);55覆盖带导向器;C覆盖带;T运载带;T’带主体。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部件送料器(部件供给装置)的一部分的概略侧视图。本实施方式的部件送料器10通过把卡合凸起11插入未图示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所具有的送料器库的卡合孔中而安装在该送料器库上,并且同样是并列安装多台进行使用。在图1中,表示出安装在送料器库的部件送料器10前端侧的一部分。该部件送料器10从保持在后端侧的卷筒(未图示)依次送出预先卷绕在该卷筒上的运载带T,并沿着形成于架体20上的搬送路21向前端侧搬送。如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所示,该运载带T形成为在沿着带主体T’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的凹部中收容电子部件M,并通过粘贴在该运载带T上侧的长条状的覆盖带C进行密封。本实施方式的部件送料器10包括搬送机构30,其沿着搬送路21搬送运载带T;覆盖带输送机构40,其向规定方向输送从搬送的运载带T的主体T’剥离的覆盖带C;覆盖带导向机构50,其沿着从架体20的上部向下部延伸的路径引导覆盖带C。该部件送料器10,其整体形状呈平板状,并以这样的状态安装在上述送料器库上其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部件供给装置,从保持在预定位置上的卷筒,依次送出预先卷绕在该卷筒上的运载带并将其搬送到下游侧,从到达剥离位置的运载带的带主体上剥离覆盖带,使收容于带主体的凹部中的部件露出,然后,向下游侧的拾取位置供给该部件,并且,将剥离的上述覆盖带卷绕在配置于预定位置的旋转件上,并使该旋转件与上述运载带的送出同步旋转,由此,在对该覆盖带赋予张力的同时将其送出,并向下游侧排出,所述部件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这样的导向路径:将从上述带主体剥离的覆盖带的输送方向在上述剥离位置的上游侧变更为与上述运载带交叉的方向,并且,对该覆盖带施加扭转并使其通过运载带的侧端,当在交叉位置的下游侧恢复了扭转后,将该覆盖带卷绕在上述旋转件上,使将上述覆盖带从上游侧导向上述旋转件的导向辊子的旋转轴或该旋转件的旋转轴,向吸收残留在该覆盖带上的扭转的方向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笹本宪一樱井伸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机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