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尾翼驱动机构及电动尾翼总成和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373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尾翼驱动机构及电动尾翼总成和汽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动尾翼驱动机构包括安装支架,以及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的旋转动力输出单元,和通过传动单元与旋转动力输出单元传动相连的驱动轴;传动单元具有平行布置的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且第一传动轴通过第一蜗轮蜗杆传动单元和旋转动力输出单元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轴通过第二蜗轮蜗杆传动单元和驱动轴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通过齿轮传动单元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动尾翼驱动机构,能够提高尾翼升降过程及升降到位后的稳定性,同时也有利于减小传动部分的空间占用,而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尾翼驱动机构及电动尾翼总成和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尾翼
,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尾翼驱动机构,同时,本技术也涉及具有上述电动尾翼驱动机构的电动尾翼总成,以及设有该电动尾翼总成的汽车。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尾翼属于汽车空气动力套件的一部分,其一般指设置在汽车后端,并与行李箱盖围构形成类似鸭尾状结构的汽车部件。汽车尾翼的作用主要为在汽车高速行驶时控制气流对尾翼的下压力,并使风阻系数减小,进而增加汽车高速行驶的稳定性,以及降低汽车的能耗,同时,设置尾翼,也能够起到装饰作用,使汽车外形更加美观。
[0003]目前,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汽车操控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在汽车上一般装设电动尾翼,以使得尾翼能够随着车速自动调节。在汽车低速行驶时,尾翼收起,减小风阻,改善汽车能耗,在汽车高速行驶时,尾翼升起,改善车辆空气动力学性能,提升操控性和高速驾驶安全性。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动尾翼结构,仍存在尾翼升降过程不平稳,以及升降到位后尾翼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其不仅影响电动尾翼的操控性,也影响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而会降低汽车使用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动尾翼驱动机构,以能够提高尾翼升降的稳定性。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电动尾翼驱动机构,包括安装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旋转动力输出单元,和通过传动单元与所述旋转动力输出单元传动相连的驱动轴;
[0008]所述传动单元具有平行布置的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且所述第一传动轴通过第一蜗轮蜗杆传动单元和所述旋转动力输出单元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通过第二蜗轮蜗杆传动单元和所述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通过齿轮传动单元传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蜗轮蜗杆传动单元中的第一蜗杆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第一蜗轮蜗杆传动单元中的第一蜗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和/或,所述第二蜗轮蜗杆传动单元中的第二蜗杆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二蜗轮蜗杆传动单元中的第二蜗轮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传动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一传动齿轮,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呈L型,具有安装底板与安装侧板,所述旋转动力输出单
元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上,所述安装侧板上设有安装壳体;所述驱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中,且所述驱动轴的驱动端伸出所述安装壳体,所述传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壳体包括扣合相连的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所述第二半壳连接在所述安装侧板上,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均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半壳和所述第二半壳之间,所述驱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半壳中。
[0013]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轴由所述第二半壳的一端插装至所述第二半壳中,且所述第二半壳的供所述驱动轴插入的一端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支撑所述驱动轴的轴承。
[0014]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动力输出单元采用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侧板上,且所述安装底板上设有支撑所述电机另一端的电机缓冲垫。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6]本技术所述的电动尾翼驱动机构,通过传动单元采用第一蜗轮蜗杆传动单元和第二蜗轮蜗杆传动单元构成的二级蜗轮蜗杆传动形式,可使得传动单元传动更为平稳,并且也可具有更好的传动自锁性,由此能够提高尾翼升降过程及升降到位后的稳定性,与此同时,通过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平行布置,不仅利于传动单元的布置,也有助于减小传动部分的空间占用,从而能够使得驱动机构有着较好的实用性。
[0017]此外,安装支架呈L型,利于旋转动力输出单元及传动单元的布置。安装壳体由扣合相连的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构成,也有利于传动单元的装配。而驱动轴由第二半壳的一端插装,并设置端盖,也有助于驱动轴的装配,且能够提升驱动轴设置的平稳性。
[0018]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尾翼总成,其包括尾翼本体,与所述尾翼本体连接的多连杆机构,以及如上所述的电动尾翼驱动机构;
[0019]靠近所述尾翼本体的两端各设有一组所述多连杆机构,所述电动尾翼驱动机构位于两组所述多连杆机构中间,且所述电动尾翼驱动机构通过两组所述多连杆机构带动所述尾翼本体升降。
[0020]进一步的,所述多连杆机构为四连杆机构。
[0021]本技术所述的电动尾翼总成,通过采用上述的电动尾翼驱动机构,能够提高尾翼升降过程及升降到位后的稳定性,且有利于驱动机构的布置,而有着较好的实用性。
[0022]此外,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汽车,该汽车上设置有上述的电动尾翼总成。
[0023]本技术所述的汽车,通过设置上述的电动尾翼总成,能够提高尾翼升降的稳定性,有利于提升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并且有利于尾翼总成在汽车中的布置,而有着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4]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动尾翼驱动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所示结构在其他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传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图3所示结构在其他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安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半壳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图6所示结构在其他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半壳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机缓冲垫的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
[0035]1、安装支架;2、旋转动力输出单元;3、第一传动轴;4、第二传动轴;5、第一蜗轮蜗杆传动单元;6、第二蜗轮蜗杆传动单元;7、齿轮传动单元;8、驱动轴;9、安装壳体;10、控制器;11、电机缓冲垫;12、第一轴承;13、第二轴承;14、第三轴承;
[0036]101、安装底板;102、安装侧板;
[0037]201、输出轴;
[0038]501、第一蜗杆;502、第一蜗轮;
[0039]601、第二蜗杆;602、第二蜗轮;
[0040]701、第一传动齿轮;702、第二传动齿轮;
[0041]801、驱动端;
[0042]901、第一半壳;9011、第二轴承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尾翼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1),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1)上的旋转动力输出单元(2),和通过传动单元与所述旋转动力输出单元(2)传动相连的驱动轴(8);所述传动单元具有平行布置的第一传动轴(3)和第二传动轴(4),且所述第一传动轴(3)通过第一蜗轮蜗杆传动单元(5)和所述旋转动力输出单元(2)的输出轴(201)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4)通过第二蜗轮蜗杆传动单元(6)和所述驱动轴(8)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3)和所述第二传动轴(4)通过齿轮传动单元(7)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尾翼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轮蜗杆传动单元(5)中的第一蜗杆(501)设置在所述输出轴(201)上,所述第一蜗轮蜗杆传动单元(5)中的第一蜗轮(502)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3)上;和/或,所述第二蜗轮蜗杆传动单元(6)中的第二蜗杆(601)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轴(4)上,所述第二蜗轮蜗杆传动单元(6)中的第二蜗轮(602)设置在所述驱动轴(8)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尾翼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单元(7)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3)上的第一传动齿轮(70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轴(4)上的第二传动齿轮(702),所述第一传动齿轮(701)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702)啮合,且所述第一传动齿轮(70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702)。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尾翼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呈L型,具有安装底板(101)与安装侧板(102),所述旋转动力输出单元(2)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101)上,所述安装侧板(102)上设有安装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雪峰郭强李海瑞
申请(专利权)人:沙龙机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