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导流尾翼总成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820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运动导流尾翼总成,包括:运动导流尾翼本体、嵌入在运动导流尾翼本体中的金属嵌螺母以及安装在运动导流尾翼本体上的缓冲垫;运动导流尾翼本体采用吹塑工艺成型,运动导流尾翼本体内部因吹入空气而形成有中空;在对运动导流尾翼本体进行吹塑成型时,预先将金属嵌螺母放置在模具中,使金属嵌螺母在吹塑时直接嵌进运动导流尾翼本体中,进而与运动导流尾翼本体结合呈一体;所述缓冲垫部分突出于所述运动导流尾翼本体,并朝向背门一侧布置。一侧布置。一侧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动导流尾翼总成及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用于车辆的内外饰
,具体涉及一种运动导流尾翼总成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排放标准的日趋严苛,燃油车油耗问题已经成为各个车企的重点难题。降低油耗的方法有很多种,传统降风阻降油耗的方案应用已经非常常见。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豪华型、运动型车型通过增加运动导流尾翼减小车尾涡流、减小整车的升力、减小风阻来降风阻、降油耗,同时可提升车辆操控性。由于运动导流尾翼具有在静止停车及车辆低速行驶时运动导流尾翼关闭保持整车外观造型,在高速行驶时导流尾翼自动升起的特点。升起时起到减小车尾涡流、减小整车的升力、降低整车的风阻,降低油耗及提升整车操控性;在静止停车及车辆低速行驶时关闭,外观与常规行李箱一致,不会因为外部突出一块零件导致洗车不易、刮擦、人为损坏等问题。
[0003]目前市场上量产的运动导流尾翼总成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和塑料材料两种,而塑料材料的运动导流尾翼总成均是采用注塑工艺成型。如图1、图2所示,注塑成型的运动导流尾翼总成分为运动导流尾翼本体总成1、运动导流尾翼骨架总成2,运动导流尾翼本体总成1自带金属片螺母3,运动导流尾翼骨架总成2内嵌金属嵌螺母4、自带橡胶缓冲垫5,运动导流尾翼本体总成1与运动导流尾翼骨架总成2装配成运动导流尾翼本体总成1后通过自攻钉6进行紧固。采用上述结构的运动导流尾翼总成存在以下问题:一个问题是,运动导流尾翼本体总成1及动导流尾翼骨架总成2零件结构复杂,易变形、尺寸精度难于控制。前期开发阶段问题的整改、CAE分析等工作量大,成本高、周期长。
[0004]另一个问题是,运动导流尾翼本体总成1及动导流尾翼骨架总成2零件相互装配需要标件数量多、工人工工作量大、标件成本高。
[0005]再一个问题是,模具数量需要对运动导流尾翼本体总成1及动导流尾翼骨架总成2分别制造的两副模具,模具材料要求高,导致模具成本高、模具整改周期长、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运动导流尾翼总成及汽车。
[000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吹塑运动导流尾翼总成,包括运动导流尾翼本体、金属嵌螺母、橡胶缓冲垫。运动导流尾翼本体采用吹塑工艺成型,其表面喷涂有车身相同颜色油漆等用以改善人触感或视觉的物质;运动导流尾翼本体中内嵌有用于与4个运动机构连接的金属嵌螺母;运动导流尾翼本体中间及四角位置安装有6个与背门钣金接触起缓冲作用的橡胶缓冲垫。
[0008]进一步,运动导流尾翼本体采用吹塑工艺成型,中间形成空腔结构,其是一个零件、未拆分成多个,从而避免拆分多个零件的弊端;如零件成本高、多副模具成本高、标件数量多、人工工作量大等问题。
[0009]进一步,运动导流尾翼本体表面可喷涂与车身相同颜色油漆等用以改善人触感或
视觉的物质。
[0010]进一步,运动导流尾翼本体内嵌有4个金属嵌螺母。在吹塑成型时将4个金属嵌螺母预先放进模具中,在吹塑时4个金属嵌螺母直接嵌进运动导流尾翼本体中,与运动导流尾翼本体结合成一体,用以与背门运动机构相连接。
[0011]进一步,运动导流尾翼本体中间及四角位置安装有6个与背门钣金接触起缓冲减震作用的橡胶缓冲垫。在运动导流尾翼本体吹塑成型后,在中间及四角位置安装6个橡胶缓冲垫,在运动导流尾翼关闭时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吹塑工艺实现运动导流尾翼成型。该工艺的吹塑运动导流尾翼总成具有零件结构简单、模具成本低、标件数量少、人工成本低的优点,不需要拆分多个零件组装,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注塑运动导流尾翼总成零件成本高、模具成本高、标件数量多,人工工作量大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
技术介绍
注塑运动导流尾翼总成嵌螺母位置剖面示意图;图2是
技术介绍
注塑运动导流尾翼总成Y0位置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运动导流尾翼总成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运动导流尾翼总成仰视示意图;图5是图4中嵌螺母位置A

A剖面示意图;图6是图4中Y0位置B

B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如图3、图4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吹塑运动导流尾翼总成图。该吹塑运动导流尾翼总成主要包括运动导流尾翼本体1、金属嵌螺母2,橡胶缓冲垫3组成。
[0015]如图5、图6所示,运动导流尾翼本体1在模具中吹塑成型,中间充入空气后形成中空结构,外观与模具贴合,形成产品造型表面。运动导流尾翼本体1表面可喷涂与车身相同颜色油漆等用以改善人触感或视觉的物质。运动导流尾翼本体1由于零件没有拆分,成型只需要一副模具,较注塑运动导流尾翼零件模具数量少,且模具成本低;由于没有拆分零件,结构相对简化,零件不易变形,CAE分析等工作量减小;由于没有拆分零件,不需要多个零件装配,需要标件及人工工时大幅减小,整体部分本大幅降低。
[0016]其中,与传统方案一样,如图4、图5所示,运动导流尾翼本体1,在整车Y向
±
330mm位置嵌有4个金属嵌螺母2。在对运动导流尾翼本体1吹塑成型时将4个金属嵌螺母2预先放进模具中,在吹塑时4个金属嵌螺母2直接嵌进运动导流尾翼本体1中,与运动导流尾翼本体1结合成一体,用以与背门运动机构上的固定螺栓相连接。
[0017]如图4、图6所示,运动导流尾翼本体1四角与Y0位置布置有6个安装孔,运动导流尾翼本体1吹塑成型完成后,在安装孔中安装6个橡胶缓冲垫3,在运动导流尾翼本体1关闭时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0018]通过吹塑工艺来实现运动导流尾翼总成的设计,通过4个金属嵌螺母2将吹塑运动导流尾翼总成与运动机构连接,实现运动导流尾翼总成在整车上的升降功能,达到减小车尾涡流、减小整车的升力、减小风阻,达到降低油耗及提升整车操控性的目标。同时相比传统注塑运动导流尾翼,吹塑运动导流尾翼总成具有零件结构简单、模具成本低、标件数量少、人工成本低的优点,不需要拆分多个零件组装,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注塑运动导流尾翼总成零件成本高、模具成本高、标件数量多,人工工作量大等问题。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0020]本专利技术通过吹塑工艺来实现运动导流尾翼总成的设计,解决了传统注塑运动导流尾翼总成零件成本高、模具成本高、标件数量多、人工工作量大等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导流尾翼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运动导流尾翼本体、嵌入在运动导流尾翼本体中的金属嵌螺母以及安装在运动导流尾翼本体上的缓冲垫;运动导流尾翼本体采用吹塑工艺成型,运动导流尾翼本体内部因吹入空气而形成有中空;在对运动导流尾翼本体进行吹塑成型时,预先将金属嵌螺母放置在模具中,使金属嵌螺母在吹塑时直接嵌进运动导流尾翼本体中,进而与运动导流尾翼本体结合呈一体;所述缓冲垫部分突出于所述运动导流尾翼本体,并朝向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